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思维品质

作者: 许梦霞

【摘 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注重深度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文章采用深入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主题意义视域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将主题深度融入阅读教学过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技能,显著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个体奠定基础。

【关键词】主题意义 小学英语 阅读教学 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指出,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主题是情境创设的出发点,是意义探究的切入点,是整合学习内容的纽带,是引领意义探究的主线,也是意义探究结果的提升点。而主题意义视域下的阅读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整合学习内容,深化主题探究,为学生提供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的机会,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根据新课标对思维品质培养的明确目标,文章将在主题意义视域下,从观察与辨析、归纳与推断、批判与创新三个关键方面深入探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并将遵循新课标的指引,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归纳力、推断力以及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加强观察与辨析训练,夯实思维品质培养的基础

(一)图片与插图:直观感知主题情境

文本中的图片和插图不仅仅是美化版面的元素,还承载着传达主题意义的重任。观察这些图像,学生可以直观捕捉到场景、人物与事件的细微之处,形成与主题相关的初步情境。教师要指引学生细致观察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背景细节,挖掘它们与主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学生构建坚实的主题理解基础。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为例,该单元除了聚焦于食物类词汇外,还融入了家庭生活的重要元素。本单元的主题包含了“人与社会”中的孝亲敬长部分,其中体现的热爱劳动也属于人与自我范畴。通过仔细观察Story time的第三幅图,学生能够捕捉到刘涛吃着饭菜并对着爸爸妈妈竖起大拇指的温馨场景。联系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5 Helping our parents,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鼓励他们分享自己在家中的点滴故事,如帮助父母做家务、与家人共享美食等。这样的分享不仅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中的主题意义,还能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促进家庭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文字信息辨析:深入探索主题内涵

文字是文本的灵魂,它深刻反映了主题意义的内核。辨析文字信息,学生能够触及主题意义的深层含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聚焦于文本中的关键词汇、句式结构和语言点,探究它们与主题之间的深层关联,引领学生逐渐理解文本背后所蕴藏的主题价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促进思维碰撞与升华,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观察辨析能力和对主题意义的全面理解。

以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8 How are you?为例,Story time中的电话用语属于“人与社会”范畴中的人际沟通部分。电话用语与同种主题范畴下的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Hello的日常打招呼,以及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1 In class的课堂用语,都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本单元两个场景开篇都是电话用语,杨玲打电话到办公室时,除了告诉接电话的老师自己是杨玲外,还礼貌地问接电话的是不是李老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两个场景的不同之处,感受不同情境下说话方式的不同。还可以结合现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不同情境下说话方式的差异,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交技巧。

二、加强归纳与推断训练,深化思维品质

(一)可视化思维助力深度理解

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视化思维导图是一种强有力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梳理和串联信息,使复杂的语篇结构变得清晰明了。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洞察文本的内在逻辑和层次关系。教师从主题意义出发,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小组合作研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这一过程也加深了学生对语篇主题意义和观点的理解,从而提升他们的思维品质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以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为例,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社会”,结合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师生一起回顾圣诞节的核心要点。随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深入学习课文内容。在理清了春节的思路后,学生分小组继续学习端午节、中秋节和重阳节,成员们相互讨论、交流,以促进各自的理解和认识。最后,小组成员共同完善思维导图,将各个节日的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加深对各个节日的理解和记忆。

(二)问题链引导深入研读

明确主题意义后,教师需要围绕这一主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链要从简单的事实性问题出发,逐步过渡到需要推理和判断的问题,甚至深入对作者意图和态度的探讨。学生在问题链的引导下,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入研读语篇,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Keep our city clean为例,结合本单元“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主题,教师在教学时从现实问题出发,出示实景图片,提出“How is our city?”,并用问题“What makes our city dirty?”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环境的污染现状。再提出“Why should we keep our city clean?”引导学生分析城市环境被污染的原因,从而提出“How can we keep our city clean?”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保持城市的清洁。最后通过批判性的问题“for or against”来辨析这些保持清洁的做法是否可行,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批判与创新,促进思维品质的升华与超越

(一)创意续编与改编:深化理解与激发想象

当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核心意义和情节脉络有了深刻理解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尝试对材料进行续编或改编。这一环节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团队协作,激发他们分享独特创意的热情。通过相互的评价和讨论,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还能有效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表达技巧。这种富有趣味性和实效性的教学方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是一种值得深入探索的教学实践。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2 What a day!为例,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分析一天的活动安排是否合理,并参照译林版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中的时间线结构,以及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7 At weekends中的多种活动,来构思并撰写自己一天的生活记录。这样的活动旨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本单元“人与自我”的主题,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巩固所学的时间表达和活动描述,还能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自我管理和自我认知的能力。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根据同伴的反馈对自己的一天计划进行反思和调整,旨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持续自我改进的习惯。

(二)联系现实:拓展思维与全面提升

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终极目标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材料,深入分析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况,鼓励他们提出独到的见解和创新的解决方案。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展示成果、解释设计思路和传达信息,学生不仅能够增强自信,还能够提升沟通能力。教师和同学们的反馈与讨论,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7 Protect the Earth为例,结合本单元“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主题,以及地球环境污染现状和保护行动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策划一项实践活动。该活动以学校垃圾分类的环保特色为平台,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改善环境做出贡献。学生将发挥创意,自主设计并绘制垃圾分类指导手册,以此向全校师生普及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还全面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以及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要遵循新课标,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通过利用图片、插图和文字信息的深入辨析,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和主题内涵探索能力,以此作为提升思维品质的基础;借助可视化思维和问题链的引导,强化学生的归纳与推断能力,进一步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通过创意续写与改编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实现思维品质的升华与超越。这些有针对性的阅读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而且能够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孙晓慧,王蔷,车蕾,等.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20(7).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