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业4.0”的厦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

作者: 林晓琳

基于“工业4.0”的厦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研究0

摘要:“工业4.0”(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于技能型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必须拥抱机遇、迎接挑战。结合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和厦门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分析得出厦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而提出推进其专业设置的合理性建议。

关键词:工业4.0;厦门高职院校;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06-0047-08

作者简介:林晓琳(1999—),女,集美大学师范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育。

“工业4.0”这一名称的含义其实就是目前正在发生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这一概念最早于2013年由德国正式提出,意在运用信息化科技促进工业变革,提高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从而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应用价值。与以往几次工业革命不同,“工业4.0”时代是人类对于社会发展阶段的首次预测,这为人类社会提供许多应势创造未来的机会[1]。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并提出了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规划。如今,我国已经连续11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地位,但大而不强,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还未能完全掌握。要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车,加快前进的步伐,就需要有足够的技能型人才,而大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便起着基础性甚至决定性作用。

厦门市经济蓬勃发展,积极促进产业转型,但“工业4.0”下产业升级所需的新型技能人才储备不足,因而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高职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职院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厦门市高职院校要拥抱机遇,妥善应对“工业4.0”时代,需引发社会各界人士对高职教育长远发展的关注与思考,发现问题根本所在,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高职院校专业,从而完善和发展人才培养体系。

一、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及专业分析

(一)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分析

截至2021年9月,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共有28所,相较于2020年增加了2所(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从院校类型来看(见表1),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囊括多门学科。从院校类别来看(见表2),公办和民办院校数量分布均衡,较为合理,而独立院校数量相对较少。

从招收“专升本”院校分布的地区来看(见表3),多分布于福州、厦门和泉州这类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且三地区的学校根据所在地区优势和办学条件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与此同时,为当地输送一批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福建省高职毕业人数逐年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较多数高职毕业生选择以“专升本”的途径来提高自身学历层次。2021年福建省“专升本”院校计划招生2.25万人,实际招收2.26万人,相较于2020年招收人数增长4 736人(见表4)。从“专升本”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可见“专升本”为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相衔接提供了可能,满足了社会各行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因此,建立和完善与智能化产业变革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对推动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对比2021年福建省28所“专升本”院校的招生计划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1版)可见(见表5),福建省28所招收“专升本”院校现有的专业布局已覆盖9个学科门类(专业目录中所列为13个学科门类),共设置了36个专业类和80个专业(其中本科专业为77个),专业设点总数达到249个(其中本科专业设点数为246个)。综合分析得出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涉及学科门类较多,覆盖面较为均衡

统计表明,福建省28所招收“专升本”院校所设置的学科门类共涉及9门学科,可选择的学科门类较多,占本科专业目录学科门类总数(13门)的69.23%。9门学科共设有36个专业类,占本科专业目录所对应9个学科门类所设专业类总数(85个)的42.35%。其中,9个学科门类里所设专业类覆盖率较高的为文学(75%)和管理学(66.67%),而覆盖率最低为理学(16.67%)。各学科门类所设专业类的覆盖率比较均衡,与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较为适应。

2.专业设点布局不够均衡

从专业设点布局来看,全省共设置招收“专升本”的专业点249个。将3个不招收本科专业的设点排除后,统计可见,设置专业点最多的学科门类为管理学(83个)、工学(74个)、文学(34个),而设置专业点最少的学科门类为农学(2个)、理学(2个)、医学(5个)。其中,设点数仅为1的专业类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数据表明,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专业设点布局不够均衡。

3.工学、管理学专业数量最多,优势明显

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共开设77个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2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以及1个普通高等学校专科专业。其中,工学共开设12个专业类,专业数量达到26个,其专业数量占全省所设本科专业总数量(77个)的33.77%。管理学共开设6个专业类和22个专业,其专业数量占全省所设本科专业总数量(77个)的28.57%。相较于其它学科,工学和管理学所包含的专业数量最多。

2021年,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共计划招生2.25万人(包括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计算机应用工程和建筑工程均计划招生100人),按照学科门类统计可知,管理学计划招生人数最多,共计招生9 225人,占福建省总计划招生人数的41%,其中包含的工商管理类计划招生人数为36个专业类计划招生人数之最,达到5 175人。次之为工学,计划招生人数共为6 470人,占福建省总计划招生人数的28.76%。(见图1)

4.英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专业设点数最多

图2所示为2021年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专业设点最多的前13个专业。这13个专业共设点112个,占福建省招收“专升本”的专业设点总数(249个)的44.98%,其中英语、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土木工程四个专业设点数最多。

5.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最多

图3所示为2021年福建省招收“专升本”院校计划招生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这10个专业共计划招生9 820人,占福建省计划招收“专升本”总人数的43.64%,其中软件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三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最多。

二、厦门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现状

(一)厦门市高职院校概况

截至2021年9月,厦门市共设有9所高职院校。按院校类型来看(见表6),高职院校中占比最多的为综合类院校。而按院校类别来看(见表7),厦门市具有统招资格的民办高职院校数量已占全市高职院校总数的77.78%。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相关政策的出台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厦门市也发布相应文件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并将其纳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竞相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二)厦门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情况

根据2021年厦门市9所高职院校普通高校招生计划、高职分类招考招生计划和《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厦门市9所高职院校共覆盖专业目录19个大类中的15个,覆盖专业目录97个专业类中的42个,覆盖专业目录744个专业中的126个,并且专业设点总数达到268个(见表8)。综合分析得出厦门市9所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具有以下特点:

1.专业设置覆盖面广,专业种类丰富

厦门市9所高职院校2021年开设的专业共涉及15个专业大类。从开设专业类别覆盖面来看,已经开设42个专业类别,占《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中对应15个专业大类的专业类总数(74个)的56.76%,覆盖了旅游大类和教育与体育大类的全部专业类别,覆盖了土木建筑大类、装备制造大类、交通运输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和文化艺术大类专业类别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综合分析,除农林牧渔和资源环境与安全以外的13个专业大类所设专业类的覆盖率比较均衡,其中旅游和教育与体育等专业大类与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

2.开设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专业

2021年,厦门市高职院校共开设126个专业,其中不乏有独具特色的专业。厦门市具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称,不少具有城市特色的专业应运而生,如旅游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专业,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考虑到旅游和交通的协调发展,厦门市高职院校挖掘院校特色设置了一批有关交通运输的专业。在厦门市扶持金融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下,高职院校结合自身条件设置了文化艺术和财经商贸专业,其中,文化艺术大类所开设的专业数占厦门市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总数的比例最大。(见图4)

3.专业设点布局较为均衡,电子商务和软件技术专业设点数最多

从专业点看,2021年厦门市高职院校共设置高职专业点268个。按专业类设点数来看,设点数最多的专业类为计算机类33个设点,占总数的12.31%;艺术设计类27个设点,占10.07%;电子商务类和旅游类设点均为13个,占4.85%。设点数最少的专业类为市政工程类、化工技术类、道路运输类、通信类等7个专业类,设点数均为1,占设点总数的0.37%。设点数在6以下的专业类共24个,占据57.14%,专业设点布局较为均衡。(见表8)

根据统计,厦门市高职院校2021年专业设点最多的11个专业如图5所示。这11个专业各自的院校设点数均占厦门市高职院校总数(9所)的50%以上,总共设点63个,占院校专业设点总数(126个)的50%。其中电子商务、软件技术院校专业设点数最多。

4.电子与信息、文化艺术和财经商贸计划招生人数最多

2021年厦门市通过普通高考和高职分类招考共计划招生3.6万人,按照学科大类统计,电子与信息大类的计划招生人数占招生计划总人数的比例最大,为17.19%。次之的是文化艺术大类和财经商贸大类,各占计划招生总人数的16.91%和16.46%。从各学科大类的招生规模可知,厦门市社会经济发展较为注重信息技术、文化艺术和财经商贸方面,并致力于培养这几类人才。(见图6)

5.学前教育、软件技术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最多

截至2021年9月,厦门高职院校126个专业共计划招生3.6万人,其中计划招生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如图7所示。这10个专业计划招生总人数为10 843人,占厦门市高职院校计划招收“专升本”总人数的30.12%。其中学前教育、软件技术、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计划招生人数最多,均在1 000人以上。

三、厦门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专业与本科“专升本”专业衔接不畅

相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本科院校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小,并且高职和本科运行往往各自为政,导致了融通培养存在衔接不畅的情况。厦门市高职院校存在此类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厦门市高职院校的专业与本科院校的招收“专升本”专业不对口,有的甚至差异较大。因而,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部分高职学生在“专升本”过程中只能无奈走上跨专业的道路,选择与其大专相类似的专业,甚至全新的专业继续学习,无法按照原先的专业轨迹继续深造[2]。例如,福建省“专升本”设置的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小学教育等专业,厦门市高职院校并未设置相关专业的学习,导致学生在“专升本”招考中处于不利地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