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
作者: 宋传玲 孙万莲摘要:在开展工作时,小学班主任应明确学生的成长要充分依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并需要有效配合。在实施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策略时,班主任应先了解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并根据优势与劣势设计融合策略,实现两者优势互补,进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速成长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家庭教育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决定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原因是学生从出生之日起,家庭环境、父母的思想与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国教育注重家庭教育的融入,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并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在开展工作时,小学班主任应注重家庭教育的融入,积极与家长沟通,并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具有的作用,使家长能积极配合班主任,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目标一致,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快速地成长。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一)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优势与劣势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优势在于,班主任是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具有教书育人的专业能力,能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究、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并且应用于工作中,达到满足小学生学习与成长需求、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教育目标。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劣势在于,班主任的工作场合只局限于学校与班级内,无法跟随学生进入生活中进行教育引导,也无法开展一对一的教育引导工作,会存在不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与成长情况的现象,造成班主任工作缺乏针对性,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家庭教育的优势与劣势
家庭教育的优势在于,家长长期陪伴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能及时发现孩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教育引导,让孩子拥有正确的思想,采取正确的行为,进而实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的目的。同时,家长的教育引导是一对一的,具有针对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成长中会主动模仿家长的思想与行为,所以家长陪伴能够起到较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家庭教育的劣势在于,家长并非教育行业出身,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只是粗暴地控制孩子的思想与行为,而未能将孩子思想与行为错误的原因阐释给孩子,引发孩子强烈的逆反心理,阻碍了孩子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的作用
(一)弥补不足,提升教育引导质量
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各自存在着优势与劣势,班主任在实施自身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策略时,需要针对两者存在的劣势进行改善,提升教育引导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后,家庭教育可以弥补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家长在了解班主任的工作目标后,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设定与班主任同样的工作目标,共同教育引导孩子,促进目标达成,在实现班主任工作目标的同时,也实现了家庭教育目标。另一方面,班主任工作可以弥补家庭教育存在的不足。家长可以将孩子的实际情况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可以将正确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显著提升家庭教育的效果,充分发挥出家庭教育的作用。由此可见,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后,实现了两者优势互补,并让教育引导完全作用于学生的成长中,达到了显著提升教育效果的目的。
(二)保持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一致
学生的思想与能力并非一朝一夕成长起来的,只有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不断引导,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各项能力。只有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将教育目标贯穿于学生成长的始终,才能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后,班主任可以将工作总目标、各阶段目标告诉家长,家长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可以围绕班主任的各项目标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保持学校教育目标与家庭教育目标一致。
(三)将学校教育有效延伸至学生生活中
学校的教育过程是经过教育专家不断研究后创建出来的系统性教育,学生进入学校后,可以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达到健康、稳定、快速成长的目的,但是由于学校系统化教学只能在学校内开展,无法进入学生的生活,会因为学生生活中的学习与成长不够系统而影响学校系统性教学的效果。
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后,班主任可以将工作延伸,让家长接过“接力棒”,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进行系统性教育引导,实现学校教育有效延伸至学生生活中的目的,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与成长。
同时,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教育要求,优化教学引导模式,并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学生更符合目前的人才标准要求。
三、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利用座谈会与网络收集信息的方式,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教育
要想将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有效融合,班主任必须先让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只有重视家庭教育,才能全面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可以采取座谈会与网络收集信息的方式,引导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或者微信等社交软件,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可以包括“你认为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重要吗?你认为家庭教育应该配合班主任的工作吗?你认为班主任的工作与家庭教育应该怎样融合?目前,你在实施家庭教育时存在哪些困难,需要获得怎样的帮助?”等问题。
通过调查问卷,班主任不仅可以了解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掌握当前家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还可以获取丰富的工作建议,并根据情况制订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家校融合策略。
班主任综合分析家长的反馈情况后,可以设计座谈会的内容,针对家长存在的问题,开展专项引导,帮助家长全面认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解决家长教育中的困惑,传授家长正确的教育引导方法等。通过座谈会,班主任可以让家长重视家庭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相配合,进而将有效的教育贯穿学生成长始终,在实现教育目标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
(二)统一班主任工作和家庭教育的目标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目标都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快速地成长,只是在实施中会因为教育理念不同、教育方法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班主任应保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目标一致,避免因两者“各自为政”而导致学生处于“茫然”状态。
例如,在开展工作之前,班主任可以先设立工作总目标、子目标,将每一个子目标分布在整个学期内,并设计有效的措施,促进每个子目标快速实现,以便更好地实现总目标。完在目标设定后,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阐述自身教育目标、实现策略,并根据家长的教育思想,优化调整总目标、子目标,使目标既满足家长教育要求,又满足班主任工作要求。
同时,班主任可以将相应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让家长在遇到问题时,及时与自己沟通,共同制订出有效的教育措施,并在家庭教育、班主任工作中有效落实这些教育措施。
(三)在各种活动中注重家庭教育的应用
学校会开展各种活动来提升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在管理班级、教育教学时,班主任也会开展各项活动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在引领学生参与学校创办的活动或者班级管理与教学活动时,班主任应积极引入家庭教育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学生缺乏参与兴趣、自信心不足。
例如,学校开展了创意比赛活动,班主任向学生讲解比赛要求后,会发现报名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少。此时,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整体的教育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并利用微信群或者钉钉群开展家长会,将学校构建的活动及对学生成长具有的重要意义传递给家长,引导家长耐心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不积极参与的原因。在了解原因后,班主任要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并增设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若家长在交流中未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可以再次与班主任沟通,由班主任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引导,双管齐下,在家长与班主任共同鼓励下,让学生产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四)实施个性化、灵活化的融合教育策略
由于班主任的工作内容较多,很难针对每个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教育引导工作,所以班主任在融入家庭教育时,可以采取个性化与灵活化的融合教育策略。
第一,班主任要重视挖掘每个学生思想与行为问题、学习问题,尽可能地在工作中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工作,还要将发现的问题告知家长,让家庭教育在学生生活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实现教育“无死角”。
第二,如果家长实施家庭教育的效果不佳,可以让及时向班主任反馈情况,班主任运用自身专业能力,为家长提供正确的教育方法,进而有效解决家庭教育问题,提升教育质量。同时,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调整工作方案,及时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思想与行为。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应积极与家庭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提高工作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快速、健康地成长与发展。与此同时,班主任应注重家庭教育的质量,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存在的困难,并将正确的教育方法传授给家长,实现提升家庭教育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常学智.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24).
[2]苏仁楚.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0(3).
[3]吴红军.小学班主任关于家庭教育工作开展分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20(1).
[4]王琳.小学班主任工作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融合[J].当代家庭教育,2021(29).
[5]陈波.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家校合作[J].文教资料,2020(11).
[6]王维.班主任工作对于家庭教育引导的实践意义[J].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3).
[7]吕佩芳.家校合作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艺术,2021(4).
[8]周哲史.谈从班主任工作着手的家庭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J].求知导刊,2020(23).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东里镇福禄坪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