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技能框架视角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举措与借鉴

作者: 陈中润

就业技能框架视角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举措与借鉴   0

摘 要 生涯与技术教育在为美国开展职业人才培养发挥作用的同时,呈现出一定的孤岛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认知定位上剥离、课程设置上孤立、职业准备上脱节等方面。由知识、关系、工作三个维度构成的就业技能框架,注重指导学生从知识储备、关系建立、职业实践维度上全方位加强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融通以及与工作场所的衔接,以此克服孤岛化倾向,使学生从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纽约州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为导向,围绕着更新组织模式、建立教学标准、拓展成长路径、促进贯通培养展开,实现知识、关系、工作就业技能一体化培养。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促进不同类型教育贯通、职业技能与学术教学融合、教育与市场衔接的实践,可以为我国促进职普融通、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 美国;就业技能框架;生涯与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体系;职普融通

中图分类号 G719.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01-0073-07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关于“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大战略部署,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促进职普融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关键问题,对于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进一步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消除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之间的壁垒,构建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生涯与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作为美国培养各类职业人才的重要教育形式,在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为市场输送职业人才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其他类型教育相互剥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孤岛化倾向。为了克服这种孤岛化倾向,美国各州采取了适合自身实际的措施。本研究以纽约州的做法为例,结合就业技能框架理论,探析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逻辑和举措。

一、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孤岛化倾向的内涵及表现

生涯与技术教育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国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抓手,美国各州通过在中学及以上阶段教育设置CTE课程,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满足行业和市场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CTE对美国的人才培养和就业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有调查显示,高中阶段的CTE课程使学生的高中毕业率提高3.2%,高中后就业率提高1.5%,工资提高3%;高中CTE课程计入双重注册课程学分使两年制社区学院的入学率翻了一番[1]。在促进职业人才培养的同时,CTE呈现的孤岛化倾向引起美国教育界的关注。

(一)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孤岛化倾向的内涵

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孤岛化倾向,主要有两个层面的涵义。一是指CTE在整体教育体系中处于相对孤立的发展趋势,CTE与其他类型教育关联性不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计、就业升学等方面彼此割裂。在一段时期内,美国的CTE课程因其注重实践导向和技能教学的特点,受到打算毕业后直接就业学生的青睐,他们通过选择学习CTE课程培养自己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特定领域的技能资格证书;那些希望毕业后继续升学的学生则较少选择CTE课程,而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为目标,专注于核心学术课程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CTE与普通教育之间逐渐出现鸿沟,CTE课程的学术性逐渐降低,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与高中的核心学术课程产生较大差距。二是指CTE与行业产业脱节,CTE的教学和实践内容对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不够及时,没有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的态势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更新升级,使得学生在走出校门后不能迅速适应工作要求,未能让企业或雇主满意。在CTE的孤岛化倾向中,这两个层面同时存在、相互渗透,影响了CTE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此,有研究者指出,CTE与整体教育发展和行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由各地学校开设的大量CTE课程,一方面与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脱节,另一方面与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性也不足,仿佛独立的孤岛一般,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为大学学业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2]。

(二)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孤岛化倾向的表现

从具体表现来看,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的孤岛化倾向,主要体现在认知定位剥离、课程设置孤立、职业准备脱节等方面。

1.认知定位

美国社会和教育界存在将CTE与其他类型教育的定位相剥离看待的现象。长期以来,CTE致力于让学生增强对行业的体验性,提前培养职业所需的技能,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认证方面的培训等,这使得大众对CTE产生刻板印象,认为CTE针对的是那些不上大学的、将要从事蓝领工作的学生[3]。有研究者进一步指出,由于大多数学校的教师、生涯顾问和管理人员都来自四年制以上的大学,他们可能会反对学生将CTE作为通向高等教育的选择,从而增强了对CTE的隐性偏见[4]。这更加影响了那些有志于进一步升学以攻读更高学位的学生参与CTE学习,并加剧了CTE的孤岛化倾向。

2.课程设置

CTE课程体系呈现孤立化趋势,与核心学术课程的关联度不高,CTE课程缺乏学术深度。各州的CTE课程设计往往以职业技能教学为主,与以升学为目标的学术性课程脱节。有研究者指出,学校通常更注重以指导学生通过考试为目标的教学,这使得CTE课程不会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5]。而CTE课程的学术性不强、教学中的学术训练不足,也影响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业。这种现象在各州都不同程度存在。例如,加州根据行业部门的分类来设计CTE课程体系,形成了15个行业门类,每个行业对应到一门或多门CTE课程,CTE课程体系与普通教育彼此相对独立,CTE教师和学术教师之间也缺乏促进教学内容整合的合作[6]。

3.职业准备

CTE与市场脱节比较严重,CTE教学与企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CTE具有与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紧密关联的特征,如果不能跟上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持续进行知识更新和课程调整,就不能够确保学生为升学和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有研究者指出,CTE未能为学生充分提供在工作场所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使得招工企业很难找到称职的员工[7]。美国人力资源管理学会在一份报告中指出,83%的企业在过去12个月内难以招聘到合格的候选人,其中75%的受访者将问题归因于缺乏具备必要技能的候选人[8]。有统计指出,到2025年,预计将有近350万个制造业岗位空缺;到2029年,制造行业将有89%的企业面临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其中60%的企业生产可能受到很大影响[9]。可以看出,尽管CTE课程在美国高中的开设率高,但CTE与学生职业准备脱节的情况仍比较普遍。

二、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逻辑及其举措

为了进一步加强CTE学生培养与升学和就业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为进入大学和开启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美国生涯、技术和成人教育办公室(U.S. Office of Career, Technical, and Adult Education)研究形成了就业技能框架(Employability Skills Framework),为各州和学校开展CTE和成人教育提供指导[10]。就业技能框架由知识、关系、工作三个维度构成,在每个维度上,都形成了一系列细化的指标。其中,知识维度要求学生具备学术知识、职业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并能够有效应用于工作场合;关系维度要求学生具备人际交往技能和与之相关的个人品质;工作维度要求学生具备胜任工作场所各种任务的能力,如资源管理、信息采集应用、沟通技能、系统思维、信息技术等。

基于就业技能框架,美国各州采取措施克服CTE孤岛化倾向,加强CTE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更好地发挥CTE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技能方面的作用,使学生从升学和就业等方面做好全面准备。其中,纽约州在“知识—关系—工作”就业技能框架下的CTE实践,以提升学生就业技能为导向,围绕着更新组织模式、建立教学标准、拓展成长路径、促进贯通培养而展开,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生涯发展和职业教育体系(Career Development and Occupational Studies,CDOS),形成“组织模式—教学标准—多元路径—贯通培养”的形态,实现“知识”“关系”“工作”就业技能一体化培养。

(一)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克服孤岛化倾向的基本逻辑

从就业技能框架剖析纽约州的实践举措,其本质是以更好服务学生成长需求为驱动力的“组织模式—教学标准—多元路径—贯通培养”CTE体系的优化。组织模式、教学标准、多元路径、贯通培养是构成CTE体系的核心要件,每一个要件有其自身的运行逻辑,也有与其他要件相互交融的共生互动关系,共同作用于“知识—关系—工作”的就业技能框架。组织模式的优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学科门类知识、建立人际关系、熟悉工作场所;教学标准的建立有助于评价学生在知识储备、合作关系、工作能力方面达到的程度;多元路径的构建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发展目标开展学习、交流和实践;贯通培养的做法将生涯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知识学习、团队合作、实习实践等方面的训练。如表1所示,在纽约州的实践中,组织模式、教学标准、多元路径、贯通培养这些核心要件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共同作用、相互依存的系统关系。基于就业技能框架,对其功能作用分析如下。

1.知识维度

就业技能框架的知识维度,不仅强调知识学习,更重视学生将学术知识有效应用于工作场合的能力。在知识维度上帮助学生做好大学和生涯准备,需要学校将CTE课程与学术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这也是克服CTE孤岛化倾向的重要方面。纽约州通过改革CTE组织形式,将原本基于产业集群的CTE体系,转变为有总有分的交叉性课程体系,学生根据不同的课程组合,在STEM、艺术人文、语言等学科方面开展深入学术学习,增强对学术知识的掌握;在州CDOS标准中,专门设置“整合性学习”标准,强调要将职业技能和学术课程进行整合性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基本的学术概念和知识;结合州标准的推行,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学习路径,在“4+1CTE毕业通路”和“4+1CDOS通路”中规定了学生必须通过4门学术课程的学习和考试;从小学开始,就在学校课程中融入生涯教育,促进CTE与各个层次教育深度融合,并且在高中阶段,通过双重注册的方式,使学生提前学习大学的课程内容,增强中学CTE课程的学术性。

2.关系维度

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具备在学术研究和职业工作中开展团队合作、人际交流的能力,具备营造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素质,是CTE帮助学生在未来大学和职业生涯中取得成功的重要方面,也是CTE与其他各种类型、各个层次教育的共同目标。纽约州将关系维度上的就业技能培养,融入到具体的CTE课程与教学项目中,使学生深化对团队合作和人际交流的认识,并更加明确自身在工作场所的角色定位;在CDOS标准的“通用基础技能”部分,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个人特质、人际技能等一系列要求;并应用到CDOS毕业通路等项目的设计中,要求学生在CDOS标准及CTE项目规定的指导下,在基于工作的学习中开展团队协作,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在小学到高中各个阶段的教育中,为学校提供示范课程,其中的多个课程项目都要求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使学生增强作为团队成员的意识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既提高了学生对大学和职业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在职场上更受雇主欢迎,也为CTE赢得了更好的社会评价。

3.工作维度

学生适应工作场所的能力,既包括广义层面上的基础性综合能力,如资源管理、信息素养、网络应用技术等,也包括具体职业领域的技能。在工作维度上的就业技能提升,能够使学生与就业市场需求无缝衔接。纽约州通过为学生提供多种生涯通路,使学生广泛了解职场需求,在此基础上明确自己的兴趣所在,制定个人生涯计划,聚焦职业与专业方向;在CDOS标准中,专门设置“职业专业”部分,针对不同领域中的工作场所,分别明确各领域应当具备的能力,使学生就业技能的培养更具职业针对性;在为学生提供的各种学习路径中,都明确要求学生完成一定学时基于工作的学习,以及具备职业技能方面的有关证书,方能取得毕业文凭;针对高年级学生加强生涯准备的训练,通过学生参与职业领域的专门课程,加强就业见习、影子实习等,以实际操作的方式来发展特定领域的职业技能。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