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凪的新生活》:有新意的成长主题
作者:悦涵日剧《凪的新生活》剧照
记者/张月寒
《凪的新生活》乍一看很像那种简单明快的日式小清新剧,但是,如果仅将这部剧解读为一个女性离开职场,在闲暇日子重新找寻自我,则显然稍浅了些。作为一个职场中人,到底需不需要“解读空气”的能力?压抑自我与迎合社会,究竟哪一点更重要?我们为了所谓的“空气”,又究竟失去了多少真正的自我?这是这部剧在看似小清新的滤镜下,更深刻的主题。
性格基底
通过不说教的日式描述,剧集首先探讨了女主角的性格形成,这为之后真正要讲的性格成长主题,做好铺垫。
女主角大岛凪(音同“止”),28岁,东京一家公司的职员。她的人生前半段是极度压抑的。所有性格和行为都是被“箍”起来的,非常吃力也非常辛苦。她明明是一头天然的自来卷,却屈从于更大众的审美(以及母亲的从小打压),每天早晨花一个多小时夹直头发。和男友一起过夜的日子,每天清晨4点偷偷起床,在洗手间战战兢兢地弄直头发。
她为了融入同事们的小圈子,每日强迫症一样刷对方的社交媒体,积极点赞,积极回复。但是她自己却因害怕发朋友圈没人点赞而不敢发任何一条状态。无论是聚餐还是日常谈话,大岛凪都极力讨好她们,为想一句得体的回复,纠结很久。她为了让同组的每一个人喜欢自己,成了帮别人加班、替别人背锅的“老好人”,与之相应地,她们也表面友好地对她。
直至有一日,这种平衡猝不及防地崩坏了。
她帮同事加班,同事忘带手机,她不经意间看见她们三个背着她在小群里怎样议论自己。那是非常不堪的。她转身看见同公司的男友在会议室加班,准备过去打个招呼,却听见男友和一群男人在会议室侃侃而谈和自己的关系,说“和她在一起只是那方面和谐罢了”。
就像溺水的感觉,她在会议室外倒下,倒下的瞬间她看见男友盯着她的眼神,是那么冷酷、冷漠、毫不在意。
凪的男友我闻慎二是公司的金童男孩,聪明又圆滑,很多女同事都对他暗自留意,视为一只不错的潜力股。就是这样一个大家都虎视眈眈的人,喜欢她了。讨好型人格陷入这种恋爱关系中,注定从一开始,凪就是俯低的一方。
日剧《凪的新生活》剧照
断舍离的打开方式
职场生活正叙暂且到这儿,下一秒,画风突变,剧集直接让我们看到了去繁从简后的女主。
她将自己断舍离了。她在搬家车离开的前一刻,只从车里取下了自行车和被褥,剩下的,全部让搬家公司扔掉。几年来东京白领生活所积聚起来的一切,全都不要了。女主在剧里还是一种节约型人设,这般大规模地“浪费”,也说明了她想和过去的自己告别、寻找崭新自我的决心。
如果从现实的经济角度考虑,这种彻底干净的搬家,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但是,尽管如此,这种彻底的姿态,却是全剧给人视觉冲击的第一个点,也切中很多观众心理。每次搬家时你就会发现,一个人真的需要那么多东西吗?
凪将前28年拼凑起自我的所有东西都丢了,注销了所有社交账号和电话号码,搬到东京郊外一处没有空调的榻榻米式房屋。由于暂时只能靠积蓄(约人民币6万多元)生活,她减少任何不必要的消费。她在路边捡了个电风扇,花900日元买了一罐自己喜欢的黄色油漆,这样,一个旧电风扇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拥有向日葵颜色的“小黄”,在简单的屋子里,给予她生的鼓励。
为了吃一碗面,她从山里拖来一长根绿色的毛竹。砍断、洗净,几段毛竹由高至低连在一起,她在屋内做流水面。为了吃一口面,她从屋子这端小跑到那端,边吃碳水化合物边顺便做了有氧运动,这个方式,可谓健康极了。这一情节在原著漫画中并没有,剧里加上,效果意外地好。
辞职以后,她之前诸多不正常的“紧箍”,触底反弹,开始进入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释放。
真正的成长
但是,辞职,扔掉自己的所有过往,搬到一个地方重新生活,一个人旧日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性格中的所有缺陷,就一下能得到逆转,重启人生吗?正如剧里台词点出的:“不过扔了点东西,搬了个家,你就以为人生能重来了吗?”这一点原著漫画说得更深入:“你活了28年深入骨髓的性格,是凭扔掉点东西就能重置的吗?”
这部剧的深度就在于它的叙述远远没有止于“逃”。
在剧集设置中,凪辞职以后并没有完全断离她过往的人际关系。她与他们的矛盾,辞职后通过不断的经历和新挑战,能渐渐以新的角度看待,重新处理、审视自己的过往,并做出相应的、她当下认为最合理的行为。
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当大岛凪在田野之处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她的旧生活仍不时闯入。那个和她的所有家私一起被“丢”在东京的前男友,仍时不时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来找她。曾经欺压她最狠的前同事,被她在一次相亲聚会中遇到。当他们仍旧用以前的相处模式对待凪的时候,凪开始能正面应对并做出“反击”了。
在自由生活的洗礼中,她渐渐从旧有的、不健康的人际交往模式中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反映到她的行为上,是她用自己的方式,对旧时让她不舒服的东西进行了反击,一点一点,她正在建立自己更健康、更积极、更坚强的性格。
这种建筑的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电视剧目前还没有播到,但根据原著漫画,凪在新生活的建立中遇到了新的坍塌。她是如何在这种新的坍塌中一步一步爬起,找到自我性格中更积极的原点,是我在接下来的电视剧中期待看到的。
这部剧所叙述的性格成长,并不止于主角和女性角色,对其他角色更深的性格剖析,也逐步展开。比如第一集看似是渣男设定的男主角我闻,却是比凪隐藏更深也更扭曲自我的、迎合“空气”的人。我闻慎二看似在这个社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但是一旦离开了那看似繁华的社交场,他的表情其实是一脸落寞,内心也极度不快乐。有一集他和父母一起参加一次家族聚会,席间他们三人像花蝴蝶似的辗转其间,任何一个角度看过去这都是一个父慈母爱、兄友弟恭的成功之家,但事实是我闻从小的成长环境,是他们家习惯将所有生活中的矛盾都隐藏起来,在外人面前演一出大戏。剧中一个镜头是,盛宴结束,他们一家三口离开大楼,在一个三岔路口、没有熟人观看的地方,立即冷漠地分道扬镳。原著漫画插叙有一次凪去我闻家做客,我闻当时觉得自己明明是在“家”,却客气得像在做客一般。
正是从小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闻才成长为这种“善于操控氛围”的性格,也正因为这样,他才会那么深地被凪吸引。他只有在她面前,才能卸下伪装,真正做自己。但他最开始失去她,也是因为他为了保持自己在世俗面前的形象,伤害了自己最心爱的人。这是他性格中矛盾的地方,也是他没有意识到的地方。一直以来,他从没有正面审视过自己的性格,或许也是害怕审视。在剧情发展中他逐步意识到自我,以及由此展示的男女双方对于相同恋爱瞬间产生的截然不同的想法,也是这部剧的一个看点。
我们所有的清新和迷离都会变成心底一个永恒的疤,于结节处,不断躁动。《凪的新生活》在看似平常的“寻找自我”主题下叙述得更有新意,让观众意识到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以及扭转,以及很多在你固有观点下的人、事件,或许都有不一样的真相。 日剧凪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