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开发理念、要素标准与评估工具
作者: 马君 马俊琪
摘 要 近年来,美国通过立法加强职业教育评估,以绩效与问责的方式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但在联邦体制下,各州有不同的职业教育项目评估模板,这严重影响了对美国职业教育总体水平的判断,正是基于这一原因,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开发了指导职业教育项目高质量发展的评估框架,框架包含12个要素、92个标准,以期为美国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工具保障。框架呈现出保障公平、绩效问责和持续改进的三维理念。框架特点体现为科学化的框架设计、多元化的参与主体以及数字化的实施过程。框架在推动美国职业教育学习项目发展上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关键词 美国;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要素标准;评估工具
中图分类号 G719.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3)28-0072-08
美国职业技术教育(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CTE)依托学习项目(Programs of Study,POS)实施,学习项目为学习者进入高等教育和职业领域提供了方法和途径[1]。为进一步推进美国职业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Career and Technical Education,ACTE)于2018年开发了“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High-quality CTE)框架”,着重回应了什么是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教育并明确了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应当具备的关键要素,此框架适用于跨越中等和中等后教育的职业教育学习项目的自我评估与改进,有助于加强中等和中等后教育的衔接。此外,州层面每两年进行一次的综合性地方需求评估(Comprehensive Local Needs Assessment,CLNA)也可参考此框架的评估结果,从而提高各州职业教育评估的可比性,方便政策制定者监督各州职业教育发展成效。
一、美国“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开发背景与过程
美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项目的评估与问责,《珀金斯法案IV》发布以来,政府加强了对高质量职业教育项目指标的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投资美国的未来——生涯与技术教育改革蓝图》提出,要以改善全部学生在CTE项目中的学术成绩和培养就业技能为目的,且基于共同定义和清晰绩效标准的有意义的问责[2]。随后,各州相继出台了CTE项目的评估标准,但这些标准并不一致,也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成就水平。因此,开发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就成为美国职业教育问责的关键。同时,这也能帮助美国政府了解资金投入的回报情况、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满足学习者和劳动力市场更广泛的需求。
(一)“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开发背景
一是国家制定职业教育投资决策和实现质量提升的需要。对质量的追求是美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线,联邦政府每年以对职业教育项目投入资金的形式支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美国各州都至少拥有一个CTE学习项目,由州或地区的项目人员负责推进实施。由于职业教育项目的成本比普通教育高,所以联邦政府需要明确那些卓有成效的学习项目,并获得使项目产生效果的关键要素进而广泛推广。政府资金支持的关键是进行科学的项目评估,“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为整体评估提供了工具,明确了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项目并为政府下一步的资金决策提供依据;参与CTE项目的学生人数众多,加之制造业回归的趋势,美国对高质量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美国早在《2010愿景报告》中就曾提出,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应当是劳动力系统与教育系统一同回应技术和工作岗位的需求,能够提供多种路径帮助学习者实现成功以及养成胜任未来的潜在职业能力[3]。明确有成效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包含了哪些要素标准以及运用这些要素标准来评估现有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是提高质量的关键所在。
二是实现学习者生涯发展和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需要。为了适应现实环境变化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最新的珀金斯法案强调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学术知识、技术技能和就业能力。进入21世纪,新兴技术颠覆了以往的工作性质、类型和劳动力所需能力,学生只有具备综合职业素质和通用职业能力才能在工作场所中获得立足之地。随着美国重振制造业和发展新兴产业的趋势,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以来,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振兴制造业的政策加大了劳动力市场中高素质人才的缺口,美国对低端技能工作者的需求逐渐减少,大量中高级技能岗位涌现。技能人才除了要掌握精确的生产技能,还需要接受中等后水平的教育以及具备沟通、协作等通用职业能力。拜登政府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可以使美国大多数劳动阶层实现向上跨越,同样依靠职业教育能够使跨越阶级的劳动者保持稳固地位[4]。因此,学习者需要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为其提供胜任工作并持续在工作场所中获得一席之地的保障。这些需求推动了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和评估工具的诞生。
(二)“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开发过程
建立更广泛的框架来定义和衡量学习项目的投入十分必要,关于什么要素构成了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的学习项目,不同的州、国家机构或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美国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整合梳理出“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框架的编制重在定义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还包括识别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学习项目应具有的具体特征[5]。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整理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资料一是来源于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声明或陈述,如国家发言或白皮书;二是来源于国家层面的相关质量框架和政策文件;三是来源于各州层面的框架和政策文件,在缺乏统一国家框架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各州职业技术教育项目的质量,每个州都开发了各自的标准或评估工具。最终,选定了21个包含框架的文件纳入研究,这些框架都在最近5年内更新并且公开使用过。
新框架搭建的过程是:第一,分析以往框架是如何开发和结构化的,协会对21个框架进行了描述性的分类,确定了开发组织、研究基础、评估目的、分析单元、标准数量、制定标准、标准内的细节水平与一致性、管理标准、响应量表的复杂性九个标签;第二,梳理出这些框架中出现的共同要素,协会与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教育中心实验室(REL Central)合作,依据该实验室对州层面发布政策文件进行评估时使用的初始编码集评估这些框架。21个框架在形式上存有很大差异,但其中的关键因素是一致的,很多框架中都包含着相同的要素并和教育与劳动力开发活动保持一致[6];最后,对所有框架进行内容编码,梳理出高质量学习项目的特征,最终归纳了包含国家立法和州政策、项目/学校/体系特征、有关教师的因素、评估、教学实施、项目内容、招生和学生支持、生涯探索和指导、合作伙伴关系特点、数据类型和应用情况、设施和场地以及框架目标的进展等12个具体特征,搭建了涵盖12个要素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
二、美国“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开发理念
开发“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是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教育质量提升的必然趋势,也是当下对学习项目进行质量评估的现实需要。高质量框架基于一致的标准、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为职业教育机构和个人提供评估工具,从而满足学习者、雇主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其具体开发理念包括如下三方面。
(一)实现教育公平
除了培养合格的劳动力,CTE能够在短期内提升教育公平,即为任何种族、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有其他障碍的学生提供在生活和职业中取得成功所需的技能[7]。开发高质量框架为学习项目的质量衡量提供了标准,从而保留和开发能为学生学习带来成效的有质量的学习项目,通过项目质量的提高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强调消除所有学习者在获得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学习过程中平等待遇上可能遇到的阻碍。2020年发布的《受新冠肺炎影响学年的高质量生涯与技术教育规划》报告探讨了在任何教育环境中保障职业教育质量的问题,其中特别强调了高质量框架的“录取与公平”这一要素[8]。一方面,高质量框架的开发是要保障在项目学习中平等地对待不同学生群体,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并提供合适的帮助;另一方面,是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性,根据每位学生的选择意愿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生涯指导。高质量框架及评估工具被越来越多地使用和推广,关键也在于其中蕴含着的关注公平的理念。
(二)基于绩效问责
从第四部珀金斯法案开始关注绩效问题到第五部珀金斯法案的以绩效为导向的原则都说明了美国政府关注绩效与问责的态度。在联邦法案的引领下,美国各州相继出台了关于项目质量的评估标准,但是各州的评估并不一致[9],难以推广实施和在全国层面对比各州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统一的评估框架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核心所在,由数据收集支撑的绩效问责是构建评估框架的目的[10],科学的评估要素可以指导项目的开发与实施,而高效的评估工具则能够收集广泛的数据并分析项目的成效,这一衔接的配套措施构成了系统的问责机制。美国职业教育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没有明确的体系分界线(即与普通教育融合于一体),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成人教育并由高中、社区学院、大学和社会机构实施,以课程和项目的形式呈现(也被誉为典型的课程式或项目式职业教育模式),学生能通过完善的学分转换系统选择自己的生涯发展路径[11],高质量框架对职业教育项目的评估旨在保障这一路径的顺畅。为了方便政府进行问责、保证整体职业教育质量并使社会公众了解到职业教育的实施成效,高质量框架和评估工具的搭建使绩效的问责有标准可依据、有数据可对比且数据公开透明。
(三)延续持续改进
2015年7月,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发布《定义高质量生涯与技术教育:关于生涯与技术教育质量的当代观点》,历经四年的时间和前后五轮修订,最终在2018年10月发布了《2018年高质量生涯与技术教育框架》,旨在为美国各州职业教育项目提供标准一致的自我评估工具;高质量框架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和支持服务等,以多方通力协作来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促进CTE项目学习者的生涯发展。为此,高质量框架强调项目质量保障需要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共同为项目质量负责并延续持续改进和追求卓越质量的发展理念。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对CTE项目的相关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要掌握行业领域内最新的知识与技能并不断完成专业发展,定期合作协调课程、教学或拓展学习活动来改进项目;商业和社区合作伙伴们最能代表雇主和社区的需求,通过审查课程、明确合适的证书认定和评估设施等方式使项目处于持续改进中,以保证学习项目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框架的最后一个要素专门强调了数据分析和项目的改进,高质量框架促使各方利益相关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针对项目质量提升和学生生涯发展达成共同的认识,进而促成职业教育项目的持续改进。
三、美国“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要素标准与评估工具
为实现区域之间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均衡,美国致力于研究标准一致的质量框架来进行各州的职业技术教育项目评估,以促进不同地区职业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由此,生涯与技术教育协会与地区教育中心实验室合作开发了包含12个要素和92个标准(具体标准见表1至表3)在内的“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以及自我评估工具。
(一)“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框架”的要素标准
一是与标准一致的整合课程(Standards-aligned and Integrated Curriculum),这一要素有关课程的开发、实施以及修订,包括了课程中教授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所依据的标准。高质量CTE课程的关键在于整合学生技术、学术和就业知识三个方面的能力,技术技能的标准应该由行业专家制定或验证,学术内容也要与核心学科的标准保持一致,并融入促进职业发展的内容,比如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等。为了确保课程包含最新的知识,并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应用能力,课程需要专家、商业合作伙伴等人员共同参与。课程也必须定期进行审查以及时更新,利益相关者可以清楚了解到学生应该培养的技能。
二是顺序和衔接(Sequencing and Articulation),这一要素体现在学习项目的定义之中,是指项目学习、课程或生涯路径之间的衔接、协调与合作[12]。课程内容从基础到深入,不重复地衔接了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这就需要不同教育阶段课程的相关人员之间经常沟通。课程还有对应证书和学分,使学生能够无缝过渡到下一阶段的教育。除了学业内容之外,还包括对生涯发展的支持服务。
三是学生评估(Student Assessment),包括应评估的知识和技能的类型以及获得公认的中等后学历证书的评估。评估内容和课程标准一致,可以体现学生当前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是观察、测验类形成性评估与作品展示类总结性评估的整合,有课堂、学校和标准化三个层面的第三方评估,评估能够考查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学术知识、技能成就和就业能力并与高等教育证书的获得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