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研究

作者: 刘印峰

摘要:《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实施建议。设计、实施符合“教-学-评”一体化观念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育人方向,有助于学生主动探究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调整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阐述了“教-学-评”一体化在写作教学中的意义,根据这一模式下教师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要求,从“围绕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法、依据单元教学内容创新主题情境和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三个方面探究了英语写作教学创新的方法,同时提出在课堂情境教学中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教—学—评”一体化是指课堂教学设计组织的理念及指导思想。新课标中涉及有关“注重‘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提出了“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将评价贯穿于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等有关“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指导与建议[1]。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程理念中,“教”决定育人方向和基本方式,直接影响育人效果;“学”决定育人效果;“评”为促教、促学提供参考和依据。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功能[2]。

新课标还明确提出“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教、学、评在育人过程中的不同功能,树立“教—学—评”的整体育人观念”,所以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需要深入分析教、学、评的关系,运用“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提升英语课堂教学质量[3]。教师还要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主动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依据对“教”与“学”关系的科学认识创新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同时利用教学评价的方式,为构建英语写作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的意义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对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渗透,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还要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视为重点任务。教师要高度重视写作这一综合性教学板块,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支撑下采取教—学—评一体化的模式创设课堂,提高写作教学的针对性与有效性,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4]。

新课标提出“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包含教、学、评三方面内容”,“教”主要体现为基于核心素养目标和内容载体而设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通过深度教学活动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学”主要体现为基于教师指导的、学生作为主体参与的系列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实践中探寻知识内容的内涵;“评”主要发挥教与学过程和效果的作用,使得课堂教学中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衔接[5]。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方法需要将教学评价融入于教学全过程,通过动态性监督和完善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提升英语教学实效性。写作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英语写作教学融入“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主动转变传统固化的教学思维,围绕着初中学生认知特点整理阅读文本,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语言技能整合中形成科学的写作意识,并且在多样性的写作实践活动中提升创新和创造能力。

二、“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创新的方法

(一)围绕学生认知特点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坚持“评中教”和“学定教”的基本原则。教师可以将学生学情作为教学切入点,围绕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创新教学方法,通过定向引导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和习惯。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提升写作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微写作成果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结合教学评价结果优化教学方法和拓展教学内容,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创造便捷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Let’s&play+sports”教学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确“soccer、tennis、ping-pong、volleyball”等词汇和“I like&doing...”“What about you?”句式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合理应用该单元词汇和句式组织书面语言。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交流情景,引导学生运用“I like doing...”“What about you?”等句式展开情景交流,从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其次,为了营造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习惯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积累素材,然后将学生的写作成果记录在导学案;再次,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给予思路点拨,确保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学习中深入理解英语知识;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谈谈你喜欢的运动和原因”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和习惯完成习作练习,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帮助学生巩固写作基础。

(二)依据单元教学内容创新主题情境

在“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单元整合教学的方式提高英语写作教学效率,使得学生在知识整合学习中完善知识结构。教师在单元整合教学中需要明确单元教学目标,尝试从不同视角挖掘知识内容的联系,通过知识整合的方式为学生呈现完整的知识脉络,确保学生在单元整合学习中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帮助学生提升知识运用能力,为提升英语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四单元“How we have changed”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运用所学单词、短语和句式来写作,进行今昔对比。教师需要明确有关培养学生利用形容词表达自身外貌、个性的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该单元教学活动中可以整合有关外貌、个性表达的词汇,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内外教学资源整合的方式丰富此类词汇,使学生拓展知识结构。首先,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文本情景交流的视频,利用视频中多样性的信息表达方式营造情境。其次利用“What did you use to be like?”和“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nge and how did it happen?”等问题为学生构建交流情境,在问题引领下,培养学生写作的谋篇布局意识和连贯的语言表达技巧,搭建写作框架。学生在情景交流中可以深刻掌握今昔对比的语言结构,从而提升其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运用掌握的表达方法记录视频观后感和情景交流感受,通过专项、开放性写作模式提高创造性写作能力。教师在多样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需要科学落实教学评价,依据动态性观察和问题反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这种评价方式可以突破传统单一语言评价的方式,使得学生结合评价结果自主认识语法和拼写的重要性,同时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深入洞察文本传递的情感价值和思想价值,从而在写作实践中形成谋划全局的习惯。

(三)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写作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互评、自评、延时性评价和过程化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保障习作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从优化“教”与“学”的方法创造便利条件;同时应用延时性评价和过程化评价方式给予学生自主反思空间,使得学生在自我审视中持续调整写作方式,在写作修改和完善中自主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交流,通过持续性完善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提升英语写作质量和效率创造便利条件。

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Festivals”教学时,教师可以以“My favorite festival”为主题为学生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自主联系本单元所学词汇、句式和语言表达方法等创新写作思路,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文字记录的方式描绘自己所喜欢的节日的名称、特色、习俗和庆祝方式,灵活运用词汇、句式和语法表达对这个节日的感受。写作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应用延时性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自主评价的空间,促使学生在自主评价中完善写作思维,从写作习惯和写作方法反思中创新写作方式;然后,采用学生互评的方式保障学习评价的客观性,从不同维度寻找写作缺陷,使得学生在针对性改善中提升写作质量和效率。例如部分学生习惯应用故事形式讲述对所喜欢节日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够让人信服,应用这种学习评价方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承认自身不足和对他人的认可,从而科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学习意识。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需要主动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入理解现代化育人活动中“教”“学”“评”等活动的关系,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客观发展需求融入生动性元素,同时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增添交互环节,使得学生在交互性辨析中优化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最后,教师需要结合课堂实际情况科学落实教学评价活动,可以运用过程化评价和延时性评价的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科学提升英语写作课堂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小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与实施[J].新世纪智能,2023(97).

[2] 陈榆.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评价实践[J].名师在线,2022(27).

[3] 蔡晨光.“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2023(20).

[4] 马晓燕.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 中学课程辅导,2023(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1.

编辑/陆鹤鸣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