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身份认同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及建构策略研究

作者: 王彦军

摘 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广州市番禺区小学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面面临一定的困境和挑战,同时在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一些建构性策略,旨在协助小学体育教师更好地认识自身使命和责任,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主体身份认同;小学体育教师;建构策略

一、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概述

身份认同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和人类发展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和评价过程。根据身份认同理论,个体的身份认同是由多个维度构成的,包括个体的社会身份、文化身份、性别身份等。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包含了对体育教育事业的热爱和执着,表现为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追求和不断提升,还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和呵护上,是一种有着明确职业认知和价值观的认同感,是对自己在教育领域的责任和担当的体现。

研究表明,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教育背景、教学特点以及职业发展困境等方面的因素,都可能对教师的身份认同产生影响。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还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认可程度,也会影响其对教师身份的认同感。研究还发现,小学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与教学水平、职业满意度等方面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着他们投入工作和实现教学效果的程度。

二、小学体育教师职业现状调查分析

(一)小学体育教师背景分析

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观念受其教育背景影响深远。教育背景包括学历、教育经历、教学实践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研究表明,具备较高教育背景的教师更易具备专业化的教学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教学挑战。教育背景也与教师的职业满意度紧密相连,学历提升、职称晋升往往会带来更好的职业发展和薪资福利。然而,教育背景并非决定教学水平唯一的因素,教师的教学技能、专业素养和教学热情同等重要。

(二)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特点调查

小学体育教师专注于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热爱体育的情感,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富有趣味性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他们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特点和水平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他们注重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实用性,不仅传授学生运动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他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实用性和团队合作等特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学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困境分析

小学体育教师在职业发展中面临多个困难,学历结构是最明显的问题之一,这给教师的职业晋升和发展方面带来了一定压力。社会地位较低是另一个问题,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小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普遍不高,这导致许多人缺乏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动力。教学资源匮乏是第三个难题,由于小学体育教师的地位不够重要,常常在教学资源上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必要的支持和保障,这也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造成了影响。

三、主体身份认同对小学体育教师的影响

(一)主体认同与职业投入度的关系

个体对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和认可程度被称为主体认同,而在工作中展现出的投入程度被称为职业投入度。主体认同与职业投入度之间具有密切联系。研究指出,主体认同感越强,个体在职业中的投入度也会相应提升。因此,增强小学体育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感对于提高其职业投入度十分重要。教师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在教学工作中的投入和热情,这有助于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促使其更有动力去努力实现教学目标。

(二)主体认同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在提升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过程中,需要重视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建构。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培训课程、专业发展支持和教育政策等方面,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教育教学身份认同,激发其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动力。同时,建立正向的教师认同环境,积极引导体育教师形成健康的教育教学身份认同,对于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主体认同对教师职业满意度的影响

主体认同对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当教师认识到自己在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使命时,更能够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并维持积极的工作态度。研究表明,主体认同与教师职业满意度之间呈正向关系。当小学体育教师感受到工作环境给予支持和尊重时,他们会更加珍视自己的职业身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因此,学校和社会应该重视教师的主体认同建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机会,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工作质量。

四、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建构策略

(一)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策略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营造学校良好氛围,树立教师岗位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和明确的目标,从而提升他们对教育事业的认同,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教师认同氛围。同时,学校可优化教师评价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价体系,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就,使教师在工作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对职业的认同感。

(二)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

首先,建立健全师资培训机制,为小学体育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机会。通过参加教育培训课程、参与学术研讨会等方式,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其次,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搭建专业发展平台。通过建立教研小组、组织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教师共同探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促进专业共享和成长。最后,鼓励小学体育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和创新实践,激励他们不断进取,增强专业发展的动力和信心。

(三)建立正向教师认同环境

学校制定教育政策和管理方案时,需要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赋予他们更多自主权和支持,使体育教师感受到其重要性和价值。同时,学校应确立公平、公正的评价制度,让体育教师凭借努力和能力得到应有的回报和认可。学校还需关注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互动。

本项研究对小学体育教师的主体身份认同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一些重要结论。小学体育教师在教育背景和教学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主体身份认同对于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投入程度、教学质量和职业满意度都产生重要影响。在塑造教师身份认同的策略方面,本研究提出了提高教师职业认同感、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和构建正向教师身份认同环境等策略。这些策略能有效协助小学体育教师建立更积极的主体身份认同,提升其教学质量和职业满意度。期望这些结论可为小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李顺奇,张丽英.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幼儿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路径研究[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3(24).

[2]马仁婷.四川省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对职业成就感的影响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23.

[3]周文英,陈宇.乡村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困境下的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06).

[*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研究院2023年度科研课题(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专项)(项目编号:2023dwq09)的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