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美” 润童心,德育绽芳华
作者: 高天云 何旻霞 王雄摘 要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核心理念,创新性地开展“育五美好少年”德育工作,从“仪美、言美、行美、心美、情美”五个维度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通过特色课程、家校共育及榜样激励机制等多元路径,将德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品德修养与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 五美;家校共育;榜样引领;特色课程
作者简介 高天云,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何旻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副校长,副高级教师;王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德育主任,副高级教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棋盘井第三小学积极响应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核心理念,创新开展“育五美好少年”德育工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
一、“五美”养成,点亮童心
学校围绕“育五美好少年”这一目标,从“仪美、言美、行美、心美、情美”五个维度出发,为学生描绘了一幅全面发展的美好蓝图。
“仪美”侧重培养学生的外在形象和礼仪规范。学校通过细致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从红领巾的正确佩戴、服装的整洁得体,到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及课堂内外的坐立行走,全方位规范学生的仪表仪态。同时,教师以身作则,以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仪容仪表。
“言美”强调文明用语和礼貌待人的重要性。学校积极营造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使“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成为学生日常交流的常用语。在课堂上,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清晰表达观点;在与同学交往中,学校倡导真诚沟通、互相鼓励;在与教师和长辈的交流中,学校要求学生谦逊有礼、恭敬有加。通过这些日常细节的培养,学生不仅掌握了恰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还提升了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的社会交往奠定了坚实基础。
“行美”注重学生行为规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通过明确的纪律要求,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如有序排队上下楼梯、爱护公共财物、保持环境整洁等。在课堂上,学校要求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课间,学校倡导文明游戏、互帮互助。此外,学校还组织校园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增强责任感,培养勤劳勇敢、乐于助人的优良品质。
“心美”旨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学校着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乐观向上的心态;在与他人交往时,学校引导学生学会宽容与理解,培养同情心和爱心。此外,学校还通过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观看励志影片等方式,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养分,使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情美”强调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学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怀。同时,学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例如,在“爱心捐赠”活动中,学生纷纷捐出零花钱和闲置物品,为贫困地区的同龄人送去温暖和关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情美”的深刻内涵。
二、特色课程,寓教于乐
学校精心设计了一系列校本德育课程,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将德育工作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使“五美”理念深入人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主题升旗仪式是学校每周的重要德育活动之一。在庄严的国旗下,学生整齐列队、高唱国歌,向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这一仪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培养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升旗仪式结束后,教师和学生代表围绕“五美”主题,结合时事热点和校园生活进行国旗下讲话,通过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塑造,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践行“五美”理念,提升品德修养与综合素质。
红领巾广播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德育阵地。学校每天定时播出内容丰富的广播节目,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递德育理念。播音员们用清脆悦耳的声音,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传播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聆听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此外,广播还设有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分享自己的“五美”经历和感悟,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表达能力。
主题班队会则根据不同年级和阶段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活动。教师通过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五美”的内涵和意义,提高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队会上,学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学习正确使用文明用语、与他人友好相处等,将文明礼仪内化为自身的行为习惯。
此外,学校结合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低年级组织“文明礼仪小标兵”评选活动,通过树立榜样,激励学生向优秀者学习。在评选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努力规范自身言行,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高年级则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参与社区清洁、关爱孤寡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家校共育,携手成长
家校共育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学校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学校始终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与合作,如邀请家庭教育专家进校开展讲座、组织“校长大讲堂”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学校向家长详细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工作计划及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同时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双向互动的沟通机制。
此外,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千师访万家”活动,以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在家访中,教师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方法,并结合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同时,学校利用家校联系手册,记录学生在学校与家中的表现,使家长和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动态,形成教育合力。
为增强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参与度,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家校互动活动。例如,在“家长志愿者进校园”活动中,家长走进校园,参与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学。他们协助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参与校园安全管理、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此外,学校还举办“亲子共读”活动,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经典书籍,在亲子交流与互动中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增进亲子感情,营造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
四、星光璀璨,榜样引领
学校通过设立“五美好少年评价手册”和“五美好少年光荣榜”,构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榜样激励机制。该机制不仅为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还通过每月评比和表彰,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五美好少年评价手册”详细记录了学生在“仪美、言美、行美、心美、情美”五个方面的表现。教师依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及时发现其闪光点和不足,并给予针对性的鼓励和指导。通过评价手册,学生能够明晰自身的努力方向,从而不断调整行为,朝着“五美好少年”的目标迈进。
“五美好少年光荣榜”为在“五美”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每月评选结果公布时,入选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与喜悦,这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更是一种激励。他们的先进事迹在校园内广泛传播,激励着更多学生向榜样学习。
在榜样激励机制的作用下,校园里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学习上更加刻苦努力,在生活中更加自律自强,在与人相处时更加友善互助。同时,榜样的力量也带动了整个班级乃至整个校园的风气,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五美”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
学校将继续秉承“让每一个孩子都充分发展”的办学理念,不断创新德育工作的方式和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具体来说,学校将进一步完善“育五美好少年”评价体系,使其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客观,从而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同时,学校将持续丰富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开发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德育课程与活动。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和育人能力,使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开展德育工作的行家里手。最后,学校将进一步拓展家校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共同探索更加有效的教育方法与策略,形成家校共育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乔 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