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公园的小鸟

作者: 李凌

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赏一只鸟,准确地说,这是一只麻雀。它就在我前面不到两米的地方。看得出,它除了悠闲地踱着步子,耳朵并没有闲下来。这是鸟类共有的特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休闲与觅食,往往都在同时进行。这是它们日常的生活与生存的状态。

刚刚被喷罐洒过水的草坪,小草吸饱水分,绿草茵茵中,一些白色的、蓝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小花开得煞是好看,星星点点。静谧中,一些小动物喜欢在草叶下悄悄地活动。其实,这就是它们休戚与共之所。自然界的生存法则就是这样的循环往复,相互成为彼此的食物。而这只麻雀,显然是此刻这片草坪的高级觅食者。它已经习惯了这片草坪,习惯了旁边休闲凳上时常静坐的休闲者,它并不在意我的注视。一颗草籽被它咂巴着嘴吞进嗉囊,待到稍后再去反刍和回味。而捕捉一只小虫子,算是鸟类的肉食大餐,是它们的美味佳肴。相比于一群鸟捕食的专注,它那吊儿郎当的姿态正是吸引我注意的地方,这样的姿态让人心生怜爱。我发现,当它捕食草坪下面的一只小青虫,并不是用眼睛,它的耳朵才是此刻最佳的捕食辅助工具。草坪下面微弱的动静对于人来说,就是平静安逸,感受不到任何异常。而这只麻雀,却用耳朵洞悉了草坪下面任何微弱的动静。瞅准时机,闪电般的一低头,扎下去,再抬头。说时迟,其实快,一只青虫就被它叼在嘴上。肥胖的小青虫的身体用本能的求生欲望被拉长,还在嘴上不停地扭动,试图拜托被麻雀叼在嘴上的命运。但无可奈何的是,小麻雀是此刻绝对的胜利者,它脖子几次地伸缩和吞咽,小青虫就进了嗉囊。

这些年,我居住在城北区域,远望北山,春秋会有积雪的山峰闪烁着耀眼的银光,距离城市很近。南望乌孙山,天气晴好,只见白石峰闪闪发光,雪山顶上。有时会突然窜出一架飞机,两道灯光穿越云端,向着城市俯冲而来。东面通常是阳光向着西边缓慢行走留下的轨迹。而西面的果子沟,天气晴好的时候,仿佛一脚就能飞跃到雪山另一边的赛里木湖,去看湛蓝的天空,以及湖天一色的美景。再把镜头拉近,我所居住的这片区域,绿化面积越来越大,街边小公园,十字路口、拐角处的微景观比比皆是。树木葱茏,绿草茵茵,鸟语花香,虫鸣悦耳。在这靠近城北郊区的地方,鸟儿来去更加方便自由。当乌鸦在晨光中向着北山方向飞去的时候,刚好是东方太阳升起的时刻,晨光下,它们黑压压一片,就像一朵移动的乌云,缓慢地移向天边。而西北以北的这座小城,新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到了黄昏,这些乌鸦会返回,它们会落在一座停工多年的楼房的塔吊上。在几十米的塔吊臂上,它们一字排开,然后,有的飞起又落下,哇哇哇的声音响彻天空。如果再加上不远处一列火车拉响汽笛,那么,城北的黄昏在这样的时刻,别有一种声音营造的韵致。

我更喜欢在闲暇的日子,坐在街边小公园的休闲椅上,打开笔记本电脑写几个字,现场记录这片绿地上发生的细微之事。在这片葱郁的草坪上,春夏两个季节,经常能看到一群小巧而灵动的麻雀,它们不停地叽叽喳喳,欢快地玩耍,蹦蹦跳跳,欢快地觅食。它们是这片草坪最活跃的小精灵,让宁静的街边小公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阳光洒在绿得发亮的草地上,麻雀们的身影极其灵动,时而低头啄食,时而警觉地抬头张望,发现有匆匆的脚步声由远而近,无论有无危险,都会群飞而起,落在远处的绿化墙上,脚步走远,又飞落草坪,继续刚才的游戏。心境好的时候,我觉得这些麻雀的羽毛并不华丽,却有着一种质朴之美。它们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强劲的活力,每一次跳跃都仿佛是在与翅膀下的土地进行一场亲密的对话。这时候,草坪就是它们的舞台,它们在这里尽情展现着生命的活力与自在。当微风吹过,草叶轻轻摇曳,麻雀们的身影若隐若现。此刻,风吹草低,草浪一浪未平,一浪又起,而麻雀是草浪上跳动的音符,为街边小公园增添了别样的美好与奇妙。在这小小的天地里,麻雀们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街边小公园生活的篇章。

这只麻雀,我不知道它为啥一直落单,但看它在草坪上灵动的姿态,孤单或许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其实,它的世界,我不懂,我们彼此,不过是相互的过客。虽然它的心中不会留下我的痕迹,而在我的心中,却留下了一只麻雀在草坪上玩耍和觅食的姿态,充满生命的灵动。

乌鸫,一身全黑的鸟,也是我在街边小公园时常关注的鸟。我肯为乌鸫留下一些文字,是因为早年就与它们有着不解之缘。早前,乌鸫并没有在我的心中留下更多的好印象。它们冬天的晚上为了取暖,常常居住在我楼房的烟囱里面。每天早晨只要我启动抽油烟机,它们就被惊飞而起,飞向小区里的树丛,同时会发出一些惊叫的声音。在它们眼里,或许是我过早地惊扰了它们早晨未醒的美梦。久而久之,我就有了一种负罪的心理。早晨起来做饭也就尽量不炒菜,不再开启抽油烟机。但它们懒于做窝,就是没有自己固定的家的习性却被我记住了。后来我发现,东鸫并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懒惰之鸟,单它们的歌声,就令人折服。它们会唱七种以上的音色,而且一气呵成,不需要预演和酝酿。有时候我觉得,百灵鸟的歌声也不过如此,甚至东鸫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处。因此,我在街边小公园里静下心来观看它们。它们在低处活动的时间多过天空,成天也是忙忙碌碌的样子。它们会让我想起,每天在这里劳作,为公园增添美色的园林绿化工人。这也是我不需要仰视高高在上的树枝就能观赏东鸫的一个理由。我们每天把自己置身于城市的喧嚣热闹中,早已对需要抬头仰望的事物失去了兴趣和耐心,就连平视,也有一种心理上的压抑感。而俯下身子,观看脚下的事物,会让我们的身心也变得谦逊与平和。

绿化墙上活动的东鸫,那一抹绿的绿化带,只是常常被人们忽略的一个角落而已。然而,就在这片看似寻常的绿色空间里,却活跃着两只灵动的东鸫。此刻,它们在绿化带的灌木丛中飞上飞下,飞进飞出。那娇小而敏捷的身姿,在绿叶间穿梭跳跃,如同绿色中跃动的黑色花朵。在此之前,我在一个圆形的大花园中看见了两朵黑色的月季,黑色的花瓣闪烁着耀眼的光芒。突然之间就想到了这两只东鸫,它们黑色的羽毛,有一种别样的素雅,与周围的翠绿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动而优美的小公园画卷。此刻,它们在绿化带的灌木上跳跃着,忙碌地觅食,尖尖的喙轻巧地翻动着枝叶,寻找着隐藏其中的小虫子或植物的果实。当然,在春夏季节,小虫子是它们乐此不疲的大餐。每一次成功的捕获,都让它们欢快地跳跃几下,仿佛在为自己的收获而欢喜不已。到了冬季,绿化带黑色的小果实或者草地上的草籽,它们并不青睐。在积雪覆盖的地面上,寻找食物有些困难。而头顶树上已经干透的野酸梅果干、忍冬的红色小果子是它们过冬的口粮。藏粮于枝,这是鸟类的一种智慧吧。

它们的歌唱通常在早晨和正午,平时似乎都悄无声息。东鸫的鸣唱声清脆悦耳,宛如一曲曲悠扬的小曲。要不是看见它们活动的身影,我都以为是百灵的鸣唱。阳光照在大地的清晨,晨光柔和,东鸫的歌声便不失时机地打破了早晨的寂静。它们会在高大的树上,占据着有利的树枝,然后放开歌喉,相互和鸣。当然,它们有时也会分别落在道路两边的树上,构造一个大合唱的舞台,来一个集体高歌。那此起彼伏的鸣唱声就像晨光中迎接新一天的音乐会。这种独特的仪式感为街边小公园增添无限生机与活力。它们用欢快的音符唤醒了沉睡的世界,仿佛在告诉人们:充满希望与美好的一天开始了,莫负时光!

在初冬的早晨,气温已经有些低了,人们需要穿着厚些的外套才可以在室外行走。大多数树木已经叶落殆尽,只有梧桐树的宽大叶片还在风中挣扎,好像不太愿意很快将自己一个夏天的辉煌交给冬天。这时候,如果有一些鸟儿落在光秃秃的树上,那就是冬天树木开出的灵动花朵,不仅给树木增添生机,还点缀着人们的视野。见到两只乌鸫,这是一对夫妻。一只落在高些的榆树顶端,是丈夫吧,它歌唱的声音似乎带着一个夏天的疲惫,它摇摆着尾巴,有那么几十秒时间,它几乎完全静止不动,歪着脑袋望着向北的方向。而另一只,是妻子吧,落在低一些的树上,昂着头对着丈夫一顿低沉地鸣唱。虽然我没有听懂它们的鸟语,但从随后的动静猜测,一定是妻子在责备丈夫有什么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再后来,妻子在前,丈夫在后,向着北方的天空飞去,越飞越远,身影也越来越小,就像飘飞在天空的两个逗点,消失在茫茫远方。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散步的人逐渐多了起来。在人们的赞美声中,它们感受到了自己在这座小公园的价值。看看它们吧,阳光洒在身上,那斑驳的光影闪烁在羽毛上,呈现出它们黑绸般美丽的外衣。它们在这片小小的天地里自由飞动,不受尘世的纷扰。而人与周边事物的和谐相处,让绿化带成为了它们的庇护之所,让它们在人类的世界中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园。

宁静的角落,常常能听到东鸫清脆悦耳的鸣唱。东鸫的鸣唱,我数了一下它们的音色,共有七种,七种音色交替依序鸣唱而出,犹如大自然谱写的优美旋律。时而婉转悠扬,仿佛在诉说着天空与地面灵动而神秘的故事。时而欢快活泼,像在欢乐中享受生活中的细微喜悦。它们的鸣叫,歌唱着湛蓝的天空、葱郁的树林,歌颂清澈的溪流、芬芳的花朵,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东鸫的鸣唱不仅仅是小公园的声音,久而久之,我发现,这些乐音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们用歌声表达着对家园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敬畏。我们应当更加珍惜这份来自大自然的礼物,保护人与自然共同的生存环境,让东鸫那美妙的鸣唱常常在我们的身边回荡。

此刻,太阳已偏西,深秋的街边小公园更加静谧,秋风阵阵,落叶纷纷。一个母亲牵着孩子走过,宁静的黄昏就要到来了。而,一只东鸫,这是我首次在黄昏聆听到它的鸣唱,相比早晨,它的鸣唱节奏温柔而舒缓,仿佛为忙碌的尘世送上抚慰心灵的催眠曲。于是,我静下心来,悉心聆听东鸫的鸣唱,在晚霞中共享这方美丽的天地。

已经是午后,距离黄昏还有两个小时,在街边小公园的一隅,气温微低,秋风阵阵。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为大地铺上一层金色的纱巾。就在这宁静的角落,我邂逅这些神秘的访客——蜂鸟鹰蛾。我数了一下,有十余只。它们如同吸引人眼球的流星划过眼前,在紫色的、紫红色的、黄色的秋菊花丛间穿梭飞舞。那娇小而灵动的身躯,宛如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它的翅膀薄如蝉翼,闪烁着五彩的光芒,每一次振动都像在空气中弹奏着与花共舞的和谐乐章。

当然,对于蜂鸟鹰蛾,此前也存在着误判,认为它们就是蜂鸟。我们平常所看到的一种飞行速度异常迅速的像鸟又不像鸟的飞行动物,其形状又有点像蜜蜂,人们把它叫为蜂鸟。而蜂鸟就是蜂鸟,蜂鸟鹰蛾就是蜂鸟鹰蛾,前者为鸟,后者像鸟又有着飞蛾特征,像鸟又像蛾,写起来都拗口,因此,蜂鸟鹰蛾,这个名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秘与魅力。它似蜂鸟般轻盈敏捷,又有鹰的矫健和蛾的柔美。要是有机会,我还真的想抓住一只蜂鸟鹰蛾,亲身感受一下它在我掌心的各种动静和姿态。可是,它们的飞行速度实在太快了,快得根本就没有靠近它们的机会。当它停留在花蕊之上,细长的喙管就深深探入一朵花的花蕊之中,汲取甜蜜的汁液,那专注的姿态,仿佛整个世界都为它静止。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时高时低,时快时慢,仿佛在与花朵进行一场私密的对话。那灵动的身影,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此刻,微风轻拂,花朵轻轻摇曳,蜂鸟鹰蛾随之舞动的姿态,定格在天地间。它们是这街边小公园里灵动的精灵,对周边走动的脚步声和人声的喧嚣毫无顾忌,旁若无人般独自享受着这秋阳下的美好与宁静。在它的世界里,或许只有花香与阳光,只有自由与欢乐。它们是放下身心,拥有无限自由的花间小精灵。

深秋的一个正午,秋风阵阵,吹得黄叶在空中飞舞,然后落地。百花凋零的时节,宁静弥漫着街边小公园的每一个角落。在温柔的秋阳下,菊花是此刻街边小公园的主要花卉植物。红色的、紫色的、红紫色的菊花惹人怜爱,一场奇妙的视觉盛宴就这样悄然上演。蜂鸟鹰蛾,这大自然的舞者,以其独特而美丽的姿态,宛如一朵朵灵动的飞花,轻盈地穿梭于紫红色的菊花丛之间。那薄如轻纱的翅膀,快速而有节奏地振动着,就像微风轻轻抚动琴弦,弹奏出一曲曲无声的旋律。翅膀上细腻的纹理和绚烂的色彩,在阳光下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如同一幅精心绘制的移动画卷。它的飞行姿态如此优雅,时而盘旋上升,追寻天空的高远。时而俯冲而下,与花朵亲昵相拥。当它悬停在空中,身体几乎静止,唯有翅膀急速扇动,那精准的平衡能力,就像时间的短暂定格。蜂鸟鹰蛾靠近花朵时,那细长的喙管如同精细的画笔,精准地探入花蕊深处,微微弯曲的身姿,带着专注与陶醉,仿佛在与花朵进行一场深情的拥吻,诉说着大自然的和谐而浪漫的诗意。它的头部灵活转动,眼睛闪烁着灵动的光芒。而周围发生的一切,它们倒也不必担心。它们飞行速度太快,没人能够抓住。还有就是人们已经习惯了它们在花丛中的舞姿,观赏它们,才是此刻最佳的赞美方式。那小巧而矫健的身躯,在花丛中的每一次移动,都呈现出力量与柔韧的完美结合,这是无与伦比的飞行的生命之美。

上一篇: 翼语者(二题)
下一篇: 村庄的答卷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