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宇
入选理由 他于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担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20年时间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始终是他关注的焦点之一。他多次就修改《职业教育法》提交议案,全程参与了新《职业教育法》的修订与审议工作,提出的多条建议被采纳,见证和推动了《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人物印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称《职教法》)已于2022年4月20日由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修订通过,自5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职教法》自1996年颁布施行以来的首次大修。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周洪宇,全程参与了新《职教法》的修订与审议工作。看到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职教法》的那一刻,他深感欣慰。
2003年,周洪宇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履职二十年,他一直用严谨治学的态度研究如何当好代表,前后共提交议案、建议415件,七成被采纳。在议案和建议中,教育是他最关心的领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是其推动的重点。
他开始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始于2005年。当时,他注意到,呼吁数年的义务教育阶段在2005年后逐步实行了免费,但中职教育尚未纳入免费范畴,导致中职教育发展遇到瓶颈。2006年,他用建议的方式呼吁中职教育免费;2007年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中职免费的建议。当年9月,国务院决定将中职免费纳入制度范畴,涉农专业中职生开始免费,2009年又扩展到整个农村的中职生。
他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不是一个层次,而是一种类型。它应该是与普通教育平行的、独立的体系,并包括中职、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等层次。这一观点的提出源于他的实地考察。1999年,他曾去中国台湾地区南台技术学院考察,几年之后该校升格为南台科技大学, 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2000年底,他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期间他发现美国社区大学也分不同类型,有职业技能型,也有专业知识型,而且学生在社区大学所获得的学分与普通高校之间可以相互转换。这形成了他判断的依据。
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面临新形势、新要求,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更为突出。他表示:“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需求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还是要靠修改职业教育法。”
自2009年起,他多次就修订《职教法》提交议案。2012年3月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他提交了建议修订《职教法》的提案。从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适当发展本科层次乃至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明确投入责任和标准、明确企业承担发展职业教育的责任、建立就业准入制度、增加法律责任条款7个方面,对修改《职教法》提出建议,并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将《职教法》修订纳入新一届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2018年,修订《职教法》列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第二类项目。但他还是觉得进度太慢,在2019年全国人大会议上,再次提交加快修订《职教法》的议案。2021年6月和12月他两次参与《职教法》修订草案一审稿、二审稿的审议工作,提出的很多建议被采纳,比如,关于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等。
“这次《职教法》的修订吸收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述,并将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最新指示精神由思想观点和政策措施上升为国家法律,进而保障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他表示,这成为《职教法》修订的一个重要特点。同时,他总结道:“新《职教法》在概念内涵、定位地位、管理体制、体系框架、办学层次、办学力量、证书制度、保障体系、回应民众关切、法律责任十个方面取得了历史性重大突破。”
“新法的有效推进落地,将让职业教育发展迎来真正的春天。” 周洪宇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充满期待。
人物档案
周洪宇,男,汉族,1958年1月出生,湖南衡阳人。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长。2017年入选“当代教育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