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作者: 苏铭婷摘 要:师生互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通过言语、行为、情感等多种方式进行的交流与沟通。在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过程。在语文课堂中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关键,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与教师合作完成某个事情,从而调动学生思维。利用师生间的有效互动,可以扩大课堂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活跃课堂气氛。文章将提出实现有效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
一、把准教的时机,激发互动
(一)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堂应“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同时需要“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直观的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内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在不同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实现从小社会到大社会的互动。
(二)抓住后教的教学策略
在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下,学生在研学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在讨论中得以解决,而有些问题经讨论后,还是似懂非懂,这正是学生渴望启发最强烈的时刻。教师便可以抓住这个时机进行后教策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点拨和引导,抓住问题的要害,一语道破,使学生在渴望的心理状态下,明晰事理,收到教与学的高效互动。
二、重视教的艺术,乐于互动
许多新教师都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难题,那就是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很少,只想尽可能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而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存在,很多时候就像教师在唱独角戏一样。为了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我们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提问艺术化,碰撞互动火花
提问法是最简单的一种互动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回答。低段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在语文课堂中往往缺乏主见,表现得比较迷茫。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给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一定的指引,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新教师常见的互动方式是一问一答模式,它便于让学生跟随教师提前设计好的教学思路,一步步探索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知识。在经历了这种模式后,教师可以开始采用由一个研学问题统整全课的思路,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逐步提高问题的艺术化,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在探索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培育高阶学科思维。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也要给学生留下自主探索与思考的空间。而反过来,也可鼓励学生发起提问,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作者意图、人物形象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同时也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形式游戏化,提高互动兴趣
小学生思维尚不成熟、想法较为幼稚,这使他们更愿意在趣味背景下进行交流和表达,而游戏化情境的构建是趣味课堂的常见手段,可以更好地加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教学。游戏化教学,设计一些与语文内容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例如抢答游戏、词语接龙、成语猜谜等,趣味性十足,学生参与也热情高涨。运用小组讨论、分组竞争的方式,让学生自由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路,在交流中碰撞思想、共同进步,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互相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时,教师也要参与小组讨论,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提供适时的指导和帮助,更具针对性。在小组讨论后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进行汇报,也能体现游戏互动的形式。甚至可以开展小组辩论,选择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帮助学生锻炼口才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在学习古代文学时,让学生扮演文人墨客,进行诗词朗诵;学习课文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从而理解不同角色的内心世界和立场。此外,开展综合性实践类活动也是一种互动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体验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互动教学的成效。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提升互动效果
为了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我们可以运用多元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新课标中指出“教师要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认识信息技术对学生阅读和表达交流等带来的深刻影响,把握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的趋势”,同时,结合番禺区“研学后教”3.0“融·乐”课堂中提出的“融通技术”,语文教师需要在信息技术上大胆前行。例如:1. 多媒体互动:利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材料,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其中希沃白板5的思维导图功能、互动游戏环节、白板涂鸦、学科工具等应用,都可以让教师借助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或互动练习。2. 网络互动:积极利用网络资源平台拓展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整合多种媒介的学习内容,提供多层面、多角度的阅读、表达和交流的机会,促进师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多元互动。利用在线平台或社交媒体进行师生交流,这种方式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和灵活。甚至可以加入AI技术,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作家笔下的动物”为主题,选编了三篇描写动物的经典佳作,教师采用AR功能,在课室里展示动物的姿态、叫声等,学生学起来兴趣盎然,大大增强了互动效果。而在作文评讲时除了常用的教师点评、生生互评以外,还可以采用文心一言等软件对文章进行点评,实现人机互动。教师还可以在线布置作业、解答疑问或组织线上讨论等活动,发挥大数据优势,分析和诊断学生表现,优化教学,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和个性化指导。
(四)教学评价全面化,拓展互动范围
新课标提到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意识,番禺区“三全三主”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中提到要实现“全要素评价、全过程评价、全员评价”,从而使学生达到“主动学习、主动达标、主动提升”。由此看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全方位关注全体学生,要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通过评价,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通过反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形成一种良性竞争的氛围。
综上所述,师生的有效互动可以显著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参与度,降低课堂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自身对互动教学模式的掌握水平,在课下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教研交流,分享互动教学模式的经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身心层次展开分析,谨慎选择教学语言的输出内容与方式,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化水平,合理设计教学驱动问题和学习任务,给学生自主探索与思考的空间,提供较好的指导。如此,就可以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