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学生理学试卷分析改善教学质量
作者: 段东晓 樊红琨 杨银 韩圣娜 段萍
摘 要:通过对2022级医学生生理学试卷的主观题和客观题、不同章节、不同难度、不同分数和不同题型及试卷难度系数、可信度及区分度等综合成绩信息进行详尽分析,探讨教学过程中各个章节的考核内容、不同题目的难度级别、学生的得分情况以及各种题型的分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和相应教学方法的改进。并将结果向任教老师和学生进行双向反馈,不仅让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也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有效推进教与学的沟通和促进,从而揭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改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试卷分析;生理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双向反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6-0092-04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comprehensive scoring data of the Physiology examination for the Class of 2022 medical students, scrutinizing the performance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questions, various chapters, difficulty levels, score distributions, question types, and difficulty coefficients of the test, reliability, and discrimination. It examines issues with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questions. Following this analysis, the study provides two-way feedback on the outcomes to both teaching faculty and students. This feedback not only enables instructors to identify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heir teaching methodologies but also helps students recognize areas for improvement in their learning. The aim is to enhance communication and facilitate th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 effectively, while also uncovering the role of educators in instruction and strategies for enhancing teaching quality.
Keywords: question paper analysis; Physiology; quality of teaching; teaching method; two-way feedback
医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生命现象的学科,是医学的关键基础课程之一,在医学生的课程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通过对细胞、组织、器官以及整个系统层面的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旨在揭示和阐述人体在正常状态下的各种生命活动及其规律机制,从而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医学生在大二阶段所学习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生理学不仅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医学基础,亦在衔接医学基础和临床医学课程中起着重要桥梁作用,在后期课程学习中,学生会反复不断地重温其知识要点,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因此,学好生理学和教好生理学是师生共同的愿望,只有理解记忆了所学内容,才会为以后的温故而知新打下良好基础,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因此,生理学的教学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理学的复杂概念和机制。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医学道路上,将所学的生理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关乎学生的成长发展,以及教师在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优质的教学质量能吸引并挽留优秀的师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从而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向上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应当始终将提升教学质量作为核心任务,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1]。在高校教学工作中,考试是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它既是反映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也为教师改善教学质量提供重要的反馈数据。通过考试能检验和评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同时通过试卷分析亦可以反映出学生成绩的好坏、试题质量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更为重要的是试卷分析可为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教学以及考试本身大量而宝贵的信息,是进行教学总结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2]。就某种意义来讲,这些信息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因此,在学校教学与教学管理中做好试卷分析意义重大。目前国内众多高校均已认识到试卷分析数据对于教学具有促进作用,基本都能完成标准化的试卷分析[3]。该文通过对医学生理学试卷进行分析,尤其是将分析结果向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双向反馈,不仅让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也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而有效推进教与学的沟通和促进,一方面查验教师在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对教师教学质量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提示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效率,同时亦对教学部门的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的调整给予充分的数据支持。
一 材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将郑州大学河南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预防医学专业和口腔专业学生1 230份考试试卷作为研究材料,以王庭槐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第九版《生理学》作为教材和试题对错的判断依据。
(二) 命题与考试
该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为A卷和B卷,通常A卷为考试卷,B卷为补考卷,试卷由任课老师自行命题或从试题库中抽取题目组成,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部分,其中客观题是单项选择题(30题/30分),主观题包含名词解释(10题/20分)、简答题(4题/20分)、案例分析题(2题/10分)和论述题(2题/20分)。
(三) 研究方法
在考试过程中,采用了标准化的答题卡,每道题目都备有标准答案。主观题先由任课老师阅卷后,再由两位老师分别对每道主观题目的得分情况进行审核,最后各题分数及试卷总分由阅卷器扫描读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所有考试分数自动导入Excel表格,通过Excel对分数进行整理分析,并由此得出试卷质量、试题深度、区分度等各项指标。这样的流程不仅提高了评分的效率,还确保了评分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二 结果
(一) 题型及成绩分布
2022级生理学试卷共48题,客观题30题,分数占比30%,主观题18题,占比70%,主观题占分比例相对较高。全年级最高分数99分,最低分数22分,平均分为75.9分,偏度系数为-0.89,峰度系数为0.85,从上述结果判断本次考试分数为正态分布(可以接受的偏向高分端,图1)。学生的各段成绩表统计结果见表1,62%以上的学生成绩集中在中等和良好,不及格率为10.33%。生理学考试内容由绪论和细胞、血液、循环、呼吸、消化、能量代谢、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组成,每个章节考试知识点的得分占比如图2所示。
(二) 试卷质量指标及其评价
该试卷难度系数(P合理范围0.2~0.3)为0.24,区分度(D合理范围大于0.3)为0.29,信度(α合理范围大于等于0.7)为0.85,效度(R合理范围大于等于0.4)为0.29,前三项指标基本在合理范围,效度略低于合理范围。各分值和题数的难度分布情况见表2。试卷区分度范围各分值和题数的区分度见表3。各题型难度和区分度统计见表4。从结果可以看出,该试卷区分度合适,整体衡量试卷考试内容偏易。
三 讨论
(一) 题型分布及成绩分析
该试卷内容是根据生理学教学大纲精心设计的,符合五年制医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目标。试卷包含了五种不同类型的题型,其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兼顾客观题和主观题的平衡。客观题与主观题占分比例为3∶7,主观题量较大,以确保学生能够充分展示其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卷题目涵盖了生理学九个主要章节的核心知识点,每章所占分值与学时呈正比。通过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发现,学生考试分数主要集中在70~89分之间,平均成绩为75.9分。图1和表1显示了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呈现出正态分布的特征,且偏向于高分区间,说明学生在生理学课程学习中的表现普遍较好。统计显示:89.7%的学生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理论知识有着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学生们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学习效果是显著的。通过对该课程成绩的详细分析得出结论,试卷内容和题型设置有效地达到了教学大纲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生理学课程中的表现不仅反映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体现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的合理性。总体而言,这份试卷在评估学生对生理学知识掌握内容和程度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反馈信息,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和提高教学质量。
(二) 试卷质量分析
通过对本次试卷详细分析发现(参见表2和表4),该试卷的总体难度系数P为0.24,表明试卷的难度适中,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困难。从题型分析看出,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除了论述题难度系数为0.35(偏难)和案例分析题难度系数为0.1(偏易)之外,其余题型难度系数都属于适中偏易。由于难度偏易题型得分率较高,反映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好。论述题难度较大,需要对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并具备高度的综合能力和对相关知识的全面理解和融会贯通,因此得分率相对较低。区分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学生的掌握知识多少及水平的高低(表3和表4),该试卷区分度D为0.29,属区分度适中,区分度适中的分数占64%,题数占60.41%。试卷的信度可以反映考试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稳定性越高,考试结果越可靠。该试卷的信度为 0.85,表明试卷内容信度很好,能够客观地反映出考试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三) 试卷分析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及作用
目前,在高校教学领域内,老师们普遍认同试卷分析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至今在这一领域内,缺乏具体可操作的指南或规范来指导实际操作。通过搜索国内数据库如万方和知网得知:尽管有大量文献详细报道了各种试卷分析的方法和分析结果,并对其在教学中的潜在应用进行了展望和讨论[4-6],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献中并没有具体阐述如何将这些试卷分析的结果有效地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以指导教师改进和提高他们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充分利用试卷分析中得出的具体指标和数据来实际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进一步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无疑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本系生理学的成绩实行百分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两部分总和为最终成绩。平时成绩是为了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检测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保证教学效果和完成教学目标,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课程学习期间对学生进行测试和作业分析等的综合评价[7]。通过对测评结果的分析发现,尽管细胞和循环是本课程的重要章节和难点内容,但最终的得分比率却比相对简单的消化章节高(图2)。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对这些重点和难点章节上的学习记忆和掌握程度较好。提前复习和重复学习能显著提高学生成绩。由于消化章节内容繁杂且讲课时恰逢测试周,学生听课效果差,导致考试中该章节得分率低。老师需提高此章节授课趣味性,改变传统方式,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助其深入理解和记忆。同时,说明老师的讲解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是有很大帮助的。虽然测评使学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却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但从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一些教学上存在的现象。首先,通过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实施有效的教学改进和创新方法,这明显提升了学生的最终成绩,并使他们在期末考试中表现更为优秀。通过测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有效地减少了不及格率,缓解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同时,减轻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双重恐惧——学习上的畏惧和思想上的负担,使他们能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成长和进步。这种积极地转变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其次,及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并纠正学生遇到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整体学习效果。通过这些努力,教学质量将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成绩和综合素质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增强。最后,通过评估可以总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掌握知识的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降低学生的畏惧心理,提升他们对课程的兴趣。这样,我们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