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路径探索
作者: 黄灶培摘 要:近年来学生体质健康得到越来越多重视。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联体实施对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带来诸多积极影响,可以有效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效率,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基于此,文章对“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路径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意义,然后从作业设计环节、作业实施环节、作业评价环节入手,介绍了“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路径,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教联体实施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尽管提供给了小学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的机会,但是部分学校由于资源、基础设施等因素问题,加之部分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内容缺乏延展性等,很难保证活动开展效率。基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思路,明确教联体的重要性,且结合“双减”政策特点,充分发挥出教联体的价值,科学合理布置家庭作业,保证家庭作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进而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发展。
一、“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教育资源整合和共享的效率
在“双减”政策下,教联体的实施可以对区域内不同学校体育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例如,部分具有雄厚师资力量、完备体育设施的学校,能够和相对薄弱的学校形成教联体。在该种创新办学模式下,体育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视频、共享教案等手段,把优秀的体育家庭作业设计思路、实施方案推广给更多的学校,进而有效提升各个学校体育家庭作业布置合理性。与此同时,通过教联体的实施,提供给体育教师交流平台,教师可以把自身的作业设计经验、实施经验进行分享,例如把传统跳绳作业设计成为跳绳接力游戏,可以有效缩短教师之间的体育教育差距。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与效果
在教联体模式下,涉及多所学校,而每个学校的文化背景、所处环境具有一定差异性,这可以有效丰富体育家庭作业的元素,作业内容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例如,在山区附近的学校可以把登山、越野等项目融入体育家庭作业中;在水域附近的学校可以把和水上运动有关的项目融入体育家庭作业中。在多样化作业模式下,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与此同时,在教联体模式下,教师可以开展联合性的体育活动、体育竞赛,把其作为家庭作业延伸,如区域内亲子运动会、学生体育技能挑战赛等。在上述活动中,学生在和本校学生合作的同时,还可以和其他学校学生竞争,这对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助于强化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协同合作
在教联体模式下,区域内的家庭、学校对于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育理念是统一的。通过开展家长学校、社区体育教育宣传等活动,可以促使家长意识到体育锻炼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且可以促使家长学会正确指导孩子完成体育家庭作业。例如,开展讲座,邀请体育教育专家,鼓励家长参与讲座,把“双减”政策下体育家庭作业的重要性传授给家长,进而促使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提升教育合力。并且,在教联体模式下,家庭和学校之间联系会非常紧密,教师给予家长专业培训,指引家长有效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家长可以及时把孩子作业完成情况反馈给教师,如孩子对于一些体育项目兴趣程度较低、作业难度较高等,教师基于家长的反馈能够及时调整家庭作业内容及要求,进而有效提升作业实施效果。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路径
(一)作业设计环节的教联体实施路径
1. 注重统一规划和个性调整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基于区域内小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情况、年龄特点等,对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框架进行制定。例如,调查显示某区域内小学生上肢力量普遍较弱,教师可以基于该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家庭作业,作业内容侧重于上肢力量锻炼项目,如俯卧撑、小沙包投掷等。在该种统一规划下,可以促使区域内小学体育家庭作业方向大致相同,且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此同时,区域内各个小学可以基于自身特点,适当进行个性化调整。例如,某小学具有传统武术文化特点,教师可以基于该特点,结合教联体规定的作业基础上,对武术有关内容进行适当增加,如马术、弓步等武术基本功练习,且把这些内容和其他家庭作业内容进行融合,如把武术动作和协调性练习进行深度融合,帮助学生在武术动作练习中提升协调性。
2. 多学校教师合作设计作业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基于教联体组织,组织多学校教师共同对体育家庭作业进行设计。例如,某小学教师对于舞蹈的编排较为擅长,某小学教师对于体育游戏的设计较为擅长,这时教师可以合作,共同对家庭作业进行设计,在体育游戏中引入舞蹈元素,如舞蹈接力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完成规定舞蹈动作后,快速跑到指定地点,由下一个学生进行下一个舞蹈动作,以此类推。在这样的作业模式下,不仅具有较强趣味性,且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身体。与此同时,每个小学的体育教师,其教学经验、作业设计经验是不同的,可以在教联体模式下,互相沟通,把经验进行融合。例如,某学校体育教师利用分层模式设计家庭作业,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时区域内其他学校体育教师可以借鉴该种方法,且基于自己学校内学生的情况适当进行调整,尤其是在分层标准、作业难度方面,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作业实施水平。
(二)作业实施环节的教联体实施路径
1. 注重家校沟通协调的一致性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制定家校沟通指导方针,把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实施方式等介绍给家长。例如,可以对家长手册进行统一编制,发放给区域内学生家长,其中涉及怎样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不同年龄段孩子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等,促使家长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家庭作业,还可以在各学校保持较为一致的要求与支持方式。与此同时,在教联体模式下,需要基于本校学生、家长特点,开展个性化家校沟通。例如,部分家长在外务工,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完成体育家庭作业,基于该情况可以制定特殊的沟通策略,例如组织家长形成志愿者队伍,由该队伍轮流帮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再如,可以鼓励家长通过碎片化时间,对孩子体育锻炼进行监督,如晚饭后半小时进行短时间跳绳练习。
2. 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助和监督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组建互助小组,促使各个学校学生在家庭作业完成期间可以相互帮助和监督。在该过程中,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对小组微信群进行创新,在群中每个学生可以对自身的作业完成经验进行分享,且相互进行鼓励。例如,在长跑练习家庭作业中,每个学生可以把自身的跑步路线、技巧分享到微信群中,或者是可以互相约定好时间,一起进行长跑练习,相互对跑步速度、跑步距离等进行监督,进而提升学生作业完成效果。与此同时,需要鼓励学生在校外和同学进行互相交流。例如,同一个小区的学生可以组建一个微信群,在放学后,或者是在周末时,共同完成家庭作业,如小型篮球比赛、集体跳绳等。利用跨校互动,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社交水平。
(三)作业评价环节的教联体实施路径
1. 统一评价标准和多元评价主体
在实际工作中,想要保证教联体实施效果,需要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可以从完成质量、数量等方面,做好规范工作。例如,针对跳绳家庭作业,需要基于学生所在年级,规定每分钟跳绳合格数量标准,明确跳绳动作规范要求,如双脚跳起高度、手臂摆动幅度等,进而保证评价公平性、尺度统一性。与此同时,在家庭作业评价中,不仅需要教师评价,还可以鼓励家长、同学参与其中。具体来讲,可以基于教联体组织,创建评价系统,在该系统中家长可以对孩子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反馈,如是否根据要求完成作业、锻炼态度等。并且,学生之间可以对动作规范性、创新性进行互相评价,如在游戏活动中是否遵守规则、是否积极参与等,利用多元评价主体,提升评价结果客观性、全面性。
2. 注重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
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体育家庭作业评价的记录,需要及时反馈给教联体组织、学校,以便基于评价结果,对作业设计、实施策略进行适当调整。例如,针对区域内大部分小学生在对仰卧起坐的完成上存在一些问题,这时各个学校教师可以开展教研讨论活动,有针对性地调整家庭作业。此外,针对评价结果,需要利用积极的形式,反馈给每个学生,且对学生进行鼓励,促使其改进。例如,针对作业完成较为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区域范围内进行表彰,如小奖品、电子勋章等;针对作业完成不达标的学生,教师可以基于评价结果,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改进计划,如对特定项目练习次数进行增加,或者是对特定项目练习方法进行调整,进而有效提升学生作业完成质量。
三、结束语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注重家庭作业的教联体实施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保证体育教学效果,还能够促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布置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体育教学整体效果受到影响。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教师需要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转变思路,明确教联体实施的重要性,且基于“双减”政策,采取科学有效手段,把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目标,把学校作为圆心,把区域作为主体,把资源作为纽带,进而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体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出教联体的价值,进一步促进小学体育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晓榕.“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业设计[J].文理导航(下旬),2024(10).
[2]周青.“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试题与研究,2024(21).
[3]黄裕强.“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困境与纾解[J].体育师友,2023(05).
[4]黄学勇,刘庆鹏.家校共育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与优化[J].华夏教师,2024(12).
[5]胡文蕊.家校联动模式下小学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策略[J].新课程导学,20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