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路径研究

作者: 马艳丽

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下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与路径研究0

摘  要: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亟需推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通过对分属2个教育集团的2所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调查发现,集团支持对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影响最大且支持不足;不同年龄、教育程度、职称的教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学校支持发挥着影响集团对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支持程度的中介作用。推进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要建立教师高质量发展自主培养机制,实现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升;构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需求识别机制,充分发挥学校支持作用;完善集团化办学管理运行机制,加大集团支持投入力度。

关键词: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民办教育集团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0-0156-06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group educatio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eachers in 2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longing to 2 education groups, it is found that the group support has the greatest impact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the support is insufficien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al levels and professional titles. School support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in influencing the degree of group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group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independent training mechanism for teacher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realize the simultaneous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identify the need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pporting role of schools. We will improve the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of collectives in running schools,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group support.

Keywords: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unning school by means of collectivization; the teaching staf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private education group

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作为当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动向,以集团法人为办学主体,以集团资本为办学基础,以规模效应为办学优势,形成了具有生机活力的发展态势[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教育领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下,“引导”和“规范”就是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遵循,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需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体制,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才能走出一条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道路。然而,部分民办高校教师流失率增加[2];有的民办高校服务社会能力有限,社会影响力不高[3];有的民办高校教师培养路径狭窄、专业发展渠道单一[4],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因此,有必要从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存在的挑战,剖析集团化办学下阻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原因,提出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对策,可以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创新提供有益探索。

一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分别对2个教育集团下属的2所民办高校的教师队伍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432份,通过对数据极端值、错误值的处理,有效问卷共409份,调查问卷有效率94.7%。通过对问卷进行项目分析、因素分析,本研究中,KMO值为0.964,表明题项间的关系极佳,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7 333.298,自由度为253,显著性概率值P=0.000<0.05,说明总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因素存在,适合做因素分析。因子分析一共提取出4个因子, 4个因子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分别命名为集团支持、院校支持、发展愿景、发展效标,形成正式问卷。发展愿景是教师队伍专业发展预期达成景象的想法,发展效标是教师以专业的标准、规范或优秀教师的典型行为作为参照,对照自己存在的差距,这种效标的参照会不断调整教师主体的发展动力[5]。总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值为0.948,表明量表内部一致性很高,信度甚佳。

(二)  样本特征

从样本对象看,J1学院教师113人,占整体的28%;J2学院教师296人,占整体的72%。从性别分布看,男教师占整体的31%,女教师占整体的69%。从教师身份看,专任教师占整体的86%,行政职员占整体的11%,学校中层及以上领导占整体的3%。从年龄结构看,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56%,36~55岁年龄教师占38%,56岁以上教师占6%。从教育程度看,本科学历教师占28%,硕士学历教师占71%,博士学历教师占1%。从在本校或教育集团工作年限看,5年以内的教师占60%,6~10年的教师占13%,11~15年的教师占17%,16年以上的占10%。从职称结构看,初级及无职称教师占49%,中级职称教师占28%,高级职称教师占23%。样本数量和结构基本符合我国民办高校教师“青年教师比例偏高”“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的总体特征。

二  调查结果

(一)  总体水平分析

对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及各维度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发现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居中等偏上,均值为3.61。其中,发展效标均值最高为3.84,其次为院校支持均值为3.67和发展愿景均值为3.49,集团支持均值最低为3.46。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数据可以看到,分值存在两极分化非常严重的现象,说明在集团化办学下样本教师个体对教师队伍发展中学校支持、集团支持和发展愿景的看法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表1)。

(二)  差异水平分析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差异检验分析方法,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中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水平。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两所不同教育集团办学下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在学校支持和集团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学校支持和集团支持存在显著差异。其中,36~45岁教师发展水平、学校支持和集团支持方面显著低于46岁及以上年龄教师。

表1  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的描述性统计表

不同教育程度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在发展水平、集团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本科及以下学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及集团支持显著高于硕士学历教师。在本校或集团工作1~5年校龄的教师专业愿景显著高于11~15年校龄的教师。

不同职称教师在教师发展水平、学校支持、发展愿景和集团支持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未评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称教师。未评级教师专业发展愿景显著高于初级、中级及副高级职称教师。未评级教师及正高级职称教师集团支持显著高于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表2)。

(三)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对学校支持、发展愿景、发展效标和集团支持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支持与发展愿景、发展效标、集团支持之间全部均呈现出显著性,意味着学校支持与发展愿景、发展效标、集团支持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表3)。

为深入探讨学校支持和集团支持对教师队伍发展的影响,将学校支持、集团支持作为自变量,将教师队伍发展作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分析结果显示,R2值为0.470,意味着学校支持、集团支持可以解释教师队伍发展的47%变化原因。D-W值在数字2附近,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F检验(F=179.761,p=0.000<0.05),说明模型有效。标准化回归模型为:教师队伍发展=0.263×学校支持+0.468×集团支持。分析可知:学校支持、集团支持会对教师队伍发展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表4)。

(四)  路径分析

根据研究假设,对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路径分析,主要包括三个复回归分析。第一,因变量为集团支持,自变量为发展效标、发展愿景、学校支持;第二,因变量为学校支持,自变量为发展效标、发展愿景;第三,因变量为发展愿景,自变量为发展效标。结果显示,在对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影响路径中,存在四条显著路径:一是发展效标→集团支持;二是发展效标→学校支持→集团支持;三是发展愿景→学校支持→集团支持;四是发展效标→发展愿景(图1)。

表3  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各维度水平相关

分析统计表

注:*p<0.05  **p<0.01。

三  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  集团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影响最大且支持力度不够

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水平为中等偏上,在四个维度中集团支持水平最低。与学校支持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质量相比较,集团支持对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质量影响更大,这与集团化办学下民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相对受限,决策权更多地集中在集团层面相一致。调研数据表明集团对促进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发展支持力度不够,还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力度(M=3.32),完善教师发展制度建设(M=3.46),提升民办高校教师职业竞争力(M=3.41),同时,集团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初级和中级职称教师支持力度不够。究其根源,这与集团化办学对民办高校办学成本控制直接相关。

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通常采用“集团管总”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统筹推进资源整合、释放总部价值、提高办学集约化程度[5],但对民办高校管理过程中通常采用上调学费、扩大招生、控制办学成本和降低教师培养培训投入等内生增长方式提高办学业绩[6]。一方面,教育产业属性决定了集团化办学对利润的追求。集团化办学具有产业属性,追求利润最大化是教育集团产生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管控人力成本成为集团化办学的必然要求。体现在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方面,薪酬待遇、培养培训、高层次人才引进等较多依赖于集团支持和决策。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教师流动性较高也是影响集团对所属院校教师支持力度的主要原因。在访谈中有集团高管谈到,“民办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培养,好不容易把教师的教学能力、学历职称都培养成熟了,一有机会老师们就走了,学校和集团的投入全都为他人做嫁衣裳,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实属不易。”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