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郑州  关晓海

前不久,我和若干好友到西藏游玩,借宿到一户牧民家中,男主人多吉是一位豪爽、好客之人,我们与他相处得颇为融洽。一天傍晚,多吉将一头患病的绵羊杀死,并将其拖至不远处的山坡上,这让我和好友都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多吉为何要如此费力地将一头绵羊拖至山坡。正疑惑间,眼尖的朋友发现远处天空飞来几只黑点,等黑点在绵羊身边落下,朋友和我都不禁欢呼起来:原来是几只秃鹫。这对多吉等本地人来说,虽不算什么,但对于长期身处内地的我和朋友来说,却是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种“神鸟”。我的家乡虽地处中原,但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老家,偶尔也会见到鹰在空中翱翔,不过,这都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不要说鹰了,就算喜鹊、麻雀这些北方寻常鸟类也难得一见了。所以,能够见到秃鹫,的确让人意外。不过这几只大鸟并不因我和朋友的围观而有丝毫慌乱,仿佛和多吉事先约定好了一样,来到绵羊身边,毫不顾忌地开始享用起来。

事后,和多吉聊起此事。对于见到秃鹫,多吉并无我和朋友那般意外和欣喜,但也有颇多遗憾。多吉说,秃鹫被视为“神鸟”,又因是食腐动物,牧民家中如有冻死或病死的牦牛、绵羊等,牧民便会把这些牲畜供给秃鹫食用。小时候,如果出现类似情况,秃鹫会铺天盖地飞来,那场面让人震撼,但如今,却往往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秃鹫飞来,小时候的场景就如逝去的童年,已难再现。话语间,多吉的神色也暗淡下来。

为何秃鹫会越来越少?多吉解释道:“与以往相比,现在牧民给秃鹫提供的食物是越来越少,食物少了,秃鹫的数量自然下降。”听了多吉的解释,我想当然地得出一番结论:现在生活各方面条件都有所提高,牧民家牦牛、绵羊的冻死、病死率自然会大幅下降,相应地,秃鹫的食物必然减少,因为食物减少进而数量下降,岂不是预料之中的必然,如此一来,仿佛倒也不必过于遗憾。多吉听了我的劝说,却连连摇头。多吉说:“与过去相比,牦牛、绵羊的冻死、病死率并无明显下降,反而因为现在养殖规模的扩大,冻死、病死的数量还有所增加。不过,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有人专门上门收购这些病死、冻死的牲畜,既然有人给钱,很多人也乐于把这些病死、冻死的牲畜换成钞票。肉贩子收购以后,把肉稍一加工便转手出售谋取高利,转眼间,过去专属于秃鹫的食物便被端上了人类的餐桌。秃鹫哪能争得过肉贩子,没什么吃的,数量自然减少。

听了多吉的话,我也是愕然:难道我们辛苦拼搏,就为了把秃鹫的食物搬上自家餐桌?不过我的愤怒和疑惑在多吉看来,却是过于乐观。多吉说,考虑到很多肉贩子在出售前还要把肉加工成“二八”肉(如将好牛肉和坏牛肉或者牛肉和其他不知名肉以二八比例混合后,以牛肉名义出售),如此一来,我们吃的反而未必有秃鹫健康。 二八肉读者来信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