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与课堂融合谈工程2.0的可持续性

作者: 吴迎霞 孙薇

摘  要:“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推动了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为实现学生深度学习、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可恰当地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实现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能力提升工程2.0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应建立健全技术设备更新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助推师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课堂融合;核心素养;数字化素养;可持续性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30-0009-02

纵观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推进与发展,它是时代必须、是新时代教育的必备、是信息化时代师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捷径,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束缚,实现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助推师生数字化全面发展。

一、技术与课堂深度融合的价值

通过技术工具的运用,教师可以创设更加灵活、自主、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课前预习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利用“问卷星”做好学情分析,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还可通过智慧云平台之名师课堂做好基础预习,反馈重难点问题,延展课程广度,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中采用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可形象生动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化学生认识,用交互式技术问答的课堂活动,巩固知识所学;课中知识胶囊的录制与课后微课的制作都能有效地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师生信息化素养的形成,进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与课堂交互活动,能给课堂增添神秘感,给课堂注入新活力,让课堂知识的呈现具有更强的趣味性和探究性。交互式课堂活动的设计,致力于打造快乐学习、以生为主的课堂模式,给呆板的课本习题增添活力。

此外,融合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线上与线下的交叉,课堂融合模式的出现,对有能力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机会,更是一项挑战。针对课堂上不能积极主动回答问题的这部分学生,教师可借助一定的技术进行学情分析,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做出相应调整,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例如语文朗诵和英语跟读,学生发言是否准确,借助小程序中的评分反馈功能,则可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计算能力的练习,小程序中的口算出题器也可直接反馈数据,它可以快速地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批阅并排名,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再如,可汗学院的在线学习,为那些课上没听懂或者有个性探究问题的学生搭建了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个别转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

二、能力提升工程2.0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教学创新,但信息技术不可滥用,实施2.0工程也面临着一些挑战。诸如技术设备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如何保持硬件和软件的同步与可持续更新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待加强,需不断提升教师对技术的应用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将教师的信息素养纳入考核体系,完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教育资源的共享、更新和开放也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专业技术指导团队的维护和及时应对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能力提升工程2.0可持续性发展策略

首先,应当建立健全技术设备更新机制,做到设备持续更新和升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学校要专款专用,确保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能力提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并提供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能力提升活动。要定期开展高质量的专家引领和指导培训,公共平台及时推送优质资源库内容,保证教师按需取之。让教师应用融合技术成为教学常态,学校校本研修整体推进,两支团队相互助力,提高教师信息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推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开放,促进课程资源的互联互通,提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可建立共享平台,创建“三个课堂”,共享一线教师资源,及时弥补教育资源的缺失,加大对音、体、美学科课后服务资源的引进,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能力提升工程2.0可持续性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

二十大报告中首次提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设计力、学生的数字化素养、数字化意识、数字化的知识技能、数字化的责任。2022年新课程标准的发布、数字化素养标准的出台、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的试点运行,促使我们思考未来一定是技术和教育的融合教师、人工智能教师协同共存的时代,人工智能赋能下的数据素养将会成为未来撬动课堂最重要的杠杆。课堂每天流转的信息能够通过人工智能的采集、利用、决策和诊断,更好地了解一个又一个不同个体的个性数据。因此,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

技术与课堂融合创新是2.0工程的核心目标,其可持续性发展对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坚持推动2.0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必将促进教育更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明.二十一世纪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特点与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22,(3).

[2]李晓阳.基于2.0教育的全球领导力发展路径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21,(3).

[3]张   云.当前技术与课堂融合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装备研究与建设,2020,(3).

【责任编辑 孙小梦】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决策咨询专项课题“县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推进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204002)研究成果。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