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共治与共赢》
入选理由 聚焦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生成过程,在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统一的基础上,围绕“共治求善治”的逻辑、“共治生善者”的主体、“共治保善于”的过程、“共治成善态”的效果四大模块展开研究,在理论建构的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职业学校质量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主要观点 书中指出,技术理性导向的质量管理忽视了人主观能力性有质量管理上的强大效力,从而将质量管理导向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固定程式,行为导向虽强调人主观作用效力,但这种行为导向也易走向质量深化归于何处的发展迷途。职教教学质量管理的应然发展路径,是在推动质量管理在公共利益层面上质量需求最大化满足上的质量治理发展归向。
书中强调,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在实践逻辑层面,其逻辑终点是在公共理性发展基础上,所应达到的“善性”治理目的。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治理“善性”终点在教学目标上进行分解,那这种目标主要表现在教学工作的“善性”质量目标,教学服务的“善性”质量目标和教学产品的“善性”质量目标。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善性”质量目标,主要指代职业教育教学本身的职能目标。职业教育教学的目标主要指向通过教学使学生获得从事并适应某一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并促进其职业能力的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服务的“善性”质量目标,主要指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公益性质量的社会活动,所具有的服务性职能目标。职业教育教学产品的“善性”质量目标,主要指通过职业教育教学,并在与教学相关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将一组教学输入转化成教学输出的结果,从而达成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目标。
上一篇:
《从就业谋生到美好人生——职业教育漫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