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本科推进科教融汇的现状、核心价值及路径设计
作者: 罗校清摘 要 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是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助推器”,推动职业本科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催化剂”。但在“科教融汇”推进过程中,依然存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评估不够、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行业需求与课程设置不匹配等问题。为此,应从四个层面设计职业本科“科教融汇”实施路径:培养理念上,明确职业本科“科教融汇”的目标和定位;学科建设上,打造“基础+应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体系;教育教学上,推动“大科学+大职教”的教学模式改革;质量保障上,制定全方位的质量评价指标和构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价方式。
关键词 职业本科;科教融汇;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13-0019-06
职业本科科教融汇是一种以职业教育为主、以科学技术为引领、以产教融合为特色、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将科学技术与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强调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注重跨学科、综合性、应用性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设计,使学生不仅具备必要的学科基础和科学素养,还具备熟练的职业技能和创新本领,以满足社会和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职业本科作为当前职业教育类型的领跑者,自2019年5月职业本科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已得到国家政策的全方位支持、试点学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以及行业企业的高度关注。职业本科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三驾马车的合力推动下已开启高质量发展步伐,科教融汇已成为职业本科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职业本科推进科教融汇的现状
(一)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恰逢其时
1.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国家创新性地将教育、科技和人才以系统工程实施战略谋划和政策制定,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科技和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推进的坚定信心和决心[1]。“三位一体”理念强调了三者的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和协同发展,不仅有利于优化国家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增加人才储备,还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人才[2]。职业本科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可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和产业的深度融合,强化学校与社会、行业、企业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发展个人素质和能力,满足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2.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类型和地位已经明确
2019年教育部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2022新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均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两者在科教融汇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两者共同点包括:一是均强调实践教学和应用能力培养。科技创新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共同特点,融合科技与教育可以增强实践教学的应用能力。二是均注重教育教学改革。两者都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主动适应现代科技的变化与迭代,以实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三是均有利于促进产学研合作。两者都需要同产业和研究机构合作,推动科技和教育的相互融合。两者的不同点包括:一是目标和定位不同。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注重实践和应用;普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型人才,注重思维和创新。二是学生群体不同。职业教育学生主要是为了迅速进入职场而学习,普通教育学生则是为了继续深造或者追求自我提升。三是课程设置不同。职业教育的课程更加注重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普通教育的课程更注重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
3.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规模将不断扩大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从近两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规模来看,2021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557万人,职业本科招生4.14万人,职业本科招生人数占高职教育招生总数的0.74%;2022年全国高职教育招生547万人,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职业本科招生人数占高职教育招生总数的1.39%。虽然2022年职业本科招生比例比2021年有明显增加,但距离10%还相差甚远。从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数量来看,我国当前有高等职业院校1521所,职业本科32所,职业本科学校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的2.1%。最近,湖南、广东、四川、甘肃、宁夏、黑龙江等省份发布的《“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均明确将从高职专科学校中升格一批职业本科学校,预计我国“十四五”期间还将新增20所左右的职业本科大学。未来3~5年,必将是职业本科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相向而行、相互促进的时代。
(二)职业本科实现科教融汇任重道远
1.学科专业建设和评估不够
从全国32所职业本科学校来看,大都是从高职专科升格而来,其前身主要立足于高职专科人才培养,普遍存在“重技能培养、轻学科建设”的现象,而按照职业本科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要求,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更要具备跨学科的理论知识。但目前职业本科专业设置主要基于“学校优势专科专业”和“产业发展急需专业”,缺乏以学科为主线的思路设置专业,导致专业涉及学科门类多、范围广,师资力量无法集中,学科体系不够完整,课程设置不够灵活等问题。另外,职业本科评估标准不够清晰、评估内容不够充分、评估结果反映不够准确等,这些都影响职业本科的专业建设和发展。
2.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不足
职业本科教育应当面向产业需求,引导学生掌握更多前沿科技和技能,鼓励学生跨学科交叉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但目前职业本科的教学模式基本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和校内实习实训教学,没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现代科技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导致学生缺乏对前沿科技的及时了解和掌握,缺乏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等。
3.行业需求与课程设置不匹配
职业本科课程设置应该紧贴行业前沿科技,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变化及时调整,将实践教学环节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不断向学生提供丰富的企业真实案例和应用场景。但目前部分职业本科学校与行业联系还不够紧密,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滞后性,课程调整上缺乏灵活性和前瞻性,较难适应产业发展变化和技术革新。导致职业本科课程设置不够灵活,缺乏科技含量较高的实践教学环节,缺乏企业真实案例和应用场景,不利于学生对最新技术技能的掌握。
二、职业本科推进科教融汇的核心价值
(一)巩固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助推器”
1.科教融汇是科教兴国战略赋予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
党的二十大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这是国家一体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此举为职业教育提出了“科教融汇”的新要求和新任务[3]。职业教育已不能停留在只培养普通“劳动者”,而要以产业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为导向,为国家培养更多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解决科技“卡脖子”问题上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2.科教融汇能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
首先,科教融汇能够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职业教育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可以更好地将最新的科技成果、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教学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次,科教融汇能够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实践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通过与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了解产业需求,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国家战略、分析行业趋势、探索个人发展。此外,科教融汇还可以推动职业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来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体验,开展在线教育、虚拟实验、远程实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总之,科教融汇对推动职业教育走向高质量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是职业教育实现创新、升级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科教融汇可提振职业教育信心和减轻教育焦虑
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社会定位为“低端教育”和“差生教育”,是职普分流后的无奈选择。但自开展职业本科试点以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和偏见正在逐步转变,如2022年6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迎来第一批职业本科毕业生,这批毕业生中有的去了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有的考上了研究生、公务员,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加之,国家“职普融通、产教整合、科教融汇”三剑齐发,正在自上而下逐渐提振职业教育的信心和减轻教育焦虑。首先,职业本科打破了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天花板”,且职业本科具备实施科教融汇的技能基础优势、校企合作先天优势和多学科交叉优势,高考学生可以自由平等地选择职业本科或者普通本科,改变了高考学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其次,职教高考实施后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学生可同台竞技、双向选择,减轻学生中考择校的焦虑,从而化解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的难点和痛点。
(二)推动学科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的“粘合剂”
1.促进学科专业交叉与创新
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可将不同学科知识相互交叉,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思维能力,推动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为学生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坚实基础。一是可推动学校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建设。将不同学科的课程相互汇集,形成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促进学校跨学科教学发展。二是可打造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团队。教师通过学科内外交流合作,让不同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相互协作、相互支持,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形成高素质、多元化、跨学科的协同育人教学团队。三是可实现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学校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实践,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提高课程设置的质量和适应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拓展校企产学研深度合作
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深度合作,还可实现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研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一是更易搭建校企合作研发平台。校企通过搭建合作研发平台可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联系,使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求,解决行业难题,推动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二是更能促进校企学术研究和成果转化。学校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评估等服务,促进教师的知识产权转化和创新成果应用。三是更好实现人才引进和技术转移。学校可以通过人才引进和技术转移等方式,引进更多高层次人才和优秀科技成果,加强学校科研实力和人才队伍建设,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和产业界提供更多技术转移支持。
(三)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催化剂”
1.倒逼教师学术水平提升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本科实施科教融汇模式后,原来承担专科层次教学的教师,已不能适应职业本科部分技术含量高、涉及学科门类多的专业课程教学,这倒逼专任教师加强个人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是教师将更加重视个人专业发展和多学科交叉学习,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整合,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需求,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二是教师将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研究和创新。由于职业本科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更加突出技术技能含量和职业能力培养,教师需要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教师将更加侧重跨学科教学和协同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把多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2.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