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导向自主识字

作者: 黄婉灵

摘 要: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语文所需的基础和培养各方面的语文要素都离不开识字。然而,识字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难题。因此,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视角,加强对识字教学的研究,让识字教学的策略更加丰富多彩。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低年级识字

新课标提出:“语言文学,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识字教学是目前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也是培养和训练语文要素的基石。但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掌握字形是学习识字的关键,亦是难点。为突破该重点、难点,文章将从四个方面浅谈一些关于低年级语文识字的教学策略。

一、运用识字方法,掌握构字规律

在传统的课堂中,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新教材在编排中强调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来分析和理解汉字的字形,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汉字的构造,并在实践中更容易掌握。

(一)“变熟”识字法

学生根据学过的熟字“变一变”,与新字产生联系。“加一加”是通过熟字添加笔画或偏旁变成新的字。“减一减”是通过熟字减少笔画或偏旁变成新的字。“换一换”是更换熟字的偏旁变成新字。“比一比”是通过同音字的对比,根据字义去区分识记,如“带”和“戴”读音相同,但字义不同,“带”指的是携带,“戴”指的是“佩戴”。

(二)同旁识字法

不少的偏旁部首都有特定的含义,教师可以根据同类偏旁的含义特点进行指导教学。如“四点底”的字大多与火有关,如煮、熟、热、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同偏旁的字的秘密,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和特点。

(三)字源识字法

课本的生字中,像“羊、竹、舟、伞、网”这些字都是由古代象形文字演变而来。它们的甲骨文字形与现实生活中实物的外形十分相似。故在教学这一类象形文字时,可以让学生先观看象形字演变过程,再让学生说说该字与现实的物品存在的关联。抓住象形字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直观的感受。

(四)形声识字法

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是形声字,特点为:形旁表意,声旁表音。形声字的特性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字形。这个角度讲解、分析,学生在接触形声字更容易理解。

(五)会意识字法

教材中低年级的会意字是比较容易掌握的,如教学“尘”字时,让学生猜猜其字义,学生能根据“小”“土”猜出:飞扬的微小土粒。教学“采”字,出示采摘植物的图让学生观察,学生就能明白“采”的字形和字义:手(爪)在木上就是“采”字。

(六)类别识字法

在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这一板块里,有很多个单元是以生活类别将同一类的词语编排在一起。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识字加油站”以动物类为主题,又将动物类划分为兽类、禽类和海洋生物类。教师根据教材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加以补充和点拨,能帮助学生归纳生字,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补充不同分类的生字词。

二、创设愉快氛围,突破字形难点

低年段学生年纪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对汉字以及汉字学习的态度和情感,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一)游戏法识字

课堂上若使用“机械化”识字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进而降低学习效率。为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应该设计一些与生词相关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课堂小竞赛:小学生天性好奇,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举办各种竞争性的活动,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男女竞读、小组竞读、小火车竞读。

2. 朋友手牵手:教师准备一些生字卡片,学生找出可以一起组词的“生字朋友”,该活动可以多人参加,如“我是‘草’,他是‘野’,我们在一起就是‘野草’。”

3. 部件组合法:教师将每个字拆分成不同的部件并分别写在不同的小卡片上,分发给每个小组,要求他们尽可能多地完成这些组字。最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前往讲台,展示他们的合作成果,由全班同学进行认读,最终评选出最佳组。

4. 变字小魔术:学生很乐意变成“小小魔法师”,通过将字增加或减少笔画来变成新的字。如“十”字加一笔可以变成“士、土、干”;“口”字加两笔可以变成“旦、目、白”。

5. 识字飞行棋:让学生小组合作制作飞行棋棋盘,通过掷骰子进行游戏,飞行棋降落到哪里就大声读出该字,否则退回原位。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地巩固了生字。

(二)联想法识字

“编字谜”“编顺口溜”“编故事”“编儿歌”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轻松掌握一些难以理解的生字。学生可以发挥联想力,自己编造字谜。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生字。

(三)动作法识字

学生在识字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动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词的意思,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表现欲,为他们提供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动词很容易混淆,所以在识字教学时,不妨让学生做做动作。学生在做动作时反复记忆,同时也能感受到识字的快乐。

三、提高阅读兴趣,课外巩固识字

班内还可以定时举行“同读一本书”的活动,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巩固刚刚掌握的汉字,让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生字。同时鼓励学生在家阅读有益的课外书,让学生准备一个本子,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摘录下来。在班内隔一段时间让学生分享自己收获的“生字宝宝”,在班里自编一本“识字小字典”。久而久之,便能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在自由阅读的同时,不断地积累字词,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发展。

四、识字回归生活,生活中再识字

(一)认同学姓名

利用同班同学的名字进行识字是低年级学生课外识字的好契机。发作业本时,先请班上识字量多一些的学生帮助教师发作业本,对于不认识的名字,可以让学生举手或者问教师。慢慢地,再发动更多的学生帮教师发作业本,帮助学生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

(二)读校内宣传栏

校园里处处充满识字资源,教室内的文化墙、长廊里的绘画作品、学校的宣传栏等,都是识字的素材。鼓励学生利用课间逛一逛校园、认字、当小教师,既记住了生字又学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

(三)识校外各类文字

超市、公园、餐馆是学生经常去的地方,这些地方都有丰富的识字资源。可以让学生在逛超市时,找一找自己感兴趣的字,鼓励学生动手收集商标做成识字小报。这样不仅将识字与生活紧密联系,做到“识用结合”,还将学生的视野引向信息无限的课外,收获的识字量就不再仅限于书本。

教师需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活泼好动的天性,在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将枯燥、机械的教学活动转换成趣味、多元的识字活动,让学生对识字学习充满热情,并积极参与到识字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锦环.识字教学以趣为眼[J].读写算(教研版),2014(11).

[2]龙波.培育兴趣 愉悦识字[J].读写算(教研版),2015(07).

[3]李占芬.让多彩的生活走进语文教学[J].人间,2015(2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