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个思维工具,实现想象作文的品质升级

作者: 何捷

用四个思维工具,实现想象作文的品质升级0

小学阶段的写作,记叙文与想象文各占半壁江山。特别是想象作文的写作指导,显得无力与空洞。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呐喊:“请同学们大胆展开想象!”似乎这么一喊,学生就获得魔力,就能顺势写出带着奇幻想象色彩的文章。观察写作结果可知,这样的呐喊是徒劳的。

笔者以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教学为例。倘若教师仅提出要求“大胆展开想象,写一写二十年后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这基本是无效的。教材中的要求很具体,要写出二十年后的家乡的变化,变化中要有场景描写,变化中要有事情发生。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工具,写出大胆的想象。笔者提供了四个思维工具:思维之桥、思维之像、思维之钻和思维之线。教师可以以工具帮助学生落实想象与表达,让想象变得更大胆,助力学生顺利完成“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的写作总体要求。

工具1:思维之桥

“思维之桥”,即教师在指导学生想象的时候,要注意进行“关联与对比”。教师引导学生在今天与未来之间搭建桥梁,具体可感地表达出想象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今天的家乡”人手,在"家乡的河流"这一具体表达内容上,在今天和未来之间,搭建一座思维之桥:现在的河水是这样的,未来的河水会是什么样的?未来的河水与现在的河水相比,会有什么变化?思维之桥连着两端,学生不断进行对比,分别表述,让读者在一个写作对象上看到“经由想象产生的变化”。学生借助思维之桥可以写成: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河水虽然不会发黑发臭,但看起来也不清澈。河中的小鱼,时不时因为缺氧而遭殃。二十年后的家乡,河水清澈见底,河边的绿植惹人喜爱,这样的河水直接流进了家乡的水厂。河水经过简单过滤,就是我们的饮用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关联与对比,让思维之桥连通了现在和未来,想象就变得具体了。使用思维之桥的技巧有三个:第一,确定好关联的点,如上文的“河水”就是古今关联的点;第二,写好对比的“样”,如未来的河水的变化;第三,疏通好变化的“脉”,如上文中河水的变化,不断往好的方向发展,越来越清澈,这就是发展的脉络,体现着作者的写作思路。

工具2:思维之像

“思维之像”,即让学生在大脑中想象具体的画面,之后将画面内容表达出来,让心中的图像成为笔下的想象。在画面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问题支架,让学生笔下的画面更为充实。

如写二十年后家乡的果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个果园的画面,并借助提问支架,围绕着果园提出几个问题:果园里有哪些果子?果子是什么样的?果子的收成如何?果子是怎样采摘的?这些问题,学生自主回答,不断丰富答案,从而在心中形成画面。接下来就是学生熟悉的“看图写话”一一把心中的画写成笔下的话,在作文稿纸上展示想象的画面。

“像”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它是大胆想象、具体表达的基础。其次,“像”的形成让想象作文有了整体描述的段落,“面”的组建才得以完成。再次,它与之后的思维工具形成联动,便于学生写作时捕捉到具体的细节,在画面中找到一个“点”,进行点面结合的描写。最后,它助力学生完成想象作文的整体构思。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教材提出“学习列提纲”的要求。“像”的形成,类似于列提纲。

工具3:思维之钻

“思维之钻”,即学生在写想象作文时,至少要聚焦一个点进行集中刻画。

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文中须有一个具体的细节,让文章有亮点。笔者还以“果园”为例。之前,学生写出了果园的概貌,如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写一写采摘,体现二十年后家乡的先进性与自动化程度。写的时候,教师提示学生追踪一个对象,反复写,进行长线表达。例如,可以聚焦在“一个桃子”上:先描写桃子晶莹剔透的样子;

再写机械手臂对桃子一夹、一扯、一转臂、一安置,桃子就进人了水果筐;之后写这个桃子进入了冲洗车间;最后写桃子摆上了货架时的样子。学生通过追踪这一个桃子,写出桃子被采摘的全过程,让读者在“一个桃子的旅程”中,感受到想象的细节之美。

有了思维之像,配合思维之钻,写出的想象作文既真实又大胆,让读者产生真切之感。写好一个细节,实际上就是写作核心力的体现。思维之钻考核的是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最能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在思维之钻的指导中,应多提供范例,多组织“教一写一评”的时时互动,让学生切实获得提升。

工具4:思维之线

“思维之线”,即让想象作文写得有序有理,思维之线,就是串联各个写作内容的线索。

笔者以《二十年后的家乡》为例,如果学生思维混乱无序,东写一点,西写一些,零零散散,不成体统。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好“怎么展开想象”之后,再动笔写。如可以以地点转换为线索,按序写出家乡的河流、果园、学校、农场的变化。或者以时间为线索,写出早上参观家乡的何处景致;中午在哪里进餐,感受家乡的美食升级;下午在何处参观,感受家乡的何种变化;晚间如何在夜空下感受家乡的静、美。教师跟着课文提出的要求,先指导学生列好写作提纲、明晰文章条理,再补充内容。如此一来,想象有序,也就更加真切。

使用工具,最大的价值就是让学生真正知道“我可以怎么办”。无论是写实还是想象,教师都要参与其中。最糟糕的就是一些教师做“甩手掌柜”,觉得写想象作文就是学生自己的事。

(作者单位: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ed2025030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