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作者: 孙彩霞

“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0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04~110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实际意义,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绘制折线统计图。

2.经历数据整理、描述、分析、判断的统计过程,体会数据蕴含的信息,发展学生统计意识。

3.体验提出问题、应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体会统计的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读懂折线统计图,应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1.播放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现场视频片段。

提问: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2.阅读资料,发现并提出问题。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创办于2001年,是中国科协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开展的一项将知识积累、技能培养、探究性学习融为一体的普及性科技教育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了19届,参赛规模(参赛队伍数量)不断扩大,成绩不断攀升。

引导:通过资料阅读,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关于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你想用数学知识研究什么问题?(预设:参赛队伍数量?)

二、应用统计,解决问题

(一)整理数据

引导:要研究参赛的规模怎么样,我们就要对参赛队伍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下面老师抽样收集了第6届到第12届的数据。

第6届在云南昆明举办,有426支队伍参赛。第7届在重庆举办,有394支队伍参赛。第8届在湖南举办,有468支队伍参赛。第9届在青海举办,有454支队伍参赛。第10届在北京举办,有489支队伍参赛。第11届在河南举办,有499支队伍参赛。第12届在天津举办,有519支队伍参赛。

这些穿插在文本里的数据不便于研究,下面我们用统计表把这些数据整理出来。

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表

提问:通过用统计表对数据进行整理后,你获得了哪些信息?(适时渗透抽样调查的知识)

(二)应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

提问:用什么方法更能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出示条形统计图。

提问:观察条形统计图,你获得什么信息?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预设:条形的长短,数量的多少、差距大小)

(三)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折线统计图的产生。

(1)引导:请你用手比画一下这些数据是怎样变化的?你比画的这条折线转折处在哪?(条形的最高点)

(2)课件演示:留点去条形连线。

引导:与刚才的条形统计图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命名:这样的统计图我们叫作单式折线统计图。(板书)

2.探索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小组交流:点、线有什么作用?

(2)集体交流,分析数据。

点有什么作用?点是怎么找的?

线有什么作用?根据线的走向具体说说从第6届到第12届参赛队伍数量有什么变化?

比较: 这两条线都是表示数量下降,但有什么区别?下降幅度大或小蕴含着怎样的数据信息。(减少的数量不同)

比较: 这两条线都是表示数量上升,但有什么区别?上升幅度大或小蕴含着怎样的数据信息?(增加的数量不同)

如果是一条平的线,表示什么变化呢?

(3)判断预测。

根据折线统计图,我们能不能估计一下,第13届参赛队伍数可能会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可做一定拓展,可以结合折线统计图,从数学的角度看;也可以结合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你想对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说什么?以寄托你的希望。从祖国的发展看:少年强,则国强)

3.解决问题。

从第6届到第12届参赛队伍数量有增有减,但总体趋势是什么?今天我们用统计的方法解决了我们开课提出的问题——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的规模怎么样?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问题需要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蕴含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

4.对比分析,深化认识。

同样的数据,我们可以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它们各自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同样的数据,要根据我们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表示出来)

三、制图,巩固技能

1.绘制折线统计图。

(1)出示陈东0~10岁的身高情况统计表,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想一想:你能绘制折线统计图吗?绘制折线统计图时应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抽生交流。(板书:绘制:先画______,再画______)

(4)让学生在课本上独立绘制,教师巡视,指导画法。

2.分析数据,发展推理。

(1)陈东从(   )岁到(   )岁时长得最快,长了(   )厘米。

(2)预测一下陈东11岁的身高是多少?你依据什么预测?

引导:同学们说了几个答案,所能确定的是陈东的身高在增长。但几个不同的答案,说明预测不确定,如何让我们的预测更准确呢?需要更多的数据。

出示全国0~18岁青少年身高数据,再次预测陈东11岁的身高。

(3)陈东会一直这样长下去吗?人的身高会说明变化规律呢?

出示人体身高统计数据,你读懂了什么信息?

四、读图,体会统计的实际意义

1.毛衣、衬衫销售量。

下面是某商场下半年毛衣和衬衫的销售量统计图。

你知道哪幅是毛衣销售量统计图?哪幅是衬衫销售量统计图?

分别说说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变化情况。你认为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树莓适合生长在哪里?

下面是甲、乙两地月平均气温统计图。

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

3.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下面两组数据,选用什么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李林0~10岁身高情况统计表

某学校五(1)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

有的数据需要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有的数据需要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比较好,关键要根据数据的特征来选择。对于不同的个体,用条形统计图能清楚看出每个个体数量的多少。对于一个物体不同时段做比较,选择折线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五、课堂总结,回顾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折线统计图有什么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