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塑造、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

作者: 王忠昌 黄海泳

摘 要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是职业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催化者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示范者。不同角色定位对应地要求创新团队具备以发展力、合作力、引领力和学习力为核心的专业素养。基于团队的多重角色塑造和专业素养培养,教学创新团队需要创建队内队外双循环互动机制、利用团队专业优势引领教学创新、激发内外动机调动教师发展主动性以及建立数字化智能评价机制,助力团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角色塑造;专业素养;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6-0032-06

2019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明确提出:三年打造360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近年来,这些教学创新团队在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还面临角色定位模糊、素养结构不清、发展路径单一等困境,导致团队建设成效不显著。为此,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多重角色扮演切入,有利于厘清团队自组织运转的素养需求,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机制,明晰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向。

一、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塑造

角色塑造是角色主体通过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满足角色期望,达成角色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塑造是职业教育教师依据“角色丛”[1]中的不同身份建构多角色形象,促进抽象角色形象具象化的过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由职业教育院校发展建设者、专业建设导航者、教师群体成长催化者和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示范者这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构成的角色复合体。

(一)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

新发展阶段下,我国职业教育已经从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阶段转向注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阶段。作为引领学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力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高质量发展样态的建设主体,其主体地位彰显于内外影响因素的综合调控和横向拓展与纵向深化的双向创新层面。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指导职业院校准确把脉外部环境,及时调整内部体系,保持职业院校发展的正确走向。在外部环境上,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在内部环境上,教学设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影响着职业院校的发展进程。外部社会大背景的发展趋势要求职业院校内部做出适时、适度、适宜的调整,内外影响因素的调和依赖科学决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顺势凭借专业属性进入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场域中去。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社会背景做出实时评估,以专业视角审视职业院校的发展现状,以系统化的思路剖析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而调适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保障职业院校发展与社会发展同向同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充当职业院校建设回应外在发展需求、优化内在发展要素的“智慧团”与“调节器”,直接参与职业院校发展结构的监测、评估与优化。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创新的主力军。高质量发展样态的建构与维系要求打造更强劲的新动力,挖掘更持久的新活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锐意立新促进职业院校创新面的横向延展,革故鼎新推动创新点的纵向深化。对于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创新体系而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革新能力、立新能力和维新能力是动力来源和有力支撑。可见,无论是要素调控亦或是深层创新,创新团队无可撼动的主体地位表明:创新团队始终以建设者的身份助力于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格局的建构。

(二)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

国家经济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在专业数量和专业布局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专业数量上,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催生了许多新专业,专业数量的激增在提升专业多元性的同时也增加了专业建设陷入盲目赶潮流的风险。在专业布局上,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变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逐渐向服务业、数字产业等倾斜。面对专业建设的多重机遇和主流倾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理性分析和专业评估,引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回应时代要求,同步经济发展趋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上的引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引领专业的外部适应。教学创新团队监测、提升专业建设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匹配度。经济发展态势决定专业建设方向,专业建设应符合经济背景的总体趋势。经济背景和行业发展等环境因素是不可预测的,只能适时地调整专业建设的目标指向,主动适应经济背景,匹配行业发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自身的专业属性和协同智慧为专业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和行业发展实况提供科学的、系统的、专业的释疑,通过“互动解释过程”[2]指导专业建设行为。二是引领专业的内部适应,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实践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不同阶段的专业建设实践提供不同的指导。专业建设前期,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引导具体专业建设价值评估,包含理论契合度和现实可行性的双重价值分析。专业建设步入正轨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接专业课程体系、办学机制、教学实施实践的多层面调控,因地制宜建设地域优势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实现目标指向和实践决策的双重引领。这些引导者角色行为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主体价值的具象表达。

(三)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催化者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研发的新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是对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一种现实要求,外在要求与内在素养的落差促使教师产生职业发展危机,驱使教师调动主观能动性。激发职业教育教师成长意愿,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挥一种催化作用,并借助催化者的身份进入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历程中。除了对教师成长意愿的催化,教学创新团队的催化效应还体现在教师成长方式的转变和成长智慧的沉淀历程中。首先,教学的创新对应地要求教师更新自身成长方式。一方面,新模式意味着新挑战,新挑战自带高难度。面对全新的革新任务,教师个体显得势单力薄,难以应对,采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协同探索的思路成为必然趋势,即在教师成长的形式上,更加强调组建教师共同体,以团队的力量促进共同成长。另一方面,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持续创新催化教师的高效成长。高效成长依赖有效之法。新血脉的不断输入促使教师不得不及时反思和评估原有的成长之法,不断优化成长路径,探寻高效的成长方法。其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创新指导终将内化为教师的成长智慧。“感知是智慧行动的逻辑生长点”[3]。在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教师的互动中,抽象理论与具象实践双管齐下,相互交织,为教师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教师在获得理性认知的同时也获得了情感体验,满足了教师转识成智过程中“感知先行”的前提。在此基础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成长趋向专业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脚手架。团队的催化行为提升了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意愿,加快了教师的成长速度,提升了教师成长的效率。

(四)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示范者

良好的角色形象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使角色承担者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先进性、专业性和协同性赋予团队高水平的发展优势和高含金量的发展实力,出色的专业实力成就了创新团队的榜样示范角色,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做出了全方位示范。第一,在专业发展的目标导向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创新实践启发职业教育教师建立反思前一阶段的专业发展和构建匹配新发展格局新路径的双指向发展目标,借助对自身实然发展的反思趋近应然发展。其中,反思是前提,发展是核心。第二,在专业发展内容维度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自组织的结构化为教师专业发展演示了基本思路。团队的成员结构化、分工结构化及创新结构化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系统性示范,多层次、宽领域的结构化发展图式展示了团队教师发展的整体风貌,启发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逻辑分析和领域拓展,点出了专业发展的内容。第三,在专业发展的发力点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动性激发做出了示范。教师的专业化是一种实践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目标和方式途径等外在因素指引只是跳板,核心在于教师的主动建构。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发展的主动建构表现为吸收外部发展因子的自觉性和聚合内外发展能量的主动性。作为一种耗散结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要想获得持续发展则必须主动与外界交涉,持续为自身发展注入新能量,实现自身运转的自调、自适和自控。团队的稳步运转为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探讨提供主动实践的成功典例,引发教师个体反省自身发展,触发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愿景建构和主动践行。这些示范者角色行为不仅为职业教育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提供共性示范,也为其个性化发展提供参考。

二、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素养结构

理清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关系,辨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定位后,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如何胜任各个角色这一重点问题。角色的胜任离不开教师的素养支持。在不同角色中,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核心任务不同,侧重的专业素养也不同。

(一)发展力: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哲学的角度看,发展指的是事物积极的、正面的、往好的方向发生的改变。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发展力是指把脉时代发展意蕴、挖掘各类潜在动力、凝聚各方可行力量、贯彻各类先进政策,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步入新发展阶段、书写新发展篇章的综合素养。职业院校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和长期性工作,团队内外联动的发展力支持这一系统工作的各个方面,贯穿这一长期任务的始终。团队的发展力在不同情境中的具体表现不同。一是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情境中的教学创新发展力。职业院校教育质量的最终衡量标准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受限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职业院校发展样态,要“牢牢抓住教师队伍建设这一基础性工作”[4]。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学创新发展引领教师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而促进职业教育教师应然素养准线和实然素养不足之间鸿沟的消弭。二是系统建构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体系情境中的团队组织发展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织发展力是指加强组织结构化和系统化的能力,主要表现为:在内涵上,秉持高质量发展宗旨;在内容上,以新时代发展需求为逻辑起点,审时度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过程和教育评价等内容;在路径探索上,注重过程与结果、局部与整体的思维整合,聚焦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结构的系统化特性。这些方面的组织发展力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体系的系统建构持续输入活力。三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保障制度建设情境中的团队专业发展力。专业发展力是指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服务职业教育发展时所展现出来的具有专业属性的关键素养。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保障机制不再局限于对职业院校现状事实的结果性判定和维护,更注重过程性的评价和保障。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提供专业视角和专业评估,以专业引领调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保障体制机制建设的动力。

(二)合作力: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的关键枢纽

合作力是指团队成员交流互动,整合资源,打造高效能组织效应的协同素质。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互动没有明确边界,团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由整合队内资源,凝聚成更具影响力和发展力的组织力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合作破除了个体的、局部的资源和力量之间的堡垒,建立起协作共同体,通过共同体内部的协同联动实现资源和效能的最大化,为内在效能的产生创造条件。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合作力具体表现为沟通力、解读力和协作力。没有脱离沟通的合作,也没有独立于交流互动之外的团队效能。沟通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多元异质资源得以挖掘、互动和整合的首要前提。团队成员个体在知识积累和实践经验上不尽相同,在团队交流的过程中,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以及对他人观点的解读必然也不同。团队内部不同观点的互动与碰撞在沟通交流中得以实现。多元观点的交融和归一需要依靠个体的精准解读。准确的会意促进高效的表意,团队观点与创意的归纳梳理离不开成员的精确会意与表达。形成统一观点后,实现共同目标还需要团队成员相互配合,创生1+1>2的团队合作效应。这种团队效应大于团队个体效应总和的理想成效是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合作内生效应的终极体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合作力既决定着团队本身的发展之路,也影响着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探讨过程。就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而言,对外界环境的因地制宜需要借助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合作商讨,对专业建设内部要素的调适离不开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分析和理性决策。概言之,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对外适应探究和对内的调适决策均有赖于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生效应支持,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内生效应取决于团队的合作力。

(三)引领力:职业教育教师成长的有力抓手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教学创新引领职业教育教师成长。教师成长不是一种对原定结果的直接呈现,而是一种由旧到新、由窄到宽、由浅入深不断进行优化的过程性表现。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指引职业教育教师的成长路向,同时为职业教育教师成长提供参考和指导。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引领在团队文化、团队思维与团队行动中得到集中表现。第一,团队文化引领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创新过程是一种文化再生产过程。职业教育在迭代升级的过程中呈现出一定的演绎规律,沉淀了较为丰富的发展文化。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教育所要满足的社会诉求发生了改变,已有的发展经验不得不接受新一轮的审思和检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无论是在职业院校发展还是专业建设亦或是教师发展中的创新皆是对已有发展范式的继承和完善。在破旧立新的探索中,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始终葆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团队独具特色的创新文化,引领教师成长。第二,团队思维引领力。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创新目的是完善和推进原有不够完善或不合时宜的教学范式,是一种基于发展性视角的考量。团队的发展性思维所具备的前瞻性和大局意识引领职业教育教师成长摆脱保守固化,修正职业教育教师的守旧思维,与时俱进。此外,团队的创新经历自我认识—自我修缮—自我革新的推陈出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团队所展现出来的自发自助的成长风貌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号召,触发教师群体自我成长的内驱力,引导教师群体步入自我成长发展的思维区域。第三,团队行动引领力。“创新的本质是突破,是一种创造性实践行为”[5]。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对教师成长的引领包含实践的具象指引。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为教师的自我革新提供示范,引导职业教育教师完成从原始状态到精进状态的过程转变。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革故鼎新的过程亦是团队不断成长发展的过程,同样具备过程特性,与教师的成长发展具有异曲同工之意。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呈现出的发展规律及总结出的发展路径对教师探寻专业成长之路具有无可替代的启发意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