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路上的民族亲人

作者: 刘长虹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放在我们常年离家在外的打工人身上,我觉得尤为妥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生存目标,丢下亲人,远走他乡,来到一家家工厂、一个个工地,寄居在别人的屋檐下谋求发展。这时候,要生存,要立足,要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靠的就是大家的相互支持和帮助。就我自己而言,在外打工十几年,之所以能取得现在一丁点微不足道的成绩,最离不开的就是打工路上遇到的,曾经帮助过我、关心过我的那些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亲人们。

初来乍到:难忘那帮仗义的彝族大姐

这帮仗义的彝族大姐,是我初来乍到时在广东中山认识的。

当时我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经中介公司介绍,来到中山一家电子元件厂做流水线工人。这是一家广东本地人开办的小型企业,小到线长,大到总经理,所有管理阶层全都是清一色的本地人。管理者个个口里操着白话,张口闭口一个“丢雷嗨”,对我们外来者总是表现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再加上,我高中三年下来,书没读好大学没考上,倒是将自己读成了“四只眼”,流水线上那些打螺丝、接线头之类的活计,在别人看来再简单不过了,但由于视力原因,我工作老是出错。这样一来,我自然成了那些管理者的出气筒:“我丢雷嗨!连这么简单的工作你都干不好,再不行给老子滚蛋!”每天这样的话,把我的耳朵都听麻了。

终于有一天,我实在是受不了了。可当我准备辞职走人的时候,十来个来自大理的彝族大姐将我劝下了。她们对我说:“兄弟,不要走了,你戴着四百多度的眼镜,就是去了别的厂,也会做事不方便的。这样你看如何,咱们线上的统计员,还有几天就辞职回家结婚了,到时候我们一起推荐你当统计员。”听了她们的话,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统计员可是个肥差,工作轻松,且薪资待遇也不低,怎么能轮得到我这个连接线头、打螺丝都不行的人呢?我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她们或许是看穿了我心思,笑着安慰我说:“放心吧,我们线上除了你,还有谁是高中生?你都做不了统计员,那还有谁能行呢?”在她们的鼓励下,我最终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一周后,我们线上的统计员还真辞职走人了。当开会选新的统计员的时候,这帮彝族大姐一致推选我,可线长说啥都不同意,他说:“就这个屌毛,连流水线上的活都没干明白,还能做统计员?别开玩笑了!”这帮彝族大姐解释说:“他干不好流水线,是因为他视力不好。但他有文化,干统计员工作,一定能干好!”

“我看你们这帮骚娘们儿是老牛想吃嫩草,看上这个小白脸子了吧?他有文化?两条腿的驴子不好找,两条腿的文化人多的是!你们是看咱线上再没高中生了吧?那我们可以去别的线上调,再不行也可以厂外招聘,反正就是不能用个窝囊废!”听了那帮彝族大姐的解释,线长气呼呼地骂道。

这帮彝族大姐也不是好惹的,她们来公司多年了,个个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听线长这般侮蔑她们,也气不打一处来了:“作为管理人员,怎么满口喷粪呢!今天,我们还就选这个小兄弟当统计员选定了,你若不同意,我们集体罢工,看你这线开不开了?”

这下,线长反倒软了下来。毕竟线上有一半以上的彝族人,如果集体罢工,到时候还真不好收拾了。于是,他不再理那帮彝族大姐,转向我问道:“你觉得自己能做好统计员工作吗?”我微微点了下头。见我点头了,线长接着说:“既然你这样自信,那就试试吧!但我丑话说在前面,如果统计员再做不好,就你啥也别干了,直接打包走人好了。”

就这样,我这个连流水线工人都做不好的人,居然当上了统计员。为了不辜负那帮仗义的彝族大姐对我的强力推荐,我工作起来自然很认真,没多久便适应统计员岗位,在那家公司站稳了脚跟。

新婚那年:我替一位回族老乡回家

那年新婚蜜月都没结束的我,迫于生计,不得不丢下心爱的新娘子,再次南下闯荡。

这次我是在佛山一家塑料制品厂做注塑工。说实话,这家公司是个大型的港资企业,不像之前那家本地人开的公司,管理人员经常辱骂员工,工作也对视力要求不高,我可以轻松胜任。可唯独美中不足的是,公司守大门的一位回族保安,跟我还是老乡,却处处跟我过意不去。

这家公司的生活区和厂区之间隔着一道大门,我的老乡回族保安,便在这道门值班。按公司规定,每次上下班进出这道大门,他都要对进出的员工进行检查。我开始倒觉得,这没什么,无规矩不成方圆,检查就检查呗。可时间长了,我才发现,这家伙柿子专挑软的捏,检查老员工时走走过场就行了,唯独跟我和一些新员工过意不去。

我天生就不喜欢恃强凌弱之人,准备给他一个下马威。这天下班,我故意拿了个公司生产的塑料瓶子,头都不回直接往生活区走。

“站住!你把你手里拿的东西放下!”正在值班的回族保安朝我喊。

“我偏不放下!不就是拿个瓶子放宿舍打开水喝吗?碍你什么事了?”我故意气他说。

“这是公司的产品,不准带入生活区了,你不知道吗?”他大声朝我吼。

“你也知道是公司的产品啊?我还以为是你家的呢?”我满是讽刺地说。

我这话惹得在场工友,都哈哈大笑了起来。回族保安气得受不了,便跟我动手扭打了起来。这事最后的结果是,我跟他各记小过一次,每人罚款50元。

可就是这样一位跟我有“仇”的人,却在最关键的时候,帮了我一个大忙。

时间很快到了年关,我在这家公司上班已经快一年了。随着春节的一天天临近,我对媳妇的思念日益剧增。但不巧的是,火车票全都落入了黄牛党手里,我买不到一张回家的车票。

我虽不是第一次外出打工,但还是第一次过年回不了家。腊月廿八这天,我一个人的空荡荡宿舍里发愁时,回族保安老乡进来了。

“你来干什么?找我打架随时奉陪!”我对他毫不客气地说。

可让我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朝我笑了笑说:“老乡,我先向你解释下之前的事情。你知道我为什么对你这个小老乡比对别人严格吗?其实,没别的,就是在你没来之前,厂里有个新员工偷写字楼的笔记本电脑,被警方抓走了!那个新员工,跟你一样,还是个我的小老乡,都怨我对放他得太松,害了他!我愧疚啊!”

听到这里,我才明白这位回族老乡对我的用心良苦,不由脸红到了耳根。

顿了顿,他接着说:“老乡,你还没买到回家的火车票吧?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如何?我这里有一张回咱老家的火车票,明天的,可我现在又不想回了,原价转给你,算帮我个忙如何?”

我听了忙说:“这可使不得的啊!把车票转给我,你怎么办?”

回族保安老哥不好意思地说:“我光棍一条,家里也没父母,在外无牵无挂,回不回无所谓,就算是你替我回家了?”

那时候火车票还没实名制。就这样,我拿着这位老哥的票回家过年了。

小夫妻久别胜新婚。那个年,我们一家人在一起,过得好是开心。可年后我打听到,这位回族保安老哥并非光棍汉,他家里有老婆,还有个女儿,他已经三年没回家了。今年他花高价在黄牛党手里买了一张回乡车票,就是想回家跟老婆孩子团聚的,可为了让我能回家跟亲人团聚,他再次一个人留在外面过年了。

那个冬天:我与壮族舍友同床共枕

坦言相告,我是在内蒙古打工被骗后,迫不得已才来到杭州的。杭州不仅风景优美,还是个很发达的工业城市,来这里后没费多少周折,我便在这里一家五金厂谋得一份电镀工差事。这个厂上班十小时,两班倒,吃住全包,我应该很知足了。可由于刚刚被人骗了钱,等到这里上班的时候,我穷得手里连一分钱都没有了。而当时,恰好是冬天,虽说是在杭州,但天气已经很冷了,没钱买一条棉被抵御寒冷的我,很快就感冒了。

那天早上,见我起床后不断咳嗽,住我下铺的舍友奇怪地问我:“老哥,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睡觉不盖被子呢?”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我不冷,被子太热,所以就……”

“别装了,你看你都感冒了。说实话吧,是不是没钱买被子?”下铺舍友打断我的话说。

我听了不好意思地点了下头。

“是这样的,我们是广西壮族人,比你进厂早不了几天,手里也没钱,要不借钱帮你买条被子!”

我这才知道,我宿舍住的其他三个人,他们都是老乡。于是,礼貌性地给他们说了声“谢谢”。

“你看这样如何?床这么大,你跟我们几个挤着轮流睡吧!”他们三个一起说。

“这……这怎么好意思啊!”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咱们可都是男士,好像还能占你便宜似的。”他们开玩笑说。

就这样,我每个晚上都跟这些壮族人挤在一起睡,再也不觉得那么冷了。

可是好景不长,舒坦日子没过几天,别的宿舍就疯传开了——我们这个宿舍在搞同性恋,晚上几个大男人抱在一起睡觉。这件事在厂里越传越玄乎,后来居然还传到了部门主管耳朵里。这个主管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当我告诉他,我们不是什么同性恋,只是我晚上没被子睡觉太冷,才挤在一起跟他们睡觉时,身为一个部门领导,他不仅没帮我这个新员工解决没被子的实际困难,还反倒警告我们:“我不管你们有没被子,但以后要注意点,你们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咱部门的形象!”

这件事后,我怕再连累这几位好心的壮族舍友,晚上主动不跟他们睡在一起了。而他们却满不在乎地对我说:“怎么?你怕了?”我说:“也不是怕了,可我怕连累你们啊!”他们听了说:“不怕就好,咱身正不怕影子斜,你不跟我们睡一起了,自己挨冻不说,还反倒坐实了咱同性恋的事实。”我听了觉得有些道理,就不再管别人说什么,怎么议论,跟他们继续轮流“同床共枕”,直到发工资我买了条属于自己的棉被。

那个冬天,非常非常冷,杭州都下了好几场大雪,可由于挤在这帮壮族兄弟的被窝里睡觉,我的浑身上下和心里总是暖烘烘的,没察觉到半点冬天的寒意。

人到中年:苗族老伯助我结束打工生涯

这年,我在北京一家制衣厂打工时,由于年龄偏大,不适合跟年轻人一起学针车,被安排到仓库跟一个贵州苗族的老伯一起做杂工。对此,我觉得心里很不是味儿,想当年父母省吃俭用供我读书,让我考大学改变命运,可我最终高考落榜,变成了打工仔;在打工路上,我曾在来自全国各地各民族亲人们的帮助下,努力工作追求上进,可现在都步入中年了,还是一事无成,沦落到只能在工厂做杂工的份儿。

见我心情不好,阅人无数的苗族老伯看穿了我的心思,微笑着对我说:“小伙子,你是对工作安排的事想不通吧!其实这也没啥想不通的,你跟我比还是小伙子,可你跟那些帅哥靓妹比,也三十好几的人了吧?就是他们安排你开针车,你觉得手脚有那些年轻人麻利吗?”

我听了不好意思地说:“也不完全是因为这个事。关键是,我都在外打工十几年了,可还是一事无成。跟我当年一起打工的那些人,有的自己创业当老板了,有的成了公司管理人员,而我反倒降成杂工了。”

“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就是同一只手,手指头也都不一样长,人的能力也有大小之分。”毕了,他又突然想起什么似的问我,“你难道就没想过回家干点啥吗?”

“怎么会没想过呢?我父母、媳妇、孩子都在老家,我做梦都想回去发展,可就是找不到路子啊!”我回答说。

“我倒是有个路子,就是不知道能不能帮到你。”苗族老伯说。

后面当我问他是什么路子的时候,苗族老伯告诉我,早些年他木耳种得非常好,也赚了不少钱,后面儿子工作了,老伴也去世了,一个人在家不想待了,才出来打工的。老伯还告诉我,如果想学种木耳的话,他可以手把手教我。

听了老伯的话,我像黑夜里的行走者突然看到光亮一样喜出望外。等干到年底,我便辞职,跟他去他老家学习种植木耳。

原来,老伯家世代都是种木耳的高手,他种木耳的技术,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他为人谦和,对我这个徒弟更是关照有加,很快,他就将种植木耳的技术毫无保留地全部教会了我。

有了这项技术后,我便正式结束打工生涯,回家创业了。这时候是2019年,离全国人民全面小康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农村上上下下都在扶持农民创业致富。手里有了这项技术,再加上驻村扶贫干部们的大力帮助,我的木耳种植基地,很快就建好了。由于得到了苗族老伯的真传,我种出来的木耳质量好,在市场上非常走俏。正是这样,赶在2020年全国人民全面小康之前,我终于摘掉了贫困帽子,跟大伙儿一道儿脱贫致富了。

如今又是几年过去了,我的木耳种植基地越做越大,我早就在家乡站稳了脚跟,再也不用外出打工了。可不知道,曾经帮助过我的打工路上的那些民族亲人们,如今跟我一样回家创业了,还是依然打拼在打工的路上。我好久没有他们的消息了。不过我相信,只要各民族的亲人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致,相互帮助,不管是打工,还是回乡创业,还是做别的什么事情,都没有不成功的道理!我衷心祝愿他们:好人一生平安,将生命中的每个日子,都过得跟石榴一样红红火火!

责任编辑:曹子学

刘长虹,甘肃西和人。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小小说选刊》等。出版有散文集《借你一个故乡》。

上一篇: 村庄的爱情
下一篇: 野菜亦流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