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flash动画的教学策略

作者: 曹金花

摘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并熟练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环节,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学以致用的条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从精心设计导入,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运用生活素材,设计竞赛活动几方面着手,着重体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flash动画;教学策略;趣味性

近年来网络信息技术得到了普及,涉及到了生活与学习等方面,这也体现出了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科技的飞速发展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为后续的学习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1]。信息技术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并将其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实践环节,同时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实践能力[2]。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一)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借助问题来导入是最为简便且有效的方式。教师应当在课堂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效率[3]。

以“形状补间动画”教学为例,教师首先播放歌曲《看我七十二变》,通过学生熟悉的旋律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除了蔡依林会‘七十二变’外,还有谁会吗?”学生很快回答出“孙悟空”。此时,教师故意留下悬念,展示一组提前准备好的“蔡依林变为孙悟空”的形状补间动画,并说:“其实老师也会七十二变,你们相信吗?”学生对此表示怀疑,好奇心被充分激发。此时,教师便可顺势导入形状补间动画的知识,引导学生探究如何制作这样的动画效果。

(二)作品导入,展示信息技术的魅力

作品导入是通过展示新颖的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认识到信息技术的奇妙之处,从而主动投入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

以“Flash”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展示几组Flash动画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涉及时事热点或学生喜爱的明星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观察作品的过程中会发出感叹,对Flash动画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便可趁机介绍Flash动画的制作技巧和工具,并询问学生是否想自己动手实践。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新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以上两种导入方式中,教师都紧密结合了理论与实践,通过问题或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这些导入方式也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知,创设连贯的教学情境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回顾旧知识,逐步导入新知识的方式,创设一个连贯且和谐的教学情境。这种情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使他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以“引导层动画”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普通图层动画的制作方法,通过提问或展示的方式,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层动画知识。然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入引导层动画的概念和制作原理,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确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接着,教师可以借助一个具体的例子,如“小猫追蝴蝶”的动画,来演示引导层动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引导层动画的特点和优势。通过这种连贯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还能够将新旧知识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多媒体手段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以“Flash动画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利用Flash软件制作一些生动有趣的动画片段,如“小鸭子游泳”“小汽车行驶”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这些动画片段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接着,教师可以借此机会向学生介绍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逐步掌握动画制作的基本技能。通过这种生动的教学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Flash动画的制作过程,还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动画制作的乐趣并获得成就感。

(三)结合生活实例,创设实用的教学情境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创设实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实用性和价值。

以“Excel数据处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统计班级成绩”“制作家庭收支表”等,来创设实用的教学情境。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然后引导他们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能够掌握Excel的基本技能,还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种实用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实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时,教师应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使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需求。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情境的真实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和掌握知识。

三、运用生活素材,理解信息技术知识内容

(一)挖掘生活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通过生活素材的引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以“形状补间动画制作”为例,教师可以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滴水”现象作为教学素材。首先,通过展示水龙头滴水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水滴的形状变化,以及水滴从形成到滴落的过程。然后,结合形状补间动画的制作原理,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关键帧对象形象的变化来实现动画效果。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新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二)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抽象概念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有些概念较为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来对这些概念进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

以“视频编辑中的层概念”为例,由于这个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画中画”电视广告作为实例来进行解释。首先,通过展示这些广告,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画电视的特点,如大小、厚薄等。然后,将这些特点与Flash动画中的层概念进行对比,向学生解释层在视频编辑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和实践,提高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例如,可以设计一个“家庭照片管理”的项目,引导学生使用Excel表格来整理家庭照片的信息,如拍摄时间、地点、人物等。通过这个项目,学生不仅可以学习Excel的基本操作,还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提高应用能力。

在运用生活素材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应注重素材的选择和加工,确保素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同时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经历学习过程

(一)融入竞争机制,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

初中生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望,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巧妙融入竞争机制,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的平台。通过竞赛活动,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

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以实践为核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实践活动。以“Flash动画制作的应用”教学为例,当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后,教师可设计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为素材的Flash动画创作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Flash工具制作喜羊羊的面部特征,填充喜羊羊与灰太狼间的对话场景,并进行细节优化和配音。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促进知识学以致用

在评价方面,教师应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进步,通过积极的评价语言与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终结性评价则是对学生实践成果的总结与反馈,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励学生继续努力。此外,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还应关注Flash动画的实践运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解决现实问题,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同时,教师还应关注个体差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评价标准和指导建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课堂上获得成长与进步。

通过实践导向的教学与科学评价体系的结合,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有助于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为学生未来的信息技术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技术是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与技能,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能力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必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当重视信息技术教学,大胆创新,同时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将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颜松波.学习需“自主”: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发明与创新(中学生),2021(4).

[2] 刘成明.探究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6).

[3] 刘晓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

编辑/杨馥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