拓展训练应用于中职体育教学的思考

作者: 魏俊森

摘要:在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运用拓展训练,设计多种活动项目并模拟自然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感受与体验。文章分析了中职体育教学中运用拓展训练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拓展训练;中职体育;体验式学习

拓展训练本质上属于体验式学习,是在体育训练的基础上,融入心理学、管理学、教育学等理论,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设计体育课程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社会生活需要,通过模拟自然环境锻炼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个人意志力。

一、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拓展训练遇到的问题

(一)存在安全隐患

安全问题一直是拓展训练的争议点,由于拓展训练的运动特点和教育目的,加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业素养参差不齐,在训练中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对此,教师要认识到拓展训练的危险性,正视拓展训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在实施拓展训练时将安全工作做到位,尽可能消除安全隐患,尤其是在户外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多组织集体活动,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放心,也让学生放心。

(二)资金有限

近些年,拓展训练虽然在国内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受到了学校、企业和相关组织的欢迎,但并未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很大原因是缺乏资金支持,导致教师在创新和改革过程中有心无力。

同时,部分拓展训练项目对器械和场地的要求较高,如越野训练需要专业的服装、场地和设备,仅靠中职学校现有的设施难以正常开展,而专业的设备和器械不属于基础设施范畴,需要中职学校另外准备资金采购。如果中职学校缺少拓展训练资金或是资金数额有限,会直接影响拓展训练的效果,进而影响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拓展训练应用于中职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借助拓展训练,设计教学内容

开放的环境和较高的挑战难度是拓展训练的特征。在设计训练项目时,中职体育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真正意义上实现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拓展训练的效果。

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的情感,并基于学生的实际运动水平设计训练项目,适当调节难度,促使学生积极投入训练。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接受精神和力量的双重挑战,通过拼搏和努力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激发身体潜能。

例如,在讲授“跳跃”时,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袋鼠跳”的拓展训练,这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项户外游戏。在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先准备好若干个布袋,将学生带到空旷的操场,用明显的标记画出各队的起跑线和跑道线,两条起跑线间距为30米,每条跑道宽1.2米左右。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游戏规则:每10人分为一队,再将每支队伍分为a、b两个小队,相向排成一纵队。比赛开始前,a队第一个成员将布袋套在腰部,听教师的命令向b队前进,中途布袋不能脱离双腿,前进到b队后脱去布袋,再由b队第一个成员套上布袋向a队前进,依次交替循环,直至最后一个成员完成游戏。

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会认识到,想要在游戏中获得胜利,就要跳得远,跳得快,掌握一定的跳跃技巧。这在无形中让拓展训练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了联动,学生不仅可以在拓展训练中锻炼合作精神和力量,还能在训练中主动探究跳跃技巧。

(二)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彰显团队合作精神

拓展训练是在户外进行的,学生可以从自然环境中感受和体验到更多乐趣,因而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达到提高训练质量的目的。因此,在设计拓展训练时,教师要合理运用自然环境,借助地形和地势锻炼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宝贵精神。同时,在拓展训练中,团队项目占比较大,教师可以设计带有适度危机感的项目,让学生在压力和危机感中产生竞争意识,发挥自身的积极作用,为集体争取荣誉。

例如,在讲授“跑”时,为了让学生敢于超越自己,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可以结合体育教学内容,组织徒步越野的拓展活动。在拓展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将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队,每个小队有自己的队名和口号,再带领学生到当地的风景区或专业场地开展拓展训练,路途上有陡峭的山坡、崎岖的小路、刺手的荆棘、清澈的小河和险要的独木桥。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讲清楚规则:无负重徒步行走或奔跑10千米,每个小队的队员要相互扶持,争取做到不掉队。

在过独木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才能顺利通过独木桥?通过独木桥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恐高的人可以选择慢慢蹲下来降低重心,再放慢速度摸索着过桥”“过独木桥时要相信安全措施,稳住心态,保持身体平稳,慢慢走过去”等。通过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团队互助精神能得到有效提高。

教师以徒步越野为拓展训练的主要项目,在活动中设计丰富的运动环节,锻炼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团队配合能力。

(三)丰富拓展训练项目,增强集体荣誉感

与普通高中生相比,中职学生存在缺乏学习自信、自我管理能力差、集体荣誉感不强等问题。而拓展训练能够让学生在团队项目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摆脱教师的束缚,实现自我管理,为团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获得成就感,树立体育学习的信心。

在拓展训练中,教师不仅要担任设计者和参与者的角色,还要做好指导者,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尤其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用激励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敢于面对训练中的困难,不断突破自己。

除此之外,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社交障碍,所以在设计团体项目时,教师要多设计互动环节,在完成训练项目的同时,促使团队成员积极沟通和交流。

例如,在讲授“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也为了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极交流,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模拟背景:生活在金沙江边的少数民族,每年春暖花开时都要举行声势浩荡的渡江比赛,有趣的是,他们渡江的工具不是“船”而是“桥”。然后,教师要求学生以10人为一组,利用纸板箱、封箱带、百得胶等材料自行设计和制作两座相同的桥,将其作为“渡江”的工具。同组的组员需要全部站在第一座桥上,然后把第二座桥放在第一座桥前面,10个人全部转移到第二座桥上时,再将第一座桥放在第二座桥前面,如此不断前进。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前进过程中桥不能坍塌,任何人也不能从桥上下来。如何制作出符合要求的两座桥?这需要学生共同探讨和交流,并从稳定性、承重性、美观性等角度进行分析。

在制作桥的过程中,小组长要对组员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个组员完成自身的任务,最后将各自负责的任务拼接在一起。为了保证游戏的公平性,也为了小组组员更加积极地开展互动,每个组员都要积极提出想法,通过投票选出合理的意见,再进行讨论,集合众人的智慧设计出优秀的桥。在这个游戏中,学生既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又学会了倾听、思考和沟通,有效提高了综合素质。

(四)努力完成训练项目,重新树立学习自信

在拓展训练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心,在项目挑战未开始前就怀疑自己能否成功,导致他们难以突破和提升自己。针对这一情况,在设计拓展训练项目时,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完成训练的知识和技能之外,还要遵循由易到难原则,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引导。

对一些在拓展训练中表现不到位的学生,教师应及时了解情况,对他们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帮助他们重拾信心,完成训练科目。同时,考虑到中职学校的办学特点,在设计拓展项目时,教师可以融入各专业的特点,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岗位的能力。

拓展训练与田径训练有很多相通性,二者在训练方法和表现内容上也有相似性,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表现有着较高的要求,这为拓展训练融入田径训练奠定了基础。

例如,在讲授“源远流长的田径运动”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教师应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丰富的拓展训练项目。首先,教师可以设计两人三足游戏,考验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参与游戏的学生需要齐喊口号前进,在默契的配合中完成游戏,在达成目标的同时收获成就感。其次,教师要逐渐提高训练难度,设计“运西瓜”游戏,以篮球代替西瓜,三个学生为一小组,第一个成员根据教师指令带着篮球绕过障碍物后返回,第二个成员继续重复上述运动,直到最后一个成员到达起点,将篮球放在指定位置上,用时最少的小组获胜。这个游戏既考验了学生的个人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团队配合能力。部分学生在带球绕过障碍物时,篮球总是会掉落,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学生的运球能力。

(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是不能被忽视的,体育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人身安全,尤其是在每项拓展项目开始前,要再三检查安全措施,排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中职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较少参加体育劳动,身体素质参差不齐,拓展训练虽然可以锻炼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也要结合他们的身体状况量力而行。针对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参与拓展训练的学生,教师要了解其意愿并及时采取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在拓展训练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指导,让他们认识到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安全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免受到伤害,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在遇到危险或意外时懂得自救。

在讲授“投掷”时,为了锻炼学生的投掷能力,教师应设计以投掷铅球为主题的拓展活动,选择无风且宽阔的平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先讲清楚规则:投掷者不能通过助跑来加快投掷速度,投掷时只能用手,不能借助其他工具,投掷铅球时脚不能超过投掷线。拓展训练开始时,教师要先对每个小组进行提问,回答正确的小组可以选择一个人投掷铅球,累计投掷距离超过50米的小组获胜,并获得糖果、水果、蛋糕等奖励,其他小组则可以获得花生、瓜子等奖励,以此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为了让活动更加安全,教师要先提问:“投掷时大家要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根据学习过的体育知识或者生活经验回答:“投掷时不能穿鞋跟过高的鞋子,容易扭到脚。”“投掷时要看准方向,不能盲目投掷,以免伤到他人。”“在观看同学投掷时,要注意铅球的运动方向,避免误伤。”这样一来,学生会提前有心理准备,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此外,对身体素质较差,无法参与拓展训练的学生,教师可以鼓励其担任志愿者、裁判等角色,尽量保证所有学生参与拓展训练。

参考文献:

[1]罗锋.中职体育教学中实施快乐体育思想的途径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12).

[2]刘太广.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方式[J].学园,2020(36).

(作者单位:江苏省大丰中等专业学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