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作者: 任亚楠 崔凯琦 岳吉瑞 李明月

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进展与展望0

摘 要 为全面了解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实践,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我国1986-2021年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2236篇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在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合作发文及关键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教材建设、教材开发、教材出版、特色教材及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活页式教材、新形态教材、产教融合、教材与课程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成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趋势。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职业教育教材研究要凸显适应性,拓展职教教材研究广度;强调合作性,营造教材合作研究环境;突出专业性,开展职教教材精深研究;谋求发展性,明晰职教教材开发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材;知识图谱研究;教材开发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09-0056-08

教材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立德树人的载体,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素材与范本。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改革的有力抓手,直接影响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材建设。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的通知》,首批启动12个基地建设,其中包括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政策研究[1]。2021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教材的科学性、适用性。2022年5月,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鼓励和支持开展职业教育的科学技术研究和教材开发,推进职业教育资源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共建共享。

相关政策对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要性的重申,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水平,也带动了学界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相关研究。通过文献搜索发现,当前学界对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职业教育教材形态创新、教材设计、教材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但是缺乏对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整体回顾和展望研究。本文基于可视化软件对当前国内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探讨,同时结合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教材建设的新要求,探寻新时期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方向与思路,以期进一步彰显职教教材的育人功能、增强职教教材的适应性,为日后研究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工具

(一)数据来源与获取

文献检索的全面性直接影响研究的准确性,综合考虑,本研究最终选择论文分布更广泛的知网总库进行数据收集。具体步骤如下:(1)在“中国知网”选择高级检索;(2)检索设置为:篇名=“教材”并且主题=“职业教育”,点击“检索”,截至2022年4月中旬,共得到3357条文献记录;(3)全面筛选并手动剔除与研究主题无关的期刊、报道、访谈等非学术文章,最终得到2236条有效数据,其中包括2048篇期刊论文和188篇博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二)研究工具与方法

本研究将陈超美教授研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作为研究工具,此软件通过对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处理形成知识图谱,方便研究者能够详尽直观地发现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根据研究需要,本研究通过CiteSpace软件对作者、合作机构、职教教材研究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从而预测职教教材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所采用的是CiteSpace5.8R1版本。

二、研究态势

(一)发文量分析

文献是研究结果的表现形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发文量是评价学科研究能力的重要指标,发文的年际变化能够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发文量趋势如图1所示(2022年数据截至4月中旬,因为数据不完整,2022年的发文量不计入参考)。2000年以前,有关职业教育教材的研究较少,此时对于职教教材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2001-2009年,发文数量呈明显递增趋势。2003年,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材发展部《职教教材通讯》第一期开办,以职教教材建设进展为中心内容,把职教教材建设工作向更高层次推进。2009年至今,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稳步发展,关于职业教育新形态教材的研究也逐渐增加,学者们对校本教材、校企合作教材、立体化教材等新教材形式也愈发关注。目前,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已进入常态化发展阶段,研究整体成递增趋势,且进一步深化。

(二)发文作者合作分析

发文数量可以反映学者对研究主题的贡献度和关注度。学者们为开展新研究而一起工作被称为科学合作[2]。通过作者合作图谱可以发现学者们在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的合作程度。在软件的节点类型选择Autor,时间切片设置为4,其他设置不变。据图谱显示,节点(N)有1094个,其大小代表发文量的多少,连线(E)有332条,其数值大小代表合作关系强弱,粗细程度代表合作强度和频繁程度。本研究只展示发文量为3篇及以上的作者。

由图2可知,作者合作图谱呈现的聚类节点和连线较少,代表开展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学者合作关系不多且合作强度较弱。当然,在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也出现小规模的合作团体,比如以徐国庆为枢纽延展的合作,许远、周志刚、龚雯三人合作团队,刘荣才、周丽两人合作团队,但除此之外的大多数研究者呈分散研究态势,表明此研究领域作者多进行独立研究。

样本文献共涉及1094位作者,频次在4次及以上的有20位作者,占总数约2%;发文频次为3的有31位作者,占作者总数约3%;发文频次在1~2次的作者占95%。在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发文量前20名的作者中,见表1,徐国庆发文最多(11篇),最早研究时间为2015年。另外,通过作者所在研究单位发现,有些发文多的作者并不是都以第一作者身份进行单独研究,更多的是参与其中,倾向于合作发文,比如刘荣才和周丽,两位研究者同为东南大学教师,属于同事间合作,周丽以第二作者的身份在此领域与刘荣才共同发文6篇,最早研究时间为2003年。徐国庆发文量最多,其中有独立发文,也有合作发文,其团队则是基于课题研究的师生合作关系。

(三)发文机构合作分析

分析发文机构情况,可以考查职教教材领域的研究力量和布局,梳理哪些机构在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贡献力量,以及机构之间有无合作、合作程度如何。在CiteSpace软件上节点选择“Institution”,得到发文机构网络知识图谱,见图3。

从发文机构的类别来看,高等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出版全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教材的综合性大型出版社,在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发文最多,见表2。职业院校和高校职业教育研究所研究成果也非常丰富,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这些机构一方面得益于其完备便利的研究设施和得天独厚的研究条件;另一方面,在这些高校及研究所中有职业教育领域的带头人物,进一步丰富了职业教育教材的专业研究。总之,职业院校、高校的职业教育研究所及出版集团是职教教材研究领域的主力军,不断推进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发文地域来看,相关研究机构多分布在北京、上海、甘肃等地区。北京、上海两地因其雄厚的教育资源、密集的高校分布和大量的专业人才,发文机构也相对更集中。甘肃省的相关发文机构数量也较为可观,这与21世纪初甘肃省基于地方经济发展要求积极探索甘肃职教发展的路向密切相关。1997年,甘肃省发布《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随之确立了职业院校建设的“461”工程。相关研究机构发文数量与甘肃省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鼓励支持政策及职业教育为当地经济和人才发展带来的红利息息相关。

在发文机构合作方面,高校之间、出版社之间的同类型合作模式已出现,但未进一步发展,校社合作模式还未出现。从图谱可以得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有合作发文,各高校发文相对独立,职业院校、高校研究所承担职业教育教材研究较多。

三、研究热点

(一)关键词共现

关键词是文献研究主题的浓缩,也是文献内容的高频核心词汇。关键词出现频次和中心性代表职业教育教材相关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对职业教育教材研究文献的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得到203个节点,其大小代表关键词词频的高低,239条连线,其粗细程度代表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强弱。其中,本研究中Q=0.8765>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S=0.9585>0.7,表示聚类令人信服。

通过关键词分析研究热点时,一方面将与研究主题重合的无效关键词剔除,另一方面对意思相同的关键词整合。由于在搜索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相关文献时将检索条件设置为“篇名=教材”并且“主题=职业教育”,因此“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高职教材”“职业教育教材”这些主题类关键词的出现频次最高,将其视为无效词,予以剔除。另外,合并意思接近或者相同的关键词,如“教材建设”和“高职教材建设”合并为“教材建设”。对关键词进行整理,表3是出现频次前30位的关键词统计表,这些关键词具有较好的中心度。根据中心性和频次的高低,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出教材建设、教材开发、教材编写、教材出版、教材改革、特色教材(校本教材、校企合作教材、活页式教材、立体化教材)等是我国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教材建设(出现频次为406次)是最系统的研究热点。从总体上看,教材建设之后的关键词词频呈断崖式下降,教材相关研究纵向深入,但缺乏横向连接。

(二)关键词突现

关键词突现分析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主题在某一时期内的变化。本研究借助CiteSpace软件分析数据文献关键词绘制成突现图谱,见图5,并结合文献分析职业教育教材研究前沿主题,预测职教教材研究的未来趋势。

由突现图谱可知,突现强度在7以上的关键词是校本教材、活页式教材、职业教育教材、高职教材建设、教材开发。从图中可以得知,1994-2009年研究热点主要是职业教育教材、高职教材建设、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方式,该阶段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等方面的研究。2010-2017年,研究者将研究重点集中在对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和立体化教材的设计与编写、项目化教材的使用与设计,以及中高职教材衔接等方面的研究。2018-2022年,职业教育教材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教育教材的设计与开发、改革和出版模式、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式教材研发与应用、新形态教材的开发设计与应用、理实一体化教材的设计与开发、课程思政、“三教”改革等伴随新的职业教育政策而出现的教材研究形式。

将关键词的突现性与共现频次结合分析发现:1994年研究者就开始关注职业教育教材的研究,1998年“教材建设”形成爆发式的研究热潮,并持续十年之久,这主要与1998年9月我国正式启动职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相关。2010年,“校本教材”“校企合作”等关键词成为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热点。2014年,“教材开发”得到职业教育教材领域的大量关注。2018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研究者开始将视线转移到“新形态教材”开发应用上,同时伴随着“三教”改革、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在持续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深入。

(三)关键词聚类

聚类分析可以进一步分析文献高频词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以此来识别职业教育教材研究领域代表性的知识子群,提炼研究主题,见图6。通过聚类分析进一步得到10个标签,其S值均在0.9以上,大于0.7,代表聚类的结果可信。聚类标签及聚类主题词,见表4,所提炼的主题为职业教材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参考。

分析发现,10个聚类标签有重复交叉的部分,高职教材、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职教教材以及中职教育、中等职业教育6个聚类标签说明职业教育教材研究涉及高职和中职,针对高职教材研究更广泛,聚类主题词涵盖职业教育教材研究的各方面,而中职教材研究多指向中高职教材衔接以及专业教材的分析与编写。教材建设的主题词既涵盖某一课程教材,也涵盖对职教教材建设的整体思考。教材编写的主题词有教材改革、教材内容、职业技术教育等,教材设计的主题词有活页教材、立体化教材、项目课程、课程思政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