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工场 | 昔日的哈日嘎坦 在那朝西的半坡上, 坐落着班禅庙, 年轻的僧侣丹增哟, 受着师傅的管教。 在那向南的半坡上, 坐落着高大的房子, 苦命的僧侣丹增哟, 哭泣是他唯一的法子。 ——蒙古哈日嘎坦部民歌《班禅庙》 1 哈日嘎坦部落已经很古老了,部落中保留下来的那些...
小说工场 | 南山鹿 1 百草记得,鹿鸣堂药铺出事,是在勒鹿那天。 勒鹿即杀鹿。以整头鹿,配多味药料,制“全鹿丸”。制丸药的鹿,不可见血,故不用刀,而以绳索勒颈。死去的鹿,两眼光泽渐熄,百草看了,总忍不住哽咽。每年勒鹿,她都远远避开。实际上,在药行,勒鹿是风雅的...
小说工场 | 慕名而来 一 父亲一大早就带着郭茂林来找莫等闲,三个小时后,依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火烈鸟这时候发来一条短信。 有什么好看的?真无聊。莫等闲恼火地嘟囔起来。 一心一意盯着电脑看的父亲立马扭头问,怎么回事? 一个读者说要来看我。莫等闲回答。 哪里的读者?...
小说工场 | 时光水手 一 岚峰后来说要知道那晚下雨,一定不约我去公园。 那晚我们坐在公园椅子上抽烟,连抽了四支都没说话,像两个高手暗中博弈。我等他告诉我什么。他不说我就不问,不然他会发脾气。他总是莫名其妙发脾气。终于他说:“完了完了,怎么办?”他狠狠吸了口烟,风...
小说工场 | 秋色 去年春节回家,表姐给我介绍对象,叫嘉合。我说时间紧,马上要回厂里了,等再回来了见面。其实是不想见。但是又不敢直接拒绝,怕人家会说我不想结婚有毛病。我已经快三十岁了,回家最怕被人问,怎么还不结婚?村子里的同龄人,孩子都上小学了。而且在出嫁的时...
小说工场 | 第一的哭处 一 水先生不姓“水”,水先生姓什么,我已经记不大清楚了。宝儿叫他“水先生”,从此他就一直都是水先生。宝儿还说,水先生是绿色的。水先生果然像绿云一样地飘来,像绿云一样,他又飘走了。 有一次,宝儿对水先生说:“外婆家也是绿色的呢。” 水先生问:...
小说工场 | 给未知女人的信 1 一封写着“尤安娜”三个字的信,从老爸的藏书中掉了下来。老妈识字不多,但她从那三个字中,认出来两个“女”字。据此,老妈已经猜出,这是老爸写给一个女人的信。 老妈捏着那封信问:“这上面写的是谁?” 乔木说:“不知道。” 姐姐乔娜跟着说:“我...
小说工场 | 第一届学生 2000年,我从市上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了石嘴子河小学。石嘴子河距镇上二十多里路,我从镇上坐去县城的班车,途经两三个村庄、五六里路,在一座水库对面下车。车继续朝县城方向驶去了,我踩着河里的石头朝水库方向走。过河,看一眼拦水库的大坝,心想...
小说工场 | 带上你的书 每逢周末,她们的一天都是如此开始:奶奶到得早,打开店门,拨亮顶灯,夏温一壶薏米水,冬换红枣水;在门外的小黑板上更新推荐书目,再择其中一本,放在角落里一把扶手椅上,备用;水将沸不沸,熄电保温,去隔壁的咖啡店端两杯拿铁,一冰一热。 那时妘差不多...
小说工场 | 透过阴霾的一束阳光 一 陶艾青瞪大眼看着天花板,天花板一片白,什么也没有。其实她什么也没看。她在思考“死,还是生”这个问题。二选一,这可能是世界上最难做抉择的问题。 她遭遇车祸,肇事者逃逸了,至今公安局没找到线索。住院两个多月,医药费向六位数飞奔,打工几年的积...
西部散文 | 我的文行之士 李建军先生 正月里,想起了李建军。 他是当代最有勇气,且最有学问的文学批评家。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出现了一批小说家,其名气弥漫,红得发紫。这些小说家受到一茬文学批评家的吹捧,庸众随之产生,读其书,若饿狼扑在病兽的身上。 当时,对贾平...
西部散文 | 练家子 1 村上有一家生了七子,大儿练流星,二儿练单刀,三儿练飞刀,四儿练铁尺,五儿练双剑,六儿练铁棍,七儿一身蛮力,练的是老拳。这七子练功,二更而起,四更收了手脚,别说村上没人知道,就是左邻右舍也不知这家七子偷偷练功夫。 过去练功夫是很隐秘的事,...
西部散文 | 夜航 一 父亲二十六岁那年,当上了常熟长江运输社的社长。 常熟的虞山犹如一头静卧的牛,俗称牛头山。西北山巅的辛峰亭像牛角,山脚下有个小山头,那是牛尾巴了,惟妙惟肖。小山头是个百来户人家的小村庄。祖祖辈辈开采石头。傍晚,家家户户在煤油灯下打草鞋,草...
西部散文 | 乡戏往事 一 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史”,足以证明河南文化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历史悠久、文脉昌盛的河南生发出诸多的戏种,如曲剧、豫剧、二夹弦、梆子、越调、四平调……尤其是豫剧,分成了豫东、豫西、祥符、沙和调等流派,又借着其...
西部散文 | 求喜记 邹贤中,湖南衡阳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青年文学》《民族文学》等。曾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延安文学奖等。 1 妻子到家已是晚上十点十分,她一屁股坐在床沿上,床沿突然向下凹陷。坐在床尾专注写作的我回头看了一眼,她脸上挂着...
西部散文 | 玉言 玉是一条河 天地灵秀成美玉,美玉莹润配良人。 一说到玉,我的心突然就一激灵。好似一股甘泉沁入心脾,通透,清澈,浑身有难以言表的舒坦。 世界瞬间清凉! 我的身体、我的思想、我的灵魂,似乎都在玉的光辉下沁润、洗涤、净化,焕然一新。 玉真是一个神...
西部散文 | 村庄的爱情 村庄就像一个人老几辈子传下来的罐罐茶壶,在岁月的火炉上烘烤着。茶水翻滚着,冒着热气,奏响着意味深长的笛音,讲述着古老的爱情故事。村庄像一坛酝酿弥久的米酒,醉了太阳醉月亮,醉了男人醉女人,这一醉就是几千年。时光有多远,爱情的故事就有多醇。村庄...
西部散文 | 打工路上的民族亲人 常言道:“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句话,放在我们常年离家在外的打工人身上,我觉得尤为妥当。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生存目标,丢下亲人,远走他乡,来到一家家工厂、一个个工地,寄居在别人的屋檐下谋求发展。这时候,要生存,要立足,...
西部散文 | 野菜亦流芳 在陕北沟壑纵横的褶皱里,藏匿着时光窖藏的密码。当春风料峭,贫瘠的黄土便捧出翡翠般的诗篇——那些匍匐在地表之上的野菜,是荒原写给生命的十四行诗。 亲近大自然是热爱生活者最美好的享受,抑或是采风写生者最乐意的快事,或许能激发灵感,或许能触摸灵魂...
诗读本 | 后臂吊时代 冬日的臂吊 臂吊停留在半空 差不多有两年,保持着 同一个姿势 它曾经伟岸的长臂,隐约 在冬日的苍茫中 不再有指点江山的气势 在萧瑟的风中,不见一只鸟 落向它的肩膀 它的头顶,偶尔还会有飞机越过 脚下的街道,车流人流 还如过江之鲫 它身体的部...
诗读本 | 顿悟集 坐 忘 人生中途,你尝试摆脱重负, 在写作与漫游中抵达轻盈, 并在轻盈中,清洗这颗尘世的心。 在静观虚妄中,你擦洗世界的镜子, 并在拥抱镜中人时,交付人类的秘密。 在情如荒野的日子里,水治愈了水。 渴慕一种无法共享的小型欢喜, 渴慕在词语中...
诗读本 | 唱一声信天游 唱 一个人了才唱 分开了才唱 转过身才唱 走远了还在唱 睡不着了唱 想得不行了唱 端起碗放下碗都要唱 被狗咬了也要唱 挨了打也要唱 骑着毛驴唱 抱着烟囱唱 躲在墙背后唱 倒在麦草垛里唱 在老虎背上怎么唱? 在云朵上怎么唱? 在针尖上怎么唱?...
诗读本 | 无境之兽 无境之兽 作为逃逸者和被追捕的对象 你一头扎进了母亲一般的茂密丛林 敌人是杜撰的 苦难却如剑兰般桀骜地向上生长 巫术加身 在呜咽中更多幼兽的手足被砍下 你同时扮演了刽子手和受害者 身后的早樱披着血腥的余晖 满世界的叶子鲜红欲滴 可否有慈悲的...
诗读本 | 沉默的言说 梅花桩 仅离地几尺,仿佛 在万丈峭壁之边 心悬于空中,脚在桩上似蜻蜓点水 甘愿置于危险之中 如同行走于山尖 方寸之地,如此的踏实 又将惊恐高高举起 只有走过坎坷与失落 才能将险途化为平坦之路 学会走路,是一生的事 木桩坚守约定 始终为大地伸...
诗读本 | 深处的云 河 畔 慢走,深呼吸 牡丹芍药,玫瑰月季 有一个姑娘,来自南关 胸前的小鹿,如心中的鼓 薄荷可以入茶,河水入杯 春天的美,白鹭知道 河里的鹅卵石,清晰可见 岸上的绿茵,薄荷铺满 挥手,一次两次三次 南岸有烟囱,高高的 柳树如醉拳过招 风助长...
诗读本 | 与雪有关的疑问 雪啊,我从未虚构过你 每一朵雪花都是真实的存在 寒冷降临,雪正在 抚平土地冻裂的伤口 一场雪,染白了冬夜 染白了鸟巢和几片残叶 雪终将要掩埋掉这一切 连同有名有姓的峪梁山 和他的孩子 写下消逝的老院子 烟囱和门闩 写下邻家早夭的孩子 父亲和...
诗读本 | 枯萎之美 枯萎之美 一朵摔在地上的月季 已呈现出 枯萎的形态,枝干被砍断 倾斜之美 溢出的要多于 这个冬季 早夭的雪花 一次偶然的低头 目光早已将 一朵枯萎的月季救起 满身的刺并不 意味着,一种 洁癖或孤傲 也不是,拒绝这个 世界虚晃的言辞 一朵月季...
诗读本 | 陕北诗人作品选 张晓润的诗 我想写下一两章散文诗 如果你有两片面包,你会不会 拿一片去换取马鞭花。在这个风雅的句子里 我觉得潜藏着沉静的激流。在补浪河文化园 我心如花木,而我甘愿交出的面包 正代我讲出紫色的花语。我想就此写下 一两章散文诗,写下我无力据为己...
红色记忆 | 延安时期中共中央纪念刘志丹的情感意蕴和政治表达 刘志丹是陕甘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开创者,他领导渭华起义,在陕甘多地从事兵运工作、组建红军、开创苏区,在受到错误路线排挤的情况下仍坚持革命,不计较个人得失,在经历错误肃反后仍以革命事业为重,最终牺牲在红军东征前线。刘志丹牺牲以后,中共中央举办了多...
红色记忆 | 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哲学意蕴浅析 创作背景 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部抵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并于此地完成了《沁园春·雪》的创作。本词的创作恰逢中国革命话语重构的关键节点。自长征胜利至全面抗战爆发期间,中国共产党亟须构建新的革命叙事,以团结一切可以团...
人文陕北 | 史家之担当与论者之卓见 就中国当代小说创作而言,陕西无疑是一个重量级存在。前有柳青、杜鹏程、王汶石,后有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等,学界称陕西为文学重镇,它的确是当得起这个名号的。一个省域,能涌现出这么一个影响中国文学史的作家群体,也算是一个十分稀罕的文学现象...
人文陕北 | 拥抱百态小人物书写陕北烟火歌 一、荣誉背后的文学力量 2024年10月,第六届“柳青文学奖”评奖结果揭晓,作家郝随穗凭借散文集《庄里》荣膺“散文杂文奖”。《庄里》入选中国作家协会“作家定点深入生活项目”,自2021年出版后,已历经五次印刷再版。如今获此殊荣,无疑是对作家...
人文陕北 | 读书羽 001 哲学上的“否定之否定”告诉人们:你可倚仗权力否定一切,但时间无情,过不了多少年,又会有更多的人,把你的“否定”给彻底否定掉。甚至你当初对别人的无理,后人也会加倍无理地还给你。这似乎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之所以冠绝古今而不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