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 | 统筹“三教”:职教高考的能为与可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实际上,这并非是第一次在政策上对统筹不同类型的教育作出指引。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继续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行基
聚焦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 |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 2022年,党的二十大从一体设计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战略视角,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明确了现代职业教育
聚焦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 | 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 摘 要 加快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必须明晰职教高考制度的价值属性、功能定位及实践样态。基于推进职业教育类型发展,职教高考制度具有促进类型发展的工具性、促进就业导向的广泛性、兼顾利益相
聚焦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 |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关键领域:功能完善、省域统筹与生源引导 摘 要 职教高考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完善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当前,职教高考制度建设主要集中在完善考试功能、加强省域统筹和强化生源引导三个领域。完善功能通过对技能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深
聚焦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理论与实践 | 职教高考制度建设的区域实践 摘 要 职教高考制度的建立可以缓解中考分流和高考压力,打通中职到高职、本科甚至到专业研究生的升学通道,有利于技能型社会建设。各省职教高考制度建立的实践探索中面临着政策口径不一致、评判标准不明确、考试内
专题 |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构成、冲突与增值路径 摘 要 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推进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其特定的主体职能,其组建往往遵循不同的逻辑。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组建方式主要有基于单一专业的课程设置组建
专题 |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角色塑造、专业素养与发展路径 摘 要 打造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建设者,是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导航者,是职业教育教师整体专业发展的催化者和教师个人成长的示范者。不同角色定位
论坛 | 农村现代化视角下乡村工匠培育的可为、难为与应为 摘 要 现代化是新时代发展的重要议程,人才是影响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乡村工匠是掌握传统技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育乡村工匠能够推动农村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乡村乡风建设、盘活农村人才资源,为农村现代化建
论坛 | 建设“技能型”乡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向 摘 要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职业教育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面临人力资源从乡村大量向城市流动,乡村老龄化等问题,初步探明我国职业教育需要克服形式单一、定位模糊、内容落后和特色缺乏等问
调查 |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现实困境与突围之策 摘 要 数字化时代高职教师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的发展质量。通过对山东省、甘肃省、江西省、江苏省、广东省等全国主要职教高地省市职业院校教师的调研发现,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逐渐融入教学日常,但教师信
评析 | 增强适应性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指标构建 摘 要 国家高度重视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而提升高职教育适应性是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国内尚未建立高职院校教育适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从教育质量评估视角考量是一种尝试和探索。参考国内外
区域 |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摘 要 “双高”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高水平师资力量的引领和带动,作为核心支撑的高层次人才被寄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期待,各高职院校求贤若渴,纷纷出台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高层次
区域 | 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发展历程、主要问题与优化策略 摘 要 江苏省自2012年起在全国率先开展现代职教体系中本衔接项目的建设,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模式。通过对江苏省中本衔接项目初期试点、规模扩张、稳步实施的三阶段发展历程的梳理,发现项
视野 | 后疫情下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困境与出路 摘 要 新冠疫情暴发使全球教育系统遭遇重大挑战。在疫情和后疫情时代,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与培训严重萎缩,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在疫情和后疫情期间“双元制”培训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下降、中小微企业参与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