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联动职教“两翼”发力齐飞
入选理由
两办印发的《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是打造“两翼”,即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这是职教深化改革的载体。2023年,教育部在资源实力和统筹能力较强的市域层面,首批遴选建设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同时,聚焦国家重大行业,特别是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服务业重点领域,建设产教融合共同体。凝聚政、行、企、校、社各方力量的职教“两翼”建设促进了产业园区、行业企业、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参与技能人才培养的深度,其改革进展备受关注。
202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的通知》印发,通知中指出,计划在2023年底前建设50家左右市域产教联合体,2024年底前再建设50家左右,到2025年共建设150家左右的市域产教联合体。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要求达到产教资源相对集聚、组织治理机制完备、人才培养取得突破、有效服务产业发展、保障条件切实到位5个条件。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名单的通知》发布,首批共有28家市域产教联合体入围。《通知》明确,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举措,是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推动地方政府加强对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力度,积极协调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落实财税、土地、金融等政策,打造支持市域产教联合体良性发展的政策包。相关园区要创新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推动联合体内各类主体协同配合,达到产权明晰、组织完备、机制健全、运行高效的实体化运作要求。相关院校要紧密对接产业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深度参与企业生产各环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教育部将按照“有进有出、动态调整”的原则,采用实地调研、年度计划执行复核等形式,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情况进行监测和管理。 事件回放
2023年7月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通知》,决定支持建设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该产教融合共同体是首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由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有关高水平大学、职业院校共同牵头,首批成员单位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包括西南交通大学等9所普通高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30多所职业院校、中国中车及其40多家所属制造类子公司,长春市教育局等5个产业集聚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7月25日,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在江苏常州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江苏省副省长徐缨,中车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楼齐良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和机制设计,要以此为载体发挥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作用,练好内功,切实提升职业教育关键能力,将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材五大根本要素打造成为“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成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基建。要把产教融合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真正围绕产业需要来办学,教育界、产业界协同发力,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实现职普融通的真正破题,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体系。要坚持“教随产出、校企同行”,有组织有策略地“携手出海”,提升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的感召力和塑造力,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国家外交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