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实践探究
作者: 刘炳坤摘 要:在当今教育改革浪潮中,“双减”政策为教育领域带来深刻变革。文章聚焦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探究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及效果。通过分析游戏化教学的意义、实施要点及具体路径,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在“双减”政策推动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面临挑战与机遇。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引入,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模式为体育教学变革注入活力,成为推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旨在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指导,助力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深入推进,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该政策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带来了崭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如何在“双减”政策的精准指导下,高效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同时确保学生课业负担得到实质性减轻,已然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至关重要的课题。在体育教学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模式,能够为体育课堂注入生机与趣味,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助推体育活动高效实施。游戏化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独具魅力、成效显著的寓教于乐教学方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逐渐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它不仅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鉴于此,本文以广州市增城区石滩镇某小学体育教学为例,深入探究“双减”政策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及其实际效果,以期为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双减”政策下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体育教学需减负增效。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体育教改中亟待改掉那些陈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体育成为其内心自发的愉悦诉求,为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单一,易致学生兴趣缺失。游戏化教学模式为体育教学注入新活力。通过创意体育游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掌握技能,减轻心理压力和课业负担。例如,“趣味接力赛”游戏,将体育技能融入游戏中。学生在接力中需完成跳绳、俯卧撑等动作,既锻炼身体,又增添乐趣。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学习,大幅提升参与度。游戏化体育教学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更提升了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锻炼,健康成长,有效响应“双减”政策要求。
(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游戏化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鼓励其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在体育教学中,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体育游戏,可引导学生积极锻炼,提升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游戏融入团队协作、竞争意识等元素,培养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成功与团队合作的乐趣,激发学习动力,提升教学质量。以“足球团队挑战赛”为例,分组比赛让学生相互配合、制定战术,锻炼足球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比赛结果让学生体验成功与失败,增强心理素质和应对挫折能力。游戏化体育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提升体育技能,培养多方面能力,全面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双减”政策要求,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自信心和归属感
“双减”政策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游戏化的活动体验中,小组间的积极竞争将成为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游戏中,学生面对挑战,培养坚韧勇敢精神;互动合作增强社交和团队协作能力。成功体验与团队合作乐趣显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归属感,促进积极心态形成。例如,“户外探险游戏”中,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如穿越障碍、寻宝,相互帮助、共克难关,培养团队协作与社交能力,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更增学生自信,使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挑战。
二、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
(一)注重游戏设计的科学性,确保游戏与教学的结合
在游戏化教学模式中,游戏设计的科学性是核心。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性,精心策划既具针对性又富有趣味和挑战性的体育游戏。这些游戏需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紧密围绕教学要点,确保学生在享受游戏乐趣的同时,扎实掌握新知与技能。此外,游戏设计还应融入团队协作与竞争元素,通过团队比赛、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全面发展。例如,跳绳教学中,可设计“跳绳接力赛”,分组进行,成员依次跳绳并传递,既锻炼跳绳技巧,又强化团队精神。教师可根据学生水平调整难度和跳绳次数,保持游戏的挑战性。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二)确保游戏过程的安全性,加强监督和指导
在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教师在设计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安全需求,精心选择适合学生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加强监督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体育活动。此外,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比如,在进行拔河比赛时,教师要确保比赛场地的平整和安全,检查拔河绳的质量是否合格。在比赛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动作和状态,防止学生因用力过猛而受伤。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拔河的正确姿势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三)注重游戏与教学的融合性,实现寓教于乐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在学习中享受游戏的乐趣。教师在设计体育游戏时,必须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和任务,确保游戏能有效服务于体育教学。在篮球课上,投篮比赛、传球接力等游戏能帮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能和规则;田径教学中,跑步接力、跳远比赛等游戏则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运动能力。以排球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排球接力赛”,让学生分组进行传球,最后传球至指定位置。在游戏中,教师适时讲解传球技巧和规则,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排球技能。同时,通过实时点评和指导,教师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实质性的知识和技能的成长。
三、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具体路径
(一)热身环节融入游戏元素,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教学前的热身环节至关重要,但传统方式常显单调,难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为此,教师应巧妙构思,将创意与趣味性融入热身游戏中,激励学生主动投身体育活动。这些精心设计的游戏,不仅能极大提升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愉悦中完成运动准备,为体育教学铺设稳固基石。例如,“趣味跑操”与“拉伸舞蹈”便是绝佳选择。在“趣味跑操”中,教师巧妙规划路线,穿插障碍物绕行、标志物拾取等任务,既增添了跑步的乐趣,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与协调能力。“拉伸舞蹈”则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引导学生完成各式拉伸动作,使身体在轻松愉悦中渐入佳境。这样的热身,无疑为体育教学开启了精彩序幕。
(二)技能教学采用游戏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可运用游戏化方法,将体育技能融入游戏,与学生构建一个平等的关系,与学生一起完成任务,达成目标,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和掌握。如跳远教学,设计“青蛙接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领悟跳远技巧;足球教学,则可通过“亲子足球赛”,让学生在亲子互动中提升技能。以乒乓球教学为例,教师可组织“乒乓球接力赛”。学生分组,依次用拍传球至下一位,最终传至指定地点。过程中,教师穿插讲解握拍、击球等技巧,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同时,小组间的比赛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这种游戏化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实质性的技能提升,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放松环节组织趣味游戏,缓解运动疲劳
体育教学结束时,放松环节同样关键。为缓解学生的运动疲劳与紧张,趣味游戏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这些游戏不仅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结束氛围,还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与沟通技巧。如“抖动手臂”游戏,学生站立抖臂放松肌肉;“深呼吸放松操”则通过深呼吸舒缓身心。此外,“传递气球”游戏也颇受欢迎,分组传递气球,既锻炼团队协作,又增添乐趣。这些趣味放松游戏,不仅助力学生迅速恢复体力,更让他们在欢笑中尽享体育课的快乐。多样化的放松游戏,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激发他们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游戏化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加直观地说明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下将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一)案例一:趣味篮球教学
在某农村小学的一节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巧妙地运用了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篮球教学。他设计了投篮比赛和传球接力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篮球的基本技能和规则。在投篮比赛中,学生分组进行投篮,不仅锻炼了投篮技巧,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传球接力游戏则要求学生快速准确地将球传给队友,提高了传球技巧和反应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间的沟通和协作。这些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熟练掌握了篮球技能,还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案例二:趣味田径教学
在另一节体育课上,该体育教师同样采用了游戏化教学模式进行田径教学。他设计了跑步接力、跳远比赛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能力。在跑步接力比赛中,学生分组进行接力跑,不仅提高了跑步速度和耐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和竞争意识。而在跳远比赛中,教师设置了不同的跳远距离和难度,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挑战。这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跳远技巧,还让他们在挑战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些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坚韧不拔和勇敢拼搏的精神。
五、结语
“双减”政策下,农村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意义重大,能丰富教学形式、提升教学质量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该模式激发学生体育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协作和创新精神。但实施中面临游戏设计科学性、安全性,游戏与教学平衡,以及效果评估等挑战。未来,随着政策推进和模式完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将进一步提升。期待更多创新性游戏化教学方法涌现,呼吁教育工作者投身实践。未来研究可探讨游戏化教学模式在不同学科及现代教育技术结合中的应用,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林仁.乡村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J].新教师,2024(09).
[2]邹美文.“乐练赛”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帮助学生获得乐趣的策略[J].体育教学,2021(07).
[3]邹植阳.农村中学小班化体育教学实施策略研究[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08).
[4]李薇.“双减”背景下体育游戏对小学高段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促进作用[A].第二届陕西省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C].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