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研究

作者: 林夕宝 余景波 周鹏

摘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山东的重大历史使命,对山东省高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并使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呈现“向新”“向绿”和“向未来”的基本特征。现阶段,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面临政策机制不健全、资源投入不均衡等现实困境,制约着山东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助力先行区建设目标的达成。要推进山东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助力先行区建设,政府应充分发挥引领功能,构建区域特色保障机制;拓展资源投入渠道,增强学校助力先行区建设的“后劲”;加强学校内部建设,科学匹配教育载体。

关键词:山东省;高职院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5)04-0056-0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强调“山东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1]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篇章的重要一环。人才,是山东省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关键性要素。[2]山东省高职院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3],也是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主体之一。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区域高职院校办学和人才培养的价值所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思想和要求,也是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有效支撑和目标引领。[4]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全国首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重大历史使命的发展战略[5],对全国发展大局有着积极示范作用。山东省高职院校成为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助推者,最为关键的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增强人才培养的适用性。[6]目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走在了全国前列,山东省也成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职教高地。但是,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仍然存在不少现实挑战,制约着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是构建山东省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然而,目前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够丰富,此类问题研究尚具有较大延伸和拓展空间。

一、先行区建设的提出及其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山东是经济和文化大省,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018年,山东省开始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骄人成就。党的二十大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而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环节。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先行区建设的提出

2022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赋予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大使命。这是全国实施“双碳”发展战略以来,第一个以高质量、绿色和低碳为主题词的发展战略布局,为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开辟了新空间。当前,山东各地正按照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布局,扎实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和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必须实现工业、农业、文旅业、海洋业等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而高质量人才队伍是支撑这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7]。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首先要培育优质人才队伍,而先行区建设也为山东省教育实践提供了必要条件。高等职业教育是山东省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助力先行区建设也将成为构建山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

(二)先行区建设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影响

1.提供人才培养改革新思路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属于产业转型升级部署,体现着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既能促进山东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又能实现人才培养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已成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风向标。首先,能够更新高职院校办学思路。思路决定行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山东省高职院校重新梳理人才培养思路创造了有利条件。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产业发展,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所涉及的主要产业,不仅是山东省高职院校未来人才培养的服务对象,也是山东省高职院校确定人才培养定位的重要依据。其次,求变将成为山东省高职院校发展的主旋律。求变的前提是人行为思想的变化,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以创新思想对职业教育系统产生影响,能使创新的育人思想深度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最后,汇聚山东高职教育发展新动能。思路往往决定着力量汇聚的方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会使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形成合力效应,从而汇聚和生成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创新发展的新动能。

2.赋予山东省高职院校新使命

高职教育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山东省全面准确完整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路径。高职院校育人的使命在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赋予山东省高职院校新使命。首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山东实践的新篇章,也是山东教育助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导向。山东省高职院校要将新发展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培育能够担当时代发展大任的优质高职人才。这就意味着山东省高职院校要深化人才培养改革,使人才培养更加凸显时代特征。其次,助力山东省职教高地建设。职教高地建设是山东省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载体。职教高地建设关键在于职业教育能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新的探索。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先行区建设必须推进人才培养创新改革。因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会推动山东省高职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和后续服务等育人链条的全面改革和升级。最后,助推山东省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重视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在此过程中,山东省高职院校也会受到不同文化思想的影响。山东省高职院校为了更加适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要,也应当积极主动探索国际化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3.增强山东省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延续,具有“优胜劣汰”属性。山东是全国首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试点省份,这就意味着山东省高等教育也将面临新的生存竞争压力。高职院校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侧,其能否契合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要,将成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优胜劣汰”的重要指标,也增加了山东省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得山东省高职院校能更加自觉正视自身人才培养的不足,加快改革发展进程,形成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过程中,如果山东省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发挥建设性积极作用,山东高职教育发展空间会逐渐被“压缩”,山东省高职院校也会出现暂时性和阶段性的生存危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高职院校必须高质量培养人才;然而,高质量人才培养需要高职院校具备扎实的人才培养基础和深厚的办学内涵。不可否认的是,山东省各高职院校发展基础不同,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标准却是一致的。因此,山东省各高职院校所具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强度也有所不同。

二、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先行区建设的内在逻辑及育人基本特征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对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山东省高职院校是区域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是其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石。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高质量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存在科学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也决定着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

(一)内在逻辑关系分析

1.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促进山东高职教育提档升级

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变革,影响着山东省教育事业发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势必会引起人才需求变化。

一方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冲击”传统产业发展,引起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会催生大批高质量产业,这些产业为山东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提供更加有利的载体,山东省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这些载体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档升级。二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有助于提升山东省高职院校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能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也是国家重大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对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体现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育人的基本要求。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也是山东省高职教育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集中体现。

另一方面,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完善山东省高职教育体系提供了有利契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点在于高质量发展。山东省高职教育助力先行区建设的关键点是高质量育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对山东省高职教育提出了高质量要求。这不但表现在山东省高职教育要成为高质量人才供给侧,也体现在完善山东省高职教育育人结构体系。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意味着山东省高职教育应该具备完善的纵向和横向人才培养体系,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优质和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因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将会给山东省高职院校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提档升级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历史性机遇。

2.山东省高职院校是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必要因子

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是多种因子协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人才是先行区建设必须依靠的支撑性力量,人才生成与教育是密不可分的[8]。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要各类型人才,高职教育将成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所需人才的重要补充力量和必要因子。首先,山东省高职院校能够为先行区建设提供山东区域特色人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具有山东地域特色,人才需求也会呈现一定的地域特色。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定位在区域建设和发展,人才培养将会体现山东地域特点。山东省高职院校具有将山东地域传统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先天性”优势,能够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提供更加适用的人才。其次,山东省高职院校助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是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重要内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既需要深层次、基础性研究成果支撑,也需要实操性技术。山东省高职院校通过产教融合,能够将自身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为现实性应用成果,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良性互动。最后,山东省高职教育可以疏通先行区建设所需人才的横向和纵向流动渠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需要各类型人才有效支撑,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双重属性,这是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优势。山东省高职教育只有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才能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汇聚区域内外多元化高职人才,形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人才需求和供给的良性互动局面。

(二)助力先行区建设的山东省高职院校育人基本特征

1.山东省高职院校育人要“向新”

高质量发展是先行区建设的主题词,意味着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有创新。山东省高职院校融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其人才培养必须有“向新”特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是综合性过程,需要多种要素支撑才能够完成人才供给任务。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抓住主要环节,实现关键环节育人创新,才能高质量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首先,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有新的定位。当前,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山东省高职院校要立足这个支撑点提出新的人才培养定位,使人才培养以新的姿态顺应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其次,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要有新气象。目前,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需求;不可否认的是,高职教育发展也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因此,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呈现新气象,成为其有效助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基础。最后,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后评价要有新标准。后评价主要应用在毕业生就业服务阶段,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环节。山东省高职毕业生是区域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主要人力资源,山东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后评价将会升级山东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体系建设,为全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服务改革提供参考范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