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靳诚

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投入实证研究0

摘 要 对378位高职生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三种临场对高职生在线学习投入分别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班级氛围在社会临场和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分别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完全中介效应;性别在社会临场、认知临场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分别起调节效应,男生比女生的影响程度均更大;性别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不具有调节效应。基于此提出:利用平台大数据,完善学生学习投入和教师教学设计综合评价;扩大在线学习活动参与性,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梳理多元化生源特点,提升在线学习投入效果。

关键词 探究社区理论;高职生;在线学习投入;班级氛围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17-0039-06

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学习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在线学习已成为高职院校开展专业教学工作和课程考核评价的重要手段。如何利用信息化的优势与环境,提高学生在线学习的参与度与投入度,并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已成为在线教学的重要研究课题[1]。在线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在网络情境中参与教学人员组织的学习活动,与同伴、教学人员等进行交互活动的复杂过程,并表现出来的持续不断的有效状态[2],是学习者在学习任务、学习项目和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在线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学习行为[3]。已有关于在线学习投入的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者从在线学习者自身、授课教师、网络平台及学习评价等多层面挖掘探讨了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并从认知投入、教师支持、在线课程学习行为等维度探究了对在线学习者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但是,学习者在线学习的环境往往相对孤立,社会属性缺失,并较难接受监管,从而导致在线学习参与度不高,学习目标和质量难以达成,已有研究几乎未涉及这一问题的探讨。Akyol的研究表明,构建一个学习社区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在线学习体验性和参与度[4]。探究社区理论通过认知临场、社会临场和教学临场这三大关键要素,设计教学方案,增强网络学习投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研究以全日制非实习阶段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探究社区理论,选取班级氛围作为中介变量以及性别作为调节变量,探索三大要素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以帮助高职院校和教师优化在线教学场景,提高在线学习质量。

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一)探究社区理论

探究社区理论由加拿大兰迪·加里森(Randy Garrison)等学者构建,该理论以教学互动体验为中心,融入社区探究要素,将在线学习过程假设成一个教学人员和学习者共同调查社区成员的互动进行研究。认知临场是参加学习人员通过问题确认、设定任务、整合方案、解决困难的过程,以此形成的有效学习[5]。社会临场是指学习者身处一个友好的学习氛围中,与他人进行情感化、互动性沟通交流的能力[6]。教学临场是教师对学习人员的学习活动进行统筹、优化和策划,以此实现学习人员的学习目标[7]。

(二)探究社区理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

有研究指出,探究社区的三种临场对学习者学习的持久性有显著的影响[8]。尹睿调查发现,社会交互和认知活动程度低会造成在线学习投入程度低[9]。王广新等人研究发现,在线课程的教学临场与学习绩效显著相关[10]。吴祥恩等人从学习者的社会属性入手,发现在线临场通过汇聚大学生的网络学习过程, 对混合学习教学效果有提升[11]。黄庆双通过对教师参加师德师风在线培训的分析,揭示了三种临场分别与在线学习投入呈正相关[12]。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1a: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正向影响;

H1b: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正向影响;

H1c: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正向影响。

(三)班级氛围的中介作用

班级氛围是某一个班级成长与稳定发展的程度,通常体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矛盾冲突、和谐发展等不同差异[13]。丁湘梅等人研究发现,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班级纪律、竞争程度等班级氛围与学业拖延状况均呈负相关[14]。韦雪艳等人提出,不同班级环境氛围的学生在学习投入上有显著差异[15]。程潇认为网络视频教学的新手段“弹幕”技术应用与班级的氛围及学习倦怠感显著相关,班级氛围在两者间起部分中介效应[16]。杨念等人利用多层分析法研究发现,班级氛围在教师效能与学业态度间起完全中介效应[17]。根据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假设:

H2a:班级氛围在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H2b:班级氛围在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H2c:班级氛围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四)性别的调节作用

白然等人通过对cMOOC“互联网+教育”学习者的调查研究发现,不同性别的在线学员在学习收获方面有显著差异[18]。郑勤华等人认为,在线学习水平与性别等要素显著相关[19]。陈武元等人通过对全国334所大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不同性别学生的在线学习体验存在着显著差异[20]。丁亚元等人对广播电视大学学员的调查发现,远程学习者的认知力和转化力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21]。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H3a:性别在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调节效应;

H3b:性别在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调节效应;

H3c:性别在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影响中起调节效应。

二、研究设计

(一)被试

本研究样本来源于苏州、常州、南通的6所高职院校的非实习阶段学生。2022年10月发放问卷4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78份,有效回收率为94.5%。考虑到班级氛围变量对于同一个班级的学生而言,总体感知差异不大,故发放问卷时尽量在由不同班级学生组成的学生群体中进行,如学校或系部团委学生会、学生社团、公选课学生等,以提高问卷统计分析的精确度。被试样本的性别、年级、专业结构分布较为合理,具体为:男生216人(57.1%),女生162人(42.9%);大一学生224人(59.3%),大二学生154人(40.7%);文科专业学生114人(30.2%),理工科专业学生248人(65.6%),其他专业学生16人(4.2%)。

(二)研究变量

1. 探究社区量表

本研究使用兰国帅等人开发的中文版探究社区量表[22],该量表分为认知临场、社会临场、教学临场三个维度,已被学者们广泛认可。量表使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选项1表示“非常不同意”至选项5表示“非常同意”。量表共编制18个题项,如认知临场测量“课程的学习活动帮助我分析和解决方案”、教学临场测量“教师的行动加强了我的学习社区意识”、社会临场测量“与其他在线学习者进行互动交流时,我感到很自在”等。本研究中,社会临场、认知临场、教学临场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分别为0.83、0.89、0.87,该问卷整体α系数为0.89,均大于0.8,表明问卷信度良好。经进一步验证性因素分析,问卷的x2/df、NFI、CFI、RMSEA、SRMR、IFI分别为2.98、0.893、0.924、0.082、0.049、0.918,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 班级氛围量表

本研究借鉴李向东等人开发的大学生班级心理氛围量表来测量班级氛围变量[23],由于班级氛围变量只作为中介变量测量,故共选取6个题项,如“班级集体存在不认真学习就会被淘汰的氛围”等。该量表同样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选项1表示“非常不同意”至选项5表示“非常同意”。其α系数为0.91,信度良好。

3. 在线学习投入量表

在线学习投入变量借鉴使用Sun等人开发的远程学习投入量表[24],该量表为国外英文版成熟量表,依据“翻译—回译”程序将测量题项译为中文,同时邀请教育专业和英语专业各一位副教授进行商讨,确保量表题项翻译准确。根据中国学生在线学习实际情况,将量表修改为8个题项,如“我试着从网络、书籍等资源中找到与课程相关的信息”“当我不明白网课中某个内容时,我会通过回放视频再次学习”等。问卷使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1~5分值越高,表明该学生在线学习投入越多,其α系数为0.87。

(三)数据统计

针对调查获取的数据,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信度检验、描述性统计、回归检验,使用AMOS23.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共同方法偏差检验,以验证探究社区理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班级氛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的调节作用。

三、研究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本研究各变量的题项由学生在同一时间填写完成,数据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故使用2种共同方法偏差检验。首先,使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认知临场、社会临场、教学临场、班级氛围、在线学习投入五个因子进行单因素检验,未旋转情况下第1个因子解释方差只有31.6%,可见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其次,分别进行五因子和单因子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数x2/df、NFI、CFI、RMSEA、SRMR、IFI的数值,五因子模型分别为2.61、0.87、0.914、0.065、0.048、0.915,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单因子模型分别为8.855、0.54、0.568、0.144、0.135、0.57,拟合效果明显不及五因子模型,同样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同方法偏差问题。

(二)描述性统计与分析

本研究的自变量探究社区(认知临场、社会临场、教学临场)、中介变量(班级氛围)、因变量(在线学习投入)的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详见表1。从均值统计结果来看,学生的社会临场(3.73)、班级氛围(3.75)、在线学习投入(3.80)水平略高。从标准差统计结果来看,教学临场(0.71)和在线学习投入(0.69)在认同度上相对较为稳定。从偏度值指标分析上看,所有变量指标均为负偏态,表明各变量大于均值的样本均多于小于均值的样本,且少数样本分值偏低,班级氛围(-1.04)变量尤为明显,结合题项分析,说明更多的高职班级在线学习环境与氛围良好,但也有少数班级的氛围较差。从峰度值指标分析上看,班级氛围(1.57)和在线学习投入(1.79)两个变量为正值且数值较大,表明学生对这两个变量的态度较为集中。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于2,可进一步做正态研究。

(三)各变量相关关系分析

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对各变量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从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社会临场、认知临场、教学临场、班级氛围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呈现出0.01水平上的显著性。另外,控制变量中,高职生的年级和专业与其他研究变量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性别与探究社区、班级氛围、在线学习投入存在0.01水平上的显著相关。

(四)假设检验结果分析

1.探究社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直接效应分析

本研究用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检验探究社区理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从表3中可以看出,M2显示自变量社会临场带入模型M1后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R2=0.296,β=0.483,P<0.001),因此假设H1a得到了验证。M3的统计结果显示,认知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有显著正向影响(R2=0.285,β=0.471,P<0.001),因此假设H1b得到了验证。M4显示教学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也有显著正向影响(R2=0.087,β=0.136,P<0.01),假设H1c也得到了验证。

2.班级氛围在探究社区与在线学习投入之间中介效应的分析

本研究使用分层回归法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由表4可以看出,在M5中,社会临场对班级氛围的回归系数0.613在0.001水平上显著,在M2基础上将班级氛围带入回归方程建立M6,R2变化值为0.095,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回归系数为0.241,班级氛围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回归系数0.395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因此,在社会临场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过程中,班级氛围起部分中介效应,假设H2a得到验证。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