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滑不完的滑梯

作者: 马苏云

世界上真的有滑不完的滑梯吗?在成人的惯性思维里怎么可能有滑不完的滑梯呢?但对于孩子来说,这个问题却让他们无比的快乐和兴奋。孩子的答案是肯定的:

“这个滑梯要很长的!”

“滑滑梯的时候,虽然我从滑梯上下来了,但是我的心里感觉还在滑滑梯。”

“这个滑梯可以绕着地球一直滑、一直滑,就滑不完了。”

滑不完的滑梯也意味着孩子乐此不疲的游戏和玩耍。

首先,读出玩耍的快乐。滑不够滑梯的小动物其实就像幼儿园的孩子们,真的是孩子们嫌弃滑梯不够长吗?其实,在反复玩耍后,孩子由于熟悉了从上而下滑滑梯的外部刺激,会感到有些无聊,他们需要更多的富有挑战性的滑梯。德国幼儿运动专家雷娜特·齐默尔曾说:“每个人在生命之初总是很大程度地依赖他所处的环境,随着对身体的掌控能力的增强,他又开始追求摆脱外界的控制。”《滑不完的滑梯》中,大大恐龙的出现给予了孩子们挑战和冒险的机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重复书中的语言:“小象用长长的鼻子做滑梯,长颈鹿用高高的脖子当滑梯,小猴子从大树顶上架了长长的滑梯,可是都还不够长。”“大大恐龙的脖子长长,身体长长,尾巴也长长。”“他的脖子、身体和尾巴就变成了一个长长的滑梯。”“大大恐龙长得太大了”“大大恐龙坐在大大滑板上,脸上的笑容好大好大……”书中重复出现的“长长”和“大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的快乐和想象。如果大人在陪伴孩子看这本书的时候,辅之以游戏,对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孩子就一定能获得美好的体验。家长在家里可以利用自己的身体、家具等和孩子一起体验滑滑梯的游戏,还可以鼓励孩子说说在幼儿园里、游乐场里玩过哪些好玩的滑梯。

孩子的心中有千千万万种滑不完的滑梯0

其次,品味共玩的温情。绘本中的大大恐龙会被孩子们自然而然地当成身边的成人,可能是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可能是老师。成人可以成就孩子的游戏也可以是孩子最好的玩伴。当大大恐龙成为滑不完的滑梯时,孩子们在大大恐龙滑梯上进行多种尝试,无论是倒着爬上去,还是趴着、斜坐着、站着滑下来,幼儿都会在其中找到新的刺激,并开始孜孜不倦地探索。当孩子邀请大大恐龙挑战更高的山坡滑梯时,大大恐龙也会有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其实,不管是孩子之间,还是孩子与成人之间,共同玩耍就是互相帮助互相成就的过程,那样才能获得更成功的游戏体验。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绘本的第11-12页的画面。

“你看,小动物们一圈一圈地滑滑梯,大大恐龙也要不停地扭呀扭、转呀转。他都转出3个头3条尾巴啦。”

“他的头都转晕了,那红色的弧线就代表大大恐龙的头晕了。”

我们也无需对孩子进行“大大恐龙帮助小动物滑滑梯,小动物们也关心、感恩大大恐龙”等说教。阅读是慢慢浸润的过程,要有陪蜗牛散步、静待花开的心态,故事中互相关爱的温暖和幸福就让我们和孩子在体验滑不完的滑梯的过程中慢慢体悟吧!

最后,表征畅玩的体验。幼儿期是“画”“话”一体发展的蓬勃期,无论是孩子独处时还是在与家人一起时,无论孩子是在家庭环境中还是在群体学习环境中,他们都会如此。伴随着“话”的“画”,不仅满足了这个阶段的孩子发展的心理需求,还有助于孩子的表达力、想象力的启蒙发展。孩子会非常喜欢充满乐趣的《滑不完的滑梯》,他会不厌其烦地让父母一遍一遍读给他听,他也会一遍一遍地看。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捧起书给自己讲、给家人讲。他们会按照自己的逻辑和线索讲,可以重复故事内容,可以通过读图发现更多的细节,也可以讲讲自己和好朋友滑滑梯的趣事。让孩子想怎么讲就怎么讲,孩子就可以讲出更多的想象、讲出更多的惊喜。孩子在讲的同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把自己讲的故事在纸上画出来,此时,孩子在纸上画的是用线条、图形、文字等代表的语意,这些表征不强调审美的意义,是孩子心灵密语的符号表达。父母要保持记录的习惯,尊重儿童的口吻,有一句记一句,有一字记一字,完全把画画的真情意保留下来,激发儿童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家长用心读给孩子听,用爱听孩子说,倾听再倾听,尊重再尊重,这样的陪伴就是高质量的陪伴。

亲子共读这个绘本时,也可以适时引导孩子思考一些问题。比如,讲到“要是有一个滑也滑不完的滑梯,那该有多好呀”,让孩子说说怎样才能有一个滑不完的滑梯呢;讲到“可是,只要数上1、2、3、4、5,也就滑下来了呀”,可以让孩子说说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大大恐龙成为滑不完的滑梯呢;讲到“大大恐龙真好,一直让我们玩滑梯。可惜,他自己没滑梯玩”,再让孩子想想办法,怎样让大大恐龙也能玩上滑梯。孩子天马行空的猜测和想象会加快思维的节奏,他们的奇思妙想是成人无法预料的,放手让孩子自主表达、自由创作,他们就会给我们成千上万种滑不完的滑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