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科技资源平台 赋能科技教育新发展
作者: 齐英 王丹摘要:哈尔滨市奋斗小学(以下简称奋斗小学)坚守着“美好的未来从奋斗开始”的办学理念,致力于通过拓宽科技资源平台,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思维。学校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科普月活动、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追寻榜样力量、科普基地研学、科普亲子公益以及环球自然日等,旨在点燃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热情,并着力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科技教育;科普活动;科学素养;科技资源平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深入部署了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为科学教育注入更多活力。多年来,奋斗小学始终坚守“美好的未来从奋斗开始”的办学理念,以“同心奋斗志在未来”为育人目标,将科技教育深度融入学校发展规划,不断拓宽科技教育的途径和渠道。通过强化科学精神的培养,我们为学校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学校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充满趣味的科技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感受到科技的无穷魅力。我们依托理念引领、资源拓展、实践活动及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助力他们成为新时代的科技人才。
一、活动背景和依据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石,其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奋斗小学深谙此道,始终将科技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并通过拓宽科技资源平台的方式,为科技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校精心策划了丰富多样的科技活动,旨在全方位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活动不仅涵盖了科普月、科普大篷车进校园、追寻榜样力量、科普基地研学等多个层面,还注重与家长、社会的深入沟通和密切合作,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科技教育新格局。
活动的举办,源于现代教育理念对科技教育的深刻认识。科技教育不仅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科技活动,学生可以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校还注重将科技教育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融合科普与实践,赋能科技教育新发展的策略
(一)科普月活动如火如荼,丰富学生科学内涵
为了提高学生科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能力,深化学校科学教育的内涵,我们通过举办科普月活动,让学生“感受动手魅力,展现科学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展开想象、动手实践的科技创新平台。一是学校每学期都会依托“四小创作”活动———小发明、小制作、小科幻画、小科技论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月活动。精心挑选优秀作品,并设立科普作品长廊,组织学生参观交流,鼓励他们撰写小征文,以此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精神。二是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开展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科普活动,三年级开展“播种春天”的种植物活动,让学生在亲手种植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成长与奇迹;四年级着重阅读科普书籍并观看科普电影,旨在让学生普及科学常识及开拓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1];五年级开展“造小船”大赛。学生以团队合作形式用油泥捏小船,比一比谁的小船装载的玻璃球多。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让他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三是全员性开展竞技类“飞叠杯”和“电子积木”比赛,学生灵动的思维配合敏捷的小手,把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
(二)大篷车进校园启新篇,拓宽学生科学视野
在南岗科协的大力支持下,“科普大篷车”顺利驶入了奋斗小学,为学生和教师带来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探索的科学之旅。市科协的工作人员向学生展示了懒惰环、旋转的镜像、最速降线、磁力传动摆、双曲狭缝、锤体上滚、动画、天鹅绒触觉、看谁跑得快、听话的小球、静电乒乓、尖端放电共计20余组的科技展品。
“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激发了学生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勤动手、善动脑、乐创造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将科技普及的种子深深埋进学生的心里,促使全校形成热爱科学,崇尚技术的良好氛围。此外,我校五年四班的田储多同学还积极录制了科普演讲视频参与比赛,展现了奋斗小学学子的风采。
(三)追寻榜样力量塑心灵,培育学生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激励一代又一代青少年成长和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为了激发少年儿童的科技创新精神,铸牢他们的科学报国情怀,坚定科技强国的理念,南岗区科协举办的“科学家精神展”在我校隆重启幕。作为首展学校,全体师生率先领略到了科学家们的风采。
此次活动动员了全校近千名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活动,让他们讲述龙江科学家的精神故事,传承科学家们的伟大精神。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以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和勇攀科技高峰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为引领,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活动中,刘宏、王光远、韩杰才等科学家们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学生。科学工作者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最艰苦的科研工作中,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故事不仅是对学生刻苦学习、追求梦想的有力动员,更是对他们未来成长的宝贵启示。
(四)科普基地研学探奥秘,扩展学生科学认知
科普基地研学是一种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旨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2]。通过科普基地的实地考察、实验和探究,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科学原理和应用,拓宽科学视野,提高科学素养。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领略科普教育基地的魅力,充分展现科普基地的风采,并发挥科普教育的功能,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技教育者协会特别推出了2023年“科技之星”系列活动。活动中,组织奋斗小学5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馆,感受科技魅力、体验探索乐趣。组织20多组亲子家庭走进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博物馆,探寻森林的奥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平台,更有助于他们拓展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这样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在科技的海洋中自由探索,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这样,我们的未来才会更加充满希望和活力。
(五)科普亲子公益聚力量,赋能学生科学成长
科普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学校通过家长会、家长群等渠道,与家长分享学校的科技教育理念和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科技教育过程。同时,学校还邀请家长参加科技活动和课程,让家长更好地见证孩子的成长和进步。
为进一步推动家庭参与科普教育,我校特别组织了“我和妈妈学科学,美丽家乡我代言”公益科普活动。我们邀请了8组学生和他们的母亲共同参与这次活动。活动中,孩子与母亲携手合作,通过精心制作的短视频,展示了家乡独特的科普资源和科技魅力。视频不仅向广大网友传递了科学知识和家乡的温暖,更展现了亲子间深厚的情感与默契。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科技能力,也增进了与父母亲之间的情感。此次活动不仅让更多人关注并投入到家乡的科学教育普及与发展中,也进一步彰显了家庭亲子间紧密互动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深化人们对科学教育的认知与重视,激励更多人参与到科普活动中来。我们期待未来涌现出更多此类富有意义的科普活动,让科学的光芒照耀每一个角落,引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加强家校合作,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努力。
(六)环球自然日燃科学情,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环球自然日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它旨在激发公众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通过参与这样的活动,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探究各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以及自然界的各种奇特现象。奋斗小学一直以来都积极参与“环球自然日”的推广活动,为了帮助参赛师生以及家长更好地了解“环球自然日”赛事规则,我校特意邀请了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来进行细致入微且生动有趣的讲解。精彩的视频让师生有身临现场之感,现场气氛活跃、惊叹声连连。紧张而激烈的活动盛况给学生带来强烈的感官和视觉冲击,无形地激发着他们探索自然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这场活动。
通过拓宽科学活动的资源平台,奋斗小学的科技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在各类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技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作用愈发凸显。而如何利用科技资源平台,提升科技教育的效果和质量,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中心,通过科技资源平台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助力学生更好地探索科学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期待奋斗小学在科技教育的道路上创造更多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李章华.浅谈科学教育活动有效途径[J].科学中国人 2016(29).
[2] 沈丽红.浅谈科技活动对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2(3).
[3] 龚丽晨.科技活动对中小学生科学素质的影响[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编辑/杨馥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