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特征及模式创新

作者: 章光琼

摘  要  国家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背景下,新一代数字技术给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带来了革命性变化。典型的数字化、智能化特征在数字技术赋能的英语教学中凸显出来,同时教师的授课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以及数字技术影响下英语教学所呈现出的新特点,深入探讨数字化技术赋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

关键词  数字技术;赋能;英语教学;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3)10-0063-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加快数字化发展是顺应发展形势新变化、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工业时代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读”“写”“算”为基础的能力标准,已经不能满足数字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知识、能力、价值观的新要求。沟通协作、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等关键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成为人才培养的新需求。[1][2]2022年,教育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开发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创新教学。在教育数字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英语教学想要取得较好的效果,就应顺应创新性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依托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与心理需求,融合动态化的教育语言,利用多种数字化教育场景实现英语知识的有效传播。

然而,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数字技术赋能英语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过多地使用数字技术会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对部分注意力本身就不太集中的中小学生。数字技术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但盲目使用会起到反作用,如视频、图像、声音等不合理使用会使学生产生炫目的感觉,上课犹如走马观花,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认知负荷。同时,过多地利用动态课件进行展示,忽视了英语专业知识的习得,不利于英语基础知识传递和学生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探究数字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英语教学呈现什么特征以及教学模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数字技术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一)数字技术改善了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

现代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主动教与学生被动学”的关系。在传统英语教学方法相对单一的情况下,教师充当的角色是知识传授者,学生充当的角色是知识接收者,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教学距离。[3][4]数字化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充分突显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优势,改变了以往的师生角色,使教师回到了“引导”的位置上,将学生放到了学习主体的位置上,方便教师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5]这样一来,英语教学建立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师生之间教与学的距离更近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师生关系的改善,使教师和学生可以平等地进行知识交流,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二)数字技术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手段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进行组合,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6][7]教师可在屏幕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演示,然后配以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做到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避免单一的口头教学。教师运用声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使学生更易理解知识的内涵,从而解决以往教师讲题难、演示难的问题,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三)数字技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讲授者,学生是听课者,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完全独立自主地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常是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画面情景进行学习,学生使用英语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字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策略,如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和问题导向式学习等,强化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和自律性,发展其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数字技术赋能英语教学

(一)教学环境显现沉浸式和融合式特征

数字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营造了虚实融合的语言学习情境。教师可以利用三维建模、人机交互、场景自动化生成等技术,构建“师—机—生”一体化的互动教学环境。这种支持人与机器协同教学的“双师”课堂,使学生能在体验式的学习环境中开展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如广州电化教育馆建立了全新的全球语言文化 VR 实验室,构建了不同的虚拟化讲演场景,学生戴上 VR 眼镜后就可置身于形态多变的虚拟舞台,面对台下成百上千的观众进行演讲训练,演练时其语调、语音和语流都能通过语音识别系统进行即时评估,以此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8]在目前的英语教学环境中,沉浸式和融合式的典型特征已经显现。

(二)教学工具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随着数字技术广泛而深入的发展,课堂教学工具,尤其是中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工具变得更加智能化。目前集多种技术为一体的英语教学工具,已成为教师们日常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内容。如现在常用的智能英语听说教学工具, 集“教”与“考”为一体,支持语音实时互动和高精度语音评测,可以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时反馈。智能化的教学工具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既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又如,DataDrive英语教学测评工具,能够实现英语发音的辅助校正,还可实现英语语法的知识拓展和英语作文的自动批改,极大地方便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工具的智能化、便捷化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学质量,满足了中小学英语教学的需求。

(三)教学资源供给更为丰富和开放

数字技术赋能英语教学使得英语教学的资源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多样,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主体和供给渠道更加多元。目前,由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资源、由企业开发的商业化资源和由政府主导投入建设的共享资源是英语教学资源的主要来源。近些年来,中小学校都认识到校本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开发了各类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多样的校本资源。比如,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的英语教师们从2013年开始探索开发英语校本教材《名人演讲词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运用能力。再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就是为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服务更好落实“双减”工作,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现代化建设而开发建设的。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资源丰富、专业,且成体系,是课堂教学之外的有益补充。

四、数字技术赋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模式创新

传统的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包括演示、研讨、活动和案例等应用模式。其中,教师演示模式是教师以演示方式介绍新知识,展示新技能,让学生理解新内容,是一种陈述性知识的传递过程。教学研讨模式是通过交流、演讲等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更快,同时促进英语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课堂活动模式是通过游戏和练习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去实践和练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案例分析模式是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工具智能化使得智能导学、人机共教等成为当前英语教学走在科学最前沿的教学理念,为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资源和方式。数字资源、数据和平台等支撑和驱动的英语教学模式目前在高校中运用较为广泛,在设备条件较好的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校,英语教师们也开始尝试使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生动活泼,学生感兴趣,教学效果好。

(一)数据驱动的英语教学模式

数字技术发展带来的学情分析系统,以数据为驱动,可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情绪、技能水平、综合素养等深层次的信息,包括学生的英语学习状态、进度、行为举止、成绩等。[9]针对中小学生高质量、大规模、个性化的英语教学需求,教师可依据学情数据分析结果,拓展英语教学的综合实践方式,积极开展翻转课堂、案例驱动教学、情景教学以及各类英语活动。

(二)平台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育数字化带来的丰富的资源平台使得学生自主学习变得更加便捷。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类似,英语教学也应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内心渴求,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网络学习平台的支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学习任务、检验学习成果、完成学习报告等。[10][11][12]如 “百词斩”配以有趣的图例,帮助学习者在记忆单词时做到每个单词都有关联记忆;通过错词本、联想本、情景图等词汇的轻松记忆和词组的关联应用,实现学习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定步调的学习。

(三)情景式对话的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曾经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教育数字化的变革,中小学英语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越来越丰富,情景式对话教学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画面语言的优势来提升内容的表现力、理解力和汲取力,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例如,在学习 “what is she doing?” 句型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引导学生进行 water the flowers、play the piano、clean the classroom、make the bed 等短语的练习;利用课件展示玛丽浇花图,向学生提问:“What is Mary doing?”学生立即就能回答:“Mary is watering the flowers.”这种情景式对话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和感受,符合他们身心特点,更易于被他们接受。

五、结语

“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计划”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教学环境呈现出沉浸式和融合式特征,教学工具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教学资源供给更为丰富和开放等。数字资源、数据和平台等支撑和驱动的英语教学逐步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形态,诸如数据驱动英语教学模式、平台支持的自主学习模式和情景式对话教学模式等。利用数字技术优化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转化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可以有力促进教育数字化发展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人才培养。

(章光琼,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武汉 430079)

参考文献:

[1] 张青妹.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语言教学范式的转变——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J].传播与版权,2023(16):106-108,112.

[2][8] 杨宗凯,王俊,王美倩.数字化转型推动外语教学创新发展[J].外语电化教学,2022(5):3-5.

[3][5][6] 袁劲柳.探讨数字化技术对高校英语教学的影响[J].电子测试, 2013(22): 178-179.

[4] 钱川.浅谈网络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时代,2014(18):184-185.

[7] 王彩侠.兴趣牵引,初中英语趣味课堂的建构[J].校园英语,2018(44):158.

[9] 贺武华.对中小学英语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2(10):74-76.

[10] 吕旺姝.中小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技巧——评《教育信息化与中小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2(11):118.

[11] 王友.现代高职院校职业英语掌上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基于智能手机APP“随行课堂”的实践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18):160-161.

[12] 崔新生.关于就业形势下高校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探析[J].校园英语, 2016(16): 78-79.

责任编辑:杨  扬

读者热线:027-6786351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