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整合的创新策略初探
作者: 赵海玲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初中语文教学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为初中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路径。两者有机整合不仅能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综合素养。
一、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概述
情境化教学是一种具备创新性、成效显著的教学方法,它能把学习内容与具体的情境有机整合起来,让学生在生动、逼真的场景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情境化教学的核心在于,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这些情境可以是基于现实生活的场景再现,也可以是基于文学作品、历史事件等虚拟情境的构建。通过营造这样的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观、可感知的具体现象,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情境化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更多地扮演着情境创设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各种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主动思考和探索。情境化教学的优势十分显著。首先,其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知识的产生和应用,使其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记忆更加牢固。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面对实际问题,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此外,情境化教学还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
润泽语文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强调的是一种温暖、和谐、滋养的教育氛围和方式。润泽语文的核心在于,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其并非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理解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关怀,从而建立起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润泽语文倡导以温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陪伴者和引路人。教师以耐心和包容的心态对待学生的错误和不足,通过启发式的引导,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在教学方法上,润泽语文强调“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及能力水平。因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与资源,使每一个学生均可在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方式中获得成长和进步。润泽语文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深入解读与欣赏,可引导学生感受文字、语言的魅力,体会其中蕴藏的情感、人生智慧及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在写作、阅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与独特见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另外,润泽语文重视课堂互动及合作。课堂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场所。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及课堂辩论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及沟通能力。整体来说,润泽语文的基本理念是以爱和关怀为底色,以尊重和理解为基石,以个性化教育为手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文目标。其旨在让初中语文教学成为一场温暖则富有成效的心灵之旅,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成长的喜悦。
二、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的本质联系
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看似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实则二者之间存在着紧密且深刻的本质联系。情境化教学强调通过创设具体、生动且富有情感色彩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为直观、可感知的形象,使他们在情境中感受、体验及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润泽语文则注重营造温馨、和谐且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氛围,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需求,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其全面成长。
从本质上讲,二者均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化教学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成为情境中的主角,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和探索。而润泽语文关注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尊重他们的需求和情感,让学生在被尊重和关爱的环境中展现自我。其次,二者均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情境化教学通过构建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更加投入地学习。润泽语文则以温暖、包容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积极的情感支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信心。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二者也是相辅相成的。情境化教学可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应用知识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润泽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及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心灵也得到滋养和升华。
此外,情境化教学和润泽语文都强调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情境化教学通过情境的影响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与技能,润泽语文则通过持续的关爱与引导,在自然而然中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此可知,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在理念和实践上相互交融、相互促进。情境化教学为润泽语文提供了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方法,使其可以更加生动地展现关爱及引导;润泽语文则为情境化教学赋予了深厚的人文内涵与情感温度,使其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二者的融合将为初中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局面,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整合的创新策略
新课标要求,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开展的一般规律;创设学习情境,教师应利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语文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等相关经验,增强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建设开放的语文学习空间,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在多样的日常生活场景和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基于以上课标要求,针对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整合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创新策略,供大家参考:
(一)教学情境创设应真实生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的有机融合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首先,真实、生动的情境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代入感,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与课文相关的背景图片和视频,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等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文本,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比如,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教师可以提前收集一些与旧时代生活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直观地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况。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分别扮演阿长、“我”以及文中的其他人物,模拟各种生活场景和对话情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亲身感受到阿长的朴实善良以及作者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还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美好与复杂的两面性。通过这样精心创设的情境,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触及作品的灵魂深处,同时,也可有效地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素养。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应追求轻松、和谐的格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至关重要,润泽语文理念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氛围就是以轻松、和谐为最高价值取向。我们的语文课堂,要能让学生放下顾虑和束缚,积极思考与表达。这种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更深入地一以贯之到语文学习中。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进行精心的布置。如在窗户上张贴一些描绘春天景色的剪纸,在黑板上画一些五彩斑斓的花朵,在课桌上摆放一些嫩绿的柳枝等,营造出浓郁的春天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亲切、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和美好记忆。有学生说“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那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哪些体现希望的词句呢?它们是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这种希望情感的?”在这样温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们不再有顾虑和束缚,能够畅所欲言、积极参与讨论。他们不仅能够深刻理解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还能够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敏锐感知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提升审美能力和情感素养。
(三)充分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情感需求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情感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学习风格、能力水平和情感状态,只有充分关注这些差异和需求,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比如,在教授范仲淹《岳阳楼记》时,由于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但理解难度较大,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理解能力有较高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需求,采取分层教学和个性化辅导的策略。对于文学功底较好、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喻、借景抒情等,探讨作者如何通过这些手法展现岳阳楼的壮丽景色和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同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和创作,进一步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表现力。对于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教师则需要更加耐心和细致地讲解文章的大意,帮助他们梳理文章的结构和逻辑,理解作者的情感脉络。可以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辅助讲解,降低学习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四)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桥梁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教师要通过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生活、学习的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等。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关心和帮助。比如,在教授《秋天的怀念》之后,教师可与学生交流他们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受,了解学生在生活中与家人的相处情况。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关心和帮助。有的学生在家庭中可能遇到问题影响了学习情绪,教师可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给予安慰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朋友般的关爱。这种情感沟通能够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可能会因为自身经历与文中情感产生共鸣,教师通过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深沉的母爱,同时也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支持和鼓励。
综上所述,情境化教学与润泽语文理念的创新整合无疑为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创新元素。通过巧妙地创设情境、精心营造氛围以及高度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升他们的语言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通过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理解的关系。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持续探索和不断完善这一融合模式,使其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同时,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合作,共同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为培养具有良好语言素养和全面发展的新一代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