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积累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者: 江碧霞

摘 要:大面积提高学生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迫切任务。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重视语言的积累,教给学生积累方法,让学生从多方面积累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言积累;阅读;写作能力

新课标多次提及“语言积累”这个问题。词汇的积累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博林格指出:“词汇中的信息量大大超过了语言其他任何部分的信息量。”威尔斯也指出:“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传达不了。”由此可见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了词汇就没有了语言,如同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学生掌握丰富的词汇,就能确切地表达思想,就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

一、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语言的积累

(一)理解中促进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读是重要环节,读多、读熟,才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而且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去读,就能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平时课堂教学时,笔者做到阅读和理解两不误,从而使得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得到平衡发展,达成有效积累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这一篇文章,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分小组讨论、查资料,共同突破难点,加深学生理解记忆。然后用收集本收集自己最喜欢的词语。因为课文中优美词语比较多,并且容易理解,所以学生收集兴趣特别浓。最后挑选几个收集到的词语写一段通顺的话,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这样既训练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刻性,又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运用。

(二)诵读中促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学生充分地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学习三年级下册《荷花》这一课时,第四自然段是本文的重点。当学生一起诵读第四自然段时,配上了悠扬舒畅的音乐渲染气氛,同时展示课文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在这样基础上,引导学生想:看的时间很长,看得特别专心,看得神情专注的词语有哪些?学生纷纷回答:“(默默地)看”“(入神地)看”“(目不转睛地)看”“我(专注地)看”“我(深情地)看”……然后请学生闭上双眼再想一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地说:“我仿佛看到荷花在跳舞。”“我仿佛看到荷花在说话。”“我仿佛看到荷花你推我挤。”……接着我们一起读一读、背一背,看谁最聪明,背得最快。很多学生举手,并且能有感情、流利地背出来。诵读也是积累语言的好方法。

(三)品读分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在品读分析中积累语言,在鉴赏中不断深化,学会融会贯通,从而把范文中的语句化为自己所有。如《秋天的雨》一文中:“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日的炎热。”课上先让学生品读句子,接着从句子中描绘景物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入手,引导学生去想象,品词析句。体会秋天的色彩美,秋雨的温柔与善解人意!又如“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你挤我碰”这个词表明柿子、橘子等水果都非常多,说明果园一派丰收的景象。“频频点头”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之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学生在一边品词、一边赏句的过程中深化积累。

(四)复述课文实现有效积累

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说话或事情重新表达出来,以便更好地理解或传达就是复述。复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信息,训练学生系统连贯的表述能力。如果在平时学习课文时进行复述,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还能规范学生口头语言,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记忆能力、理解能力。所以,凡是重点的课文,笔者都要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的方法进行复述,例如: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举行复述大赛,等等,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二、课外阅读、拓宽视野、积累语言

新课标提出除了学好书本知识外,还要大力开发课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如何能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呢?笔者要把“学得”与“习得”紧密地结合起来。所谓“学得”是有意的行为,强调有意学习,可以促进学习取得成效。“习得”懂得收集词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文内容要求,有意让学生进行课后的延伸。引导学生多看新闻、多读报纸,多到图书馆、网上查资料。例如:学完《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课,让学生查有关白求恩其他故事的资料,把资料整理好在收集本里,四人小组互相交流、分享。同时在班上建立了图书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课外阅读。三年级的学生对趣味性较强的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朗朗上口的古诗和科普读物很感兴趣。笔者一直为他们提供这类型的书籍。利用每天15分钟静读时光进行阅读,并把好词好句做好标记,然后利用每周的周二、周四的语文午读时间,四人小组合作,互相阅读,互相分享,把好的字词句摘录下来,到写作的时候可以在收集本中找合适的词语加以运用。久而久之,学生掌握收集信息的方法,养成了习惯,在收集中积累了语言。

三、从社会实践中积累语言

“惟有从生活中多方面去体验,把社会所得一点一点地积累起来,积累得多了,了解才越见深切。”这说明了生活实践对语言积累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在生活教育中,特意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观察生活,养成记录生活的好习惯,鼓励他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留意周围的广告、标语,利用休息时间去观光、旅游开阔眼界,使语言的素材得到永久的储存。

总之,重视语言的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教给学生积累的方法,让学生从多方面积累语言,必将大大提高写作水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