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智慧课堂”下初中导学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
作者: 秦国卫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智慧课堂应运而生。为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巨鹿县第五中学积极探索“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科学整合信息技术和教材,通过打造智能高效、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实现作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0-0004-03
“互联网+智慧课堂”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以知识教育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智慧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019年3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全面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和提升。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减“量”不减“质”的高效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巨鹿县第五中学结合国家“双减”和“五项管理”政策,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构建了“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潜能,帮助学生实现自由地学习。
一、“互联网+智慧课堂”下初中导学教学模式探究
智慧课堂为课堂教学的变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条件,发展智慧课堂是当前我国大力倡导“互联网+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使教师更加全面地认识智慧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经深入研究,巨鹿县第五中学推出了“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即以导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学生在教师智慧引领下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具体来讲,“4”是指“有效自学—精讲互动—总结拓展—当堂训练”四个程序;“X”是指在4个教学程序下分出的自学思考、教师答疑、讨论质疑、板演改错、教师构建知识系统、思考延伸、当堂检测、多元评价等诸多子程序;“-1”是指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打造多样化、个性化的作业,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讲。“互联网+智慧课堂”背景下初中导学教学模式科学整合信息技术和教材,通过打造智能高效、富有智慧的课堂教学环境,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实现作业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做到“减负增优”。
(一)“4”个教学程序
1.有效自学。课前阶段,教师提供预习资料和导学方案,布置多元化的导学任务,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设计教学过程。学生预习微课资源,完成预习作业。平台发布微课资源,通过学情数据诊断学生学情。基于课前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奠定协作基础。学生借助“智慧课堂”,能快速预习并有效完成课前预习部分的作业。教师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之“作业本”平台发布习题,并设定好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之后,作业平台会自动显示习题答案供学生校对,教师平板作业平台端会显示学生每道题的正确率,这样教师就可以清晰地了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相比传统的流于形式的预习而言,智慧课堂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师生的预习难题,增强了教师课堂的针对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2.精讲互动。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一是精讲互动。教师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中能持续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互动的课堂能激起思维的交织、碰撞,是充满灵性的课堂,学生在沉浸探索中获得知识,乐在其中。一是智慧课堂可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快速走进课堂,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激发主动探究的热情;二是智慧课堂可优化小组教学,实现及时互动;三是智慧课堂可创建有趣的活动练习,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四是智慧课堂可促进师生互动,让学生轻松学习。
3.总结拓展。总结拓展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精心设计总结拓展,能帮助学生提炼重点,形成结构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激发思考,促进思维发展,丰富学习体验,从而使课堂的结构更加完整,使学生的认知更加完善,思维更加流畅。以“走进对联”综合实践课为例,在播放新年视频导入本课后,教师先以脱口秀的方式说对联,学生通过PPT赏对联,再利用“快抢”对对联,最后利用微课视频进行总结拓展,使学生掌握对联的基本知识,进而学会赏对联、写对联、贴对联。
4.当堂训练。当堂训练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希沃白板5平台,采取抢答、随机、分组等多种做题方式,并借助投票、分享屏幕、拍照对比讲解等互动功能,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做到当堂训练,掌握本课知识。此外,在课堂训练中,教师还可以使用“快抢”“击鼓传花”“课堂有点酷”等小程序,作为随堂测验工具,打造沉浸式、游戏化课堂。教师课前设计和挑选课堂教学的随堂测验题目,学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展开沉浸式、竞争性、游戏化的随堂测验,以此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X”,即“4”个程序下的诸多子程序
有效自学阶段分为自学思考、教师答疑两个环节;精讲互动阶段分为讨论质疑、板演改错两个环节;总结拓展阶段分为教师构建知识系统、思考延伸两个环节;当堂训练阶段分为当堂检测、多元评价两个环节。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设计教学环节。
(三)“-1”,即减负
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打造多样化、个性化作业,做到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作业设计,更好地实现减“量”不减“质”。学生可使用“作业本”功能,实现从日常作业、随堂检测到周考、月考、大考全过程学习精准诊断与评价,推进智慧的教与学,实现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平板与教师及时交流,师生讨论解决学科疑难问题;教师可针对学生的提问,借助平台进行一对一解答,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此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平台智能统计数据,做好学情分析及“二次备课”,从而做到作业少而精。
二、“互联网+智慧课堂”下初中导学教学模式的意义
“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双减”政策落地,使得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相对增多,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自主支配时间的有效性。“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前,学生“有效自学”,以学定教、准确定位、因材施教。课中,师生“精讲互动、总结拓展、当堂训练”,采取各种各样的互动方式,实现教学过程的可视化,扩大课堂学习的互动面并提高课堂评价的有效性。课后,师生打破时空限制,统筹兼顾,个性化辅导。“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助力减负增效,优化作业设计,提高作业效率。“4+X-1”智慧课堂要求作业布置要改变传统教学下题海战术的模式,从实践性、趣味性、交际性等方面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作业在教与学中减负增效、因材施教的优势,实现作业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
“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教研活动的积极开展。“4+X-1”智慧课堂导学教学模式不仅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轻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压力,从而将更多精力分配到与学生的互动及专业素养的提升上。
通过对“互联网+智慧课堂”下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师的智慧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获取知识,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获得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也在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这样既减轻了学生负担,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采用“互联网+智慧课堂”下导学教学模式,对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 婷.“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7.
[2]沈 烂.“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建构[J].中国成人教育,2019,(13).
[3]吴春雷,王雷全,张俊三,崔学荣.SPOC混合教学模式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01).
[4]刘邦奇,李新义,袁婷婷,董晶晶.基于智慧课堂的学科教学模式创新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4).
[5]邓光强.“智慧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学习[J].教育信息技术,2013,(12).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互联网+智慧课堂’背景下初中导学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10315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