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张常乐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这样的背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阅读的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新模式,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新模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一环。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培养他们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在这一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的方法应运而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运用核心素养。通过这一方法,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一、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重要性
在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方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教学评一体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将教育教学与评估相结合,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就和教学质量,在这种框架下,语文教育不再仅仅侧重于传授知识,而是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新的阅读方式将更好地满足这一理念,因为它不仅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关注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文化理解等方面。
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传统的阅读教育可能更侧重于技巧性的阅读训练,而新的阅读方式更强调深层次的理解、分析和评估,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表达观点,从而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此外,通过将教学和评估有机结合,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这种方式还能够激励教育者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和学生需求,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综上所述,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在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方式不仅关注传统的阅读技巧,还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表达和文化理解等,为他们未来的成功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阅读教学新方式
1.教——引导阅读,提炼要素
教师组织阅读活动,带领学生提炼阅读内容蕴含的语言文字要素,从而达到帮助他们提升语文运用核心素养的目的。同时,借助不同的任务,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积极完成对应的任务,并逐步挖掘语言文字内容,以此搭建语言文字框架,形成学习切入点,为后续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积极提炼语言文字,完成阅读任务,有利于将阅读教学活动落实。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为例,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多层次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完成阅读任务。首先,设置粗略阅读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生字表和认字表,找到文中需要认识和书写的生字,并应用不同颜色的笔和标志进行标注。其次,设置细致阅读任务,要求学生结合画出的生字和巧妙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确定这些内容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最后,设置拓展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找到生字表的生字,应用查字典的方式找到其他解释,分别组1个词语,并标注于课本之中。通过上述任务,学生提炼了语言文字,完成了阅读引导任务,对文字、词语形成了深层次了解,为实现深度阅读奠定基础。
2.学——研读文本,提炼要素
教师布置阅读任务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积极完成任务,并做好统计和标注工作。教师具有指引的责任,为学生指明具体方向,学生跟随任务思路,形成语言文字运用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形成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意识,从而达到基础阅读目的。同时,按照教师安排的阅读任务,逐项确定语言文字运用技巧,并按照此思路,形成自主阅读意识,独立完成语言文字运用分析任务,以此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为例,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内容,逐一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炼语文要素的目的。三名学生为一个小组,结合任务书,分配各自的任务。基于任务一,学生找到“懂、兰、箩、糕、浸、缠、检”等重点汉字,一名学生负责找3个字,从“都不懂得欣赏……”“我可以收几大箩……”等语句中标注汉字,并分别应用红色方块和黄色三角进行区分。基于任务二,学生品读文章,分析“……十几家邻居,没有浸在桂花香里的”语句,发现“浸”的妙用,解释为“全心投入、痴迷、沉醉的感觉”,分析“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语句,发现“挑、浸”的妙用,“挑”指细心拾捡,“浸”指散发久远,与前文的“浸”含义不同。基于任务三,学生查找字典,分析一个汉字的不同含义,如“缠”,拥有三个意思,分别是缠绕、纠缠琐事、应付。通过此次活动,学生对词语的认识更加真切、深入。
3.评——文本阅读,运用能力
评价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设置评价环节,对学生的阅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评价,从而符合语言要素教学要求。同时,根据文本阅读效果,设置评价量规,有利于将评价活动落到实处。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评价量规,实现自评和他评,并获得综合性评价结果,有利于发挥评价过程的重要作用。
如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桂花雨》,教师设置评价量规,如表1所示:
学生按照量表内容进行评价,得到评价结果,分析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改进阅读教学。
三、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1.明确学习目标和标准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清晰地定义阅读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以确保教学和评估的一体性。只有学生和教师都知道期望的学习成果,才能提高学习动力和教学效果。第一,合理设计课程与制定学习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学年初明确制定年度目标,包括不同类型的文本理解、词汇掌握、写作技能等,帮助学生和教育者理解整个学年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单元和课堂中,明确定义具体的学习目标,如设定学生需要掌握的词汇量目标,例如,每个单元学习和掌握5个新词汇;定义学生需要达到的阅读理解水平,例如,能够提取文本中的主要信息和细节,理解作者的意图等;确定学生需要理解和分析不同文本结构的目标,如比较-对比、因果关系等。
第二,合理制定评估标准。教师可以制定标准化的评估工具,如阅读测验、写作任务或口头表达,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这些评估标准应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2.合理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教学评一体化方法强调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在小学语文阅读中,可以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项目学习、文学分析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及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其中小组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理解。例如,阅读《狐狸和葡萄》这一寓言故事时,狐狸试图够到葡萄,但当它够不到时,它宣称葡萄是酸的,以自我安慰。这一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如自欺欺人,以及角色的动机和情感,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阅读故事后,都要求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角色,思考狐狸的动机,为什么它会说葡萄是酸的,以及这与故事的主题如何相关。每个小组完成讨论后,全班进行集体讨论,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讨论狐狸的行为是否反映了故事的主题。小组讨论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还培养了合作和沟通能力,同时涉及了主题分析、角色分析和文本理解等语文要素,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语文素养。
3.提供实时反馈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时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可以使用实时评估方法,如问答、小测验或课堂讨论,来了解学生的理解水平。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误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和语文要素。例如,在阅读《小草的歌》这首诗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诗中提到了哪些自然元素?小草的声音是什么样的?”以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阅读完毕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个人观点,并提出开放性问题:“你认为小草在唱什么样的歌?”或“如果你是小草,你会唱什么歌?”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对答案进行分析与反馈,如果有学生理解不深或有误解,教师可以针对性地解释和纠正,确保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更准确。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供实时反馈,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果。
4.着重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一体的方法能够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进行培养。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出问题、分析文本和提供论据支持他们的观点,以提高他们的文本理解和批判性思维技能。
例如,在阅读《勤俭节约的小蚂蚁》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蚂蚁为什么非常勤俭吗?”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了故事主题。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分析文本中的元素,如字词、比喻和隐喻,他们可以选择一两个关键段落,讨论其中使用的词语和比喻。阅读后,教师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如“蚂蚁为什么要储存食物?”和“这个故事中的勤俭如何影响蚂蚁的生活?”并且,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回顾他们的问题和讨论的结果,分析故事中的角色动机、主题和情节发展,了解蚂蚁的勤俭行为如何体现在故事中,这样一来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得到了提升,有利于其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5.增加评估的多样性
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的能力,不仅限于阅读理解,还包括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等。其中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作业、项目作业和口头答辩等,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有积极影响。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角色扮演、文学分析等,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文本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实时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水平。并且还可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协作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如何共同理解和解释文本,通过综合评估这些课堂表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发现他们的长处和短处,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又如,口头答辩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评估方法。学生需要将他们的思考以口头方式表达出来,促使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并且还可以体现出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文本。此外,小组任务可以提供综合性的评估,小组任务通常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语文要素,如阅读理解、写作、口头表达等。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技巧等,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合来看,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理解能力,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方面展示他们的语文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语文阅读挑战,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使他们在信息时代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学评一体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强调综合性、多元化、实时反馈和学生参与,它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机遇。在这个方法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收信息的对象,而是积极参与、思考和创造的主体,他们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对语文要素的理解,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则成为学习的引导者和鼓励者,通过提供实时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文知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教学评一体的方法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支持。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 邹海华《项目化学习助推整本书阅读走向深度阅读的实践探索——以“小先生”读书分享会为例》,《教育参考》2023年第4期。
[2] 刘琼、丁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教师》2023年第21期。
[3] 张伯艳《大数据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策略》,《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年第7期。
[4] 夏琴《“教学评一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策略研究》,《华夏教师》2022年第12期。
[5] 官正华、董晓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应解决的五个问题》,《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