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探索
作者: 王丽燕
摘要:探讨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通过以“我的假期计划”为写作任务,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参与并体验英语写作的全过程,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有效运用所学知识,并通过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不断提升写作质量。
关键词:任务导向;小学英语;写作能力;语言基础知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英语写作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面临着学生写作兴趣不高、写作能力提升缓慢等问题。任务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际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技能掌握。在写作教学中,它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理清写作思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参与合作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
一、任务导向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也被称为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具体、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完成这些任务来达到学习目的。任务导向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际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学习和技能掌握,这与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形成鲜明对比[1]。任务导向教学法在写作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首先,通过明确的任务设定,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写作目的和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展开写作活动;其次,任务导向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最后,任务导向教学法强调实际应用和技能训练,通过多样化的任务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写作技能,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
二、“我的假期计划”写作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一)任务设计
本次写作任务以“我的假期计划”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制定一个富有意义的假期计划。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兴趣点,确保任务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让他们能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首先,教师明确任务目标和要求,即学生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学习、休闲、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合理规划假期时间,并用英语撰写出详细的假期计划。这一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定出独特而有趣的假期计划,同时注重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词汇以及篇章结构,以确保写作的准确性和连贯性。为了实施这一写作任务,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在任务开始之前,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和头脑风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引导他们分享彼此的假期想法和计划。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写作灵感,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包括如何构思文章结构、选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型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2]。
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教师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并在完成后进行同伴互评和修改,以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学习和进步[3]。最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激励学生在今后不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通过设计与实施这样的写作任务,教师期望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时间管理和规划能力。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取得进步,还能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
为了更加具体地说明这一写作任务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以下实践: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教师布置了“我的假期计划”的写作任务。在引导学生讨论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并让每个小组讨论并分享自己的假期计划。其中一个小组的学生小李表示他计划利用假期去北京旅行,参观故宫和长城。小组讨论后,他开始构思自己的作文。
在写作指导环节,教师通过PPT展示了一篇优秀的假期计划作文范例,并详细讲解了如何构思和组织文章内容,如何使用丰富的词汇和多样的句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小李深受启发,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的作文。完成初稿后,学生A与同伴B进行互评。同伴B对他的作文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如增加一些细节描述,使计划更具体生动。学生A虚心接受了同伴B的建议,并认真修改了作文。最后,教师对学生A的作文进行了点评。教师认为学生A的作文内容丰富、结构清晰、语言流畅,同时也指出了作文中个别词汇和语法的使用可以更加精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A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作文。
通过这次写作任务,学生A不仅提高了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规划自己的假期时间。他深感这次写作任务对他的英语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并期待在未来的英语写作中能够更上一层楼。
(二)任务实施
在“我的假期计划”写作任务中,任务实施阶段至关重要,它涉及引导学生讨论、提供写作指导、学生独立写作、同伴互评与修改以及教师点评与反馈等多个环节。
引导学生讨论: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引导他们围绕“我的假期计划”这一主题展开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建议,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为了确保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引导性问题,如“你打算在假期做些什么?”“你的假期计划有哪些特别之处”等。在讨论过程中,教师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5]。
提供写作指导:在学生开始独立写作之前,教师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写作指导。这些指导包括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等。教师可以通过例文、写作模板或思维导图等方式,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明确文章框架。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在写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提供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如如何避免语法错误、如何提升句子流畅性等。
学生独立写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独立完成写作任务。他们根据自己的讨论成果和写作指导建议,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撰写出详细的假期计划。在写作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注重使用正确的英语语法和词汇。为了确保写作的真实性,教师要求学生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的假期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安排、活动内容和预期目标等。
同伴互评与修改: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组织他们进行同伴互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将自己的作文交给同伴阅读,并根据同伴的建议进行修改和完善。同伴互评的目的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为了确保互评的有效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体的评价标准,如内容是否完整、结构是否清晰、语言是否准确等。在互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同伴的建议,并积极参与到修改过程中。
教师点评与反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反馈。教师需仔细阅读每个学生的作文,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教师的点评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写作水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在点评过程中,教师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同时关注他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为了确保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教师尽可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点评结果,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解释。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优秀的作文进行展示和分享,以激励其他学生不断学习和进步。
在实施“我的假期计划”写作任务时,有一个环节让学生特别兴奋,那就是同伴互评与修改。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读到其他同学的作文,并给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以学生X的作文为例,他描述了一个充满冒险的户外探险假期计划。在互评阶段,他的作文被同伴S拿到了,同伴S读完学生X的作文后,觉得整体内容很有趣,但某些部分可以更加详细。例如,学生X提到要去徒步武功山,但并未详细描述徒步的路线、预计的行程时间以及期望看到的风景等。于是,同伴S在互评表上写下了自己的建议:“你的户外探险计划听起来很酷!我觉得你可以更详细地描述一下徒步武功山的部分,比如你打算从哪里开始,经过哪些景点,预计要走多久,还有你最期待看到的风景是什么。这样会让你的计划更加生动和具体。”
学生X看到同伴S的建议后,深受启发。他回想起自己在制定计划时的确没有考虑得那么详细,于是决定根据同伴S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经过一番努力,学生X的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和具体,他也更加期待自己的假期了。
这个实践案例展示了同伴互评与修改环节在写作任务中的重要性。通过互相阅读和评价同学的作文,学生不仅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还能从中学到新的写作技巧和灵感。这种互动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三、教学效果评估与反思
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制定有意义的写作任务,为了全面评估这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数据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变化。在教学前,我们向学生发放了问卷,调查他们对英语写作的态度和兴趣。结果显示,60%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写作感兴趣。而在教学任务结束后,我们再次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90%的学生表示对英语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表明任务导向的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为了客观评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情况,我们在教学前后分别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了评分。我们采用了一套科学的评分标准,从学生的写作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和语法准确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通过讨论、分享、独立写作、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通过对比教学前后的写作得分,我们发现学生的平均写作得分从教学前的70分提升到教学后的85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我们还对学生的语法错误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教学前,我们收集了学生的写作作品,并对其中的语法错误进行了记录和分类,通过对比教学前后的数据,我们发现学生的语法错误率显著降低,从平均每篇3-4处错误减少到平均每篇1-2处错误。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英语,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见表1)。

通过对比教学前后的数据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到学生在写作兴趣、写作能力和语法错误率方面的进步与不足。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通过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学生的写作兴趣得到了显著提升。教学前只有60%的学生表示对写作感兴趣,而教学后这一比例提升到90%,说明任务导向的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平均写作得分从教学前的70分提升到教学后的85分,这表明学生在写作内容、结构和语言表达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3.语法错误率也显著降低,从平均每篇3-4处错误减少到平均每篇1-2处错误。这说明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需进一步加强训练和指导。
通过综合评估,我们可以确认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也需要注意到学生在语言基础知识方面仍有待提高的问题,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指导。
通过实施以任务为导向的小学英语写作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晰地构思文章结构,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在同伴互评和教师点评环节中,学生学会了虚心接受他人的建议,对作文进行修改和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写作质量。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写作时出现的语法错误、词汇运用不当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提醒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指导,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孙忠颖,肖永霞.“任务导向”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与探讨[J].科技信息,2011(15).
[2] 杨中兴.多元读写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5).
[3] 彭冬妮.浅谈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英语广场,2019(1).
[4] 陈红梅.“案例驱动任务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评价:以学科教育学课程为例[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5).
[5] 孟丽君.基于读写结合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5).
课题项目:2023年酒泉市教育科研课题以“多维阅读”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JQ[2023]GHB032)
编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