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比较研究
作者: 肖成佳
摘要:《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是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培养、准入考核、发展培训的重要依据。由于实践情况与构建历程不同,中美专业标准在基本原则、内容框架和理论基础等方面都具有差异。中国基于专业伦理与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美国则依据家庭生活教育内容构建了十个相关维度。研究认为,中国应考量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际需要进行理论深化,进一步审思标准的基本原则与内容框架,并探索专业标准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4)07-0077-09
家庭作为与个人联系最亲密、持久的社会组织形式,具有无法替代的特殊育人价值,更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和社会和谐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相关文件和专业标准相继出台。美国是家庭生活教育运动的发生地,1938年成立家庭生活教育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of Family Relations,简称NCFR),较早制定了家庭教育指导者相关标准。本文将在梳理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构建历程的基础上,对两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构建中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一、中美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概述
(一)中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构建历程
2021年,一项抽取了9个省份113个县(区)的大规模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调研显示,有一半县(区)尚未组建专职工作者队伍,学校家庭教育指导者多是由各类教师兼任[1]。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来说,教师具有对学生了解程度高、与家长联系便利、教育知识与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是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质量的重要实施主体。在家庭教育指导者未被正式纳入职业分类大典、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未出台之前,与教师相关的文件中有关家庭教育指导的部分已经指明了家庭教育指导者所需知识、技能与能力。例如,2020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指导标准(师德修养)》将“家校协同与家庭指导”纳入师德修养培训课程的框架内容与研修主题中,要求教师掌握家庭教育指导的理念与方法,了解各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并能根据家长的特点,针对性地进行沟通。
专业标准构建是促进家庭教育指导队伍建设和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构建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不仅能促成对家庭教育指导者所需能力的一致认识,还能引起社会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高度关注[2]。2016年11月,全国妇联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 年)》明确提出,要制定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专业标准和培训规划。2021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各部门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并制定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规范和评估规范。在实践需要与政策推动的双重背景下,中国儿童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于2021年11月联合发布《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明确了新时代合格的家庭教育指导者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与专业能力,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该标准为家庭教育专业化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体系构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指明了方向,切实跟进了家庭教育指导科学化的发展态势。
(二)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源流
NCFR是非营利性的多学科专业协会,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家庭研究、实践和教育[3]。1968年,为确定家庭教育指导者必要的知识、技能与能力,NCFR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小组,并于同年发布了《家庭生活教育方案、原则、计划、程序:家庭生活教育框架》(Family Life Education Programs, Principles, Plans, Procedures: A Framework for Family Life Education)。1982年,发布了《家庭生活教育工作者认证标准与准则》(Standards and Criteria for the Certification of Family Life Educators)(以下简称《标准与准则》)和《家庭生活教育内容概述:基于终身发展的项目发展框架》(An Overview of the Content in Family Life Education: A Framework for Planning Programs over the Life Span)(以下简称《内容概述》)。其中,《标准与准则》列举了家庭教育指导者认证的类别、程序、最低要求和继续教育要求等,《内容概述》则厘清了家庭生活教育的内容领域。
2004年,NCFR为新世纪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包括由韦伯州立大学负责制定的《家庭生活教育内容领域:内容和实践指南》(Family Life Education Content Areas: Content and Practice Guidelines)(以下简称《内容与实践指南》)等资源。《内容与实践指南》详细阐述了家庭生活教育者在10个家庭生活教育领域所需掌握的理念、知识与技能,后续NCFR根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际发展趋势进行了多次修订,形成了极具家庭生活教育特色的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目前,NCFR有147个通过学术课程审查的家庭生活教育学位课程[4],每年举办多次认证考试,为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家庭教育指导者,极大地推动了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与家庭教育指导者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总体来说,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呈现在《标准与准则》与《内容和实践指南》两个文件中,为了方便论述,本文将其简称为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
二、中美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比较分析
(一)基本原则比较
1.中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原则
《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作为全国各级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和家庭教育指导者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的重要依据,指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应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儿童为本、家长为主体的原则。在此原则基础上,《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结合家庭教育指导者的职业特点,增添了能力为重、终身学习两个原则。具体如下:
(1)思想性。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实施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推进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落实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中发挥重要基础作用。
(2)科学性。遵循家庭教育规律,特别是生活教育的特点,为家长提供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指导服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和指导者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资质和能力。
(3)儿童为本。尊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创设适合儿童成长的必要条件,保护儿童各项权利,促进儿童自然、全面、充分、个性发展。
(4)家长主体。确立为家长服务、提供支持的观念,尊重家长意愿,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家长注重提升自身素质,注重家庭建设和良好家风传承,促进亲子互动共同提高。
(5)能力为重。把专业知识与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相结合,提升家庭教育指导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6)终身学习。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作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质量的不竭动力;与时俱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2.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原则
美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基本原则未在相关文件中直接列出,但回溯其构建历程,可从中窥见科学性、系统性、家庭中心、全生命周期、实用主义、终身学习等原则。具体如下:
(1)科学性。家庭生活教育运动早期受多个学科影响,确立了家庭生活教育的学术基础及多学科性质[5]。美国遵循家庭教育规律,依据家庭生活教育的多元理论基础构建“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明确家庭教育指导者应具备的理念、知识与技能,为家庭教育指导者培养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导。
(2)系统性。将家庭视为系统及更大系统的一部分,从系统的视角考察家庭生活教育内容;坚持使用系统构建方法,“在家庭系统的背景下”和“家庭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用词贯穿整个标准[6]。
(3)家庭中心。承认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关注家庭的优势和能力,并根据家庭和个人的实际情况与选择提供支持[7],同时明确家庭中心原则的核心在于增强家庭和个人福祉[8]。
(4)全生命周期。考虑个人和家庭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发展,既支持个人和家庭走向当前阶段的积极状态,又挖掘其未来发展的潜力。
(5)实用主义。《标准与准则》与《内容与实践指南》配套使用,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养、认证与发展提供指导。《内容与实践指南》提高了专业标准的实用性,并且是家庭教育指导者认证考试(Certified Family Life Educator Credential)试题的基础[9]。
(6)终身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秉持终身学习观念,保持该领域最新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3.比较分析
对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分析,可发现二者具有共同之处。一是两者都强调科学性与终身学习,都以家庭生活教育相关理论为基础,强调专业标准的科学性,家庭教育指导者也由此开展科学化、专业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两者深刻洞察当前社会的终身学习需求,要求家庭教育指导者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二是两者都遵循实用主义原则,美国在实用主义指引下出台了《内容与实践指南》,为其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养与认证考核等工作提供支撑;而中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服务于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其目的在于为家庭教育指导者的培养、准入、培训和考核等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也体现出一种实用主义原则。三是中美两国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基本原则的指向相同,既指明了专业标准构建的基本原则,也明确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二者亦存在差异之处。一是我国专业标准以思想性为首要原则,遵循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体现出强烈的中国特色与中国风格。二是中美两国对于家庭的关注重点不同,中国强调以儿童为本、家长为主体,力图通过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达到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关注重点在于儿童及与儿童教育相关的因素;而美国强调家庭中心,将家庭看作一个整体,考察家庭的优势、能力与选择,重点关注家庭教育功能与家庭发展能力的提升。三是美国关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持续性,基于全生命周期原则构建的十个维度涉及四个年龄组,双线考察儿童身心发展特征与家长生活情况变化,其中还暗含由儿童至家长的身份转变,不仅面向当前的儿童与家长,也面向未来成为家长的儿童。
(二)内容框架比较
1.中美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内容框架
内容框架是中美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主体部分(见表1),中国基于专业伦理与道德、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个维度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标准的基本内容,美国则依据家庭生活教育内容构建了十个相关维度。
2.比较分析
从标准框架结构来看,中美两国专业标准都以总分式结构呈现,在维度划分下归纳子类别,继而提出具体的专业标准要求。从标准内容来看,中美两国均关注家庭教育指导者理念、知识、技能的培育,尤其重视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中国专业标准专门列出“专业技能”维度,明确家庭教育指导者所需掌握的家庭教育问题的研究与分析、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等专业技能,同时也强调咨询与传播、沟通与合作等通用技能。美国则列出了“家庭生活教育方法论”维度,设置了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设计、实施与评估、教学技巧等子类别,还要求家庭教育指导者在申请认证时提供社交技能、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情绪稳定、同理心等方面的证明[10]。另外,两国专业标准都强调家庭教育指导者职业道德的养成,专业标准中都构建了职业道德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