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 柳伟男 袁江军 石佳文
摘 要 以中国知网科研大数据为切入点,通过采集论文、基金、专利和期刊四个维度的数据,对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进行分析,获知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现状,并以此为基础分析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水平。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设高质量教科研团队、加大科研资金投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打造高职院校学术名片及加强校际科研合作等建议,为“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提高科研水平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双高计划;高职院校;教科研;现状分析;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2)18-0067-08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启动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1](以下简称为“双高计划”),目标是建设一批高质量的高职院校以及高水平专业群院校,以此来培养一批素质优良、技能精湛的高水平人才,支撑国家重点产业,推动区域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目标。科研是评价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加快落实“双高计划”的重要助推器。职业教育如何找到自身的正确定位,如何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技能人才,如何实现自身的高水平发展,都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质量科研水平作为保障。同时,科研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助推高职院校及教师的核心竞争力,烘托良好的科研氛围,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浙江省各高职院校“双高”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科研发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基于此,本文从“双高”建设背景出发,以知网大数据为基础,研究浙江高职院校科研发展现状,并根据相关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以此为浙江高职院校的科研建设提供依据。
为研究“双高”建设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现状,本文按《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的通知》[2],将浙江省高职院校归为三类:第一类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双高”院校);第二类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双高”专业群院校);第三类为其他高职院校。在浙江省,共有“双高”院校6所(A档2所、B档3所、C档1所),“双高”专业群院校9所(A档1所、B档4所、C档4所),其他高职院校33所。本文选取的浙江省高职院校参考2021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3],浙江省共有49所高职院校,成立于2021年4月6日的浙江金华科贸职业技术学院由于成立时间短,暂未进入数据统计分析。因此本文采集的数据为48所浙江省高职院校,具体如表1所示,并从论文、基金、专利和期刊四个维度出发,对“双高”背景下浙江省高职院校的科研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一、浙江省高职院校的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采集的学术论文数据来自中国知网,选择类目为“学术期刊”;设定检索条件“作者单位”为具体某一高职院校;“发表年度”范围选择2019年至2022年。依据此规则分别采集本文统计分析的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的相关数据。数据采集截至2021年10月17日。
(一)学术论文发表总数分析
1.三类高职院校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双高”院校共发表论文3570篇,占高职院校发表论文总数的23.05%;“双高”专业群院校共发表2950篇,占19.5%;其他高职院校共发表8967篇,占57.9%。此外,虽然“双高”院校数量比“双高”专业群院校少,但其发表的论文总数却多于“双高”专业群院校。见图1。
2.各高职院校发表论文情况
发表论文总数排名前8的高职院校中有5所为“双高”院校,占较大比例。发表论文总数排名后8的高职院校均为其他高职院校类型的高职院校,其中有6所高职院校低于100篇。排名最后的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从2019年起未发表过任何论文。见图2。
3.高水平学术论文发表情况
知网期刊检索中的来源类别包含中文核心期刊、CSSCI、EI和SCI四类。中文核心期刊由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和北大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等联合发布,是我国学术评论体系中的重要一部分,发表在核心期刊的论文的质量都较高。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发布,其研制遵循文献计量学规律,采取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期刊中的类别有约25大类,发表的学术性期刊多达500余种。中文核心期刊和CSSCI作为我国学术界评论期刊论文的两大遴选体系,其收录的论文相对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分析研究价值[4]。本文利用这两个遴选体系来研究浙江高职院校的论文发表情况。
在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的论文中,虽然“双高”院校的数量比“双高”专业群院校少,但前者发表的论文总数比后者多。在排名前8的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双高”院校的比例占62.5%,位于各高职院校发表量前列。无论是总数前8还是后8的院校,所发表的核心论文都比CSSCI论文多。位于前8的院校核心和CSSCI论文总数都超过了100篇,并有3所高职院校发表的两类论文总数都超过了200篇。排名后8的高职院校发表数量与排名前8的高职院校有很大差距,其中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自2019年起未发表过核心期刊和CSSCI收录的论文。见图3。
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EI)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出版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是一个涵盖全球范围的数据库。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其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SSCI)检索了各个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已被国际公认为反映学科研究水平的代表[5]。EI和SCI作为国际两大论文检索库,利用它们对浙江高职院校的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由于本文以知网数据为基准,因此进行统计分析的论文是被知网检索的EI和SCI论文。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不同高职院校间EI和SCI的论文发表数量出现了很大偏差。排名前8的高职院校有2所自2019年起未发表过SCI论文,只发表了EI论文。前8所高职院校中,3所为“双高”院校,且这3所“双高”院校的发表数量也较多,另外5所都是其他高职院校。见图4。
浙江省各高职院校发表EI或SCI论文篇数的差距较大,较多学校未发表相关论文。“双高”院校发表数量最多的为13篇,“双高”专业群院校为5篇,其他高校最高为16篇。浙江省各高职院校SCI论文的发表数量少,最多的也仅发表2篇。见图5。
(二)学术论文发表平均值分析
由于三类高职院校发表论文的数量差异较大,所以对三类高职院校发表论文的平均值与所有院校发表论文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分析(所有院校为本文统计分析的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下同)。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双高”院校发表的论文平均值为595篇,在三类高职院校中最多。“双高”院校发表的论文平均值与其他类型院校的论文平均值相差较大,约为其他类型院校的2倍。“双高”专业群院校发表的论文平均值与所有院校的平均值最为接近。见图6。
“双高”院校中有3所高职院校超过了同类院校的平均值,占总数的一半。“双高”专业群院校只有4所高职院校超过了平均值,不及总数的一半。超过同类平均值的其他高职院校多于未超过同类平均值的其他高职院校。见图7。
二、浙江省高职院校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情况分析
本文采集的浙江省高职院校主持/参与的基金/项目/课题信息来自知网数据,采集的数据包含两个国家级科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三个省部级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据采集截至2021年10月17日。
(一)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总数分析
1.三类高职院校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情况
“双高”院校主持/参与基金总数为470项,约占33%;“双高”专业群院校总数为244项,约占17%;其他高职院校基金总数为700项,约占49%。三类高职院校中其他高职院校的基金总数最多,约占一半的比例。见图8。
2.各高职院校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情况
主持基金总数排名前8的高职院校中有5所为“双高”院校,3所其他高职院校,并没有“双高”专业群院校。“双高”院校占较大比例,其中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主持参与基金数量最多。主持基金总数排名后8的高职院校均为其他高校类型的高职院校,并且基金的数量都很少,其中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自2019年起未主持/参与过上述基金。见图9。
3.各类科研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
浙江省高职院校立项的五类基金总数都超过100项。在所有基金项目中,浙江省高职院校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最多,为439项;立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数量最少,为141项。见图10。
4.各高职院校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情况
浙江省不同院校间的基金数量相差较小。“双高”院校立项470项,其他高职院校立项数量最多,共700项;立项的国家级两类基金相比,自然科学基金的立项数较社会科学基金的立项数多。从浙江省部级的基金来看,立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数量最多,共369项。见图11。
(二)立项的科研基金项目的平均值分析
1.三类高职院校及所有院校平均值分析
“双高”院校主持或参与基金平均值最高,约为15项,远超其他两类院校的平均值,约为其他两类高职院校基金平均值以及所有院校平均值的3倍。而其他高职院校主持的基金平均值最低,约为4项。见图12。
2.三类高职院校与平均值对比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双高”院校有一半的高职院校超过同类的平均值,而“双高”专业群院校和其他高职院校类别未超过同类平均值的高职院校较多。“双高”院校和“双高”专业群院校两类高职院校均超过所有院校平均值,其他高职院校也是超过所有院校平均值的高职院校更多,约是未超过所有院校平均值的4倍。见图13。
三、浙江省高职院校申请的专利情况分析
本文采集的专利数据来自知网,选择“专利”类目;设定检索条件“申请人”为具体某一高职院校;“发表年度”范围选择2019年至2022年。依据此规则分别采集本文统计分析的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的学术论文数据。数据采集截至2021年10月17日。
(一)申请的专利总数分析
1.三类高职院校申请的专利情况
“双高”院校共申请专利5749项,占37%;“双高”专业群院校共申请专利2036项,占13%;其他高职院校共申请专利7635项,占50%。虽然其他高职院校数量是“双高”院校和“双高”专业群院校总体数量的2倍,但“双高”院校的专利总数与其他高职院校的专利总数相差较少。见图14。
2.各高职院校申请的专利情况
专利总数排名前8的高职院校中有4所为“双高”院校,1所“双高”专业群院校,3所其他高职院校。“双高”院校占较大比例,其中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获得的专利数量最多,达1722项。申请专利总数排名后8的高职院校均为其他高职院校类型的学校,并且申请的数量都很少,最多的只有2项。其中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宇翔职业技术学院从2019年起未申请过各类专利。见图15。
3.每类专利的申请情况
根据数据分析可知,实用新型专利是浙江省高职院校申请的所有专利中最多的,高达7239项;其次为发明公开专利。发明授权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总数相差不大,但实用新型专利数量却是发明授权或外观专业专利数量的4倍左右。见图16。
4.各高职院校专利申请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