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能小学班主任德育实践的创新探索

作者: 何建军

小学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期,此阶段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需要家长、班主任的耐心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尤为重要,通过开展社会公德、集体主义、劳动实践、科学教育等,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品质,切实提升他们自我管理与自我约束的能力。在信息时代,传统的班主任德育方式暴露出诸多问题,为提高德育整体水平,班主任需根据德育内容和目标,科学应用信息技术,打造现代化教育模式。未来的小学德育中,班主任需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相关技术应用于德育中。

一、开辟德育阵地,赋予德育活力

为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小学班主任需开辟新的德育阵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阵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会或者家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熏陶。传统的小学德育中,班主任习惯于将课堂作为主阵地,仅在课堂上为学生传授德育的相关内容。长此以往,无法提高德育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型德育模式时,班主任将持续开辟新的教育阵地,以丰富教育资源,改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一)拓展德育资源,丰富学生体验

信息时代到来后,小学德育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班主任可以从网络上寻找更多的德育资源,为学生带来多样化的学习体验。网络资源较为开放、共享和海量,班主任开展德育时需根据教育目标,利用信息技术筛选出适合小学生的德育资源,开辟网络德育阵地,让德育走出课堂。班主任在筛选德育资源时,要保障德育内容具有吸引力,且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这样学生才会积极配合参与德育活动。比如,考虑到小学生年龄特点,班主任可向学生推荐“学习强国”等专业平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党政方针等知识。“学习强国”涵盖时政要闻、人文历史、教育科技等内容,班主任可定期下载相关资源作为德育内容。同时,平台中包含视频、图文等资料,学生能在班主任领导下拓宽知识面。此外,班主任也可以在主题班会中融入“学习强国”平台上的相关内容,拓宽德育的广度、深度。

(二)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教育成效

现阶段,国家对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班主任需学习相关政策与文件,借此改善教育条件,使学生在环境驱动下主动配合德育学习。班主任可将班级学习园地、文化长廊、黑板报、德育栏等作为主阵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善教育环境。比如,在利用班级学习园地时,班主任要结合教育内容,利用投影展示德育小案例,或把从网络上收集的德育标语、小漫画打印成宣传单,张贴在教室板报、墙体上,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再如,以文化长廊作为德育阵地时,班主任可从网络搜集适合小学生的德育内容,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融入文化长廊,通过视觉刺激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上述方式均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德育学习态度,通过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来提高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需营造良好的环境,可以从教室、校园等环境着手,使学生从环境中接受到德育知识。

二 、创新教育方法,彰显德育实效

小学德育中,教育方法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信息技术的种类繁多,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德育时,班主任应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思维水平等,以保障学生的思维品质与道德素养均有所提高。

(一)设计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理论灌输式教育方式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班主任可为学生设计各种游戏,因其趣味性强,将游戏融入德育内容后,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取德育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班主任在设计游戏时需巧用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来创设游戏情境或者改变游戏形式。比如,班主任要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上课之前,班主任可从网络上收集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源,并将这些内容发送至学生群,让学生自行下载电子课件,从中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为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班主任所搜集的资料应具有代表性、趣味性,能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有进一步的思考。在发送这些德育内容的过程中,班主任也要为学生布置游戏任务:根据自身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创编一个爱国主义小故事,与其他学生共同编排,并在课堂上表演。上课后,每个小组都展示表演剧目,班主任和全体学生都需要关注各小组学生的表现,并根据表演情况进行打分(1\~10分)。每一小组的表演结束后,去掉最高分、最低分后,取平均分为最终分数,得分最高的小组获胜,班主任给予一定的奖励。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组织游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保障德育的有效性。

(二)组织辩论活动,深化教育效果

小学生的思想尚不成熟,他们很难明辨是非,对一些典型问题的看法较为片面。为改变此现象,提高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班主任应围绕德育内容,为学生开展相应主题的辩论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辩论中阐明观点,并列出论据。为发挥信息技术在德育中的作用,在辩论前,班主任可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视频,用声音、图片及文字等来激发学生,助力学生形成独特观点。辩论过程中,为扩大辩论活动的影响力,班主任可通过直播让其他年级或者社会大众等参与到辩论中,并发送弹幕参与互动。比如,对于文明礼仪方面的德育内容,班主任可播放2014年春节小品《扶不扶》,小品通过幽默诙谐的方式,探讨了老人摔倒后,是否应伸出援手的热点话题。对于这一话题,班级学生观点明显分为“扶”和“不扶”两种。班主任可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两组展开辩论,在学生辩论的过程中开放直播,让其他年级的学生或者其他年龄段的人群都参与进来,发表观点,使学生在辩论中坚守正确的价值导向。

(三)开展课外活动,展示德育成果

在以往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对德育的重视不足,虽每周设有德育课,但内容规划不合理,形式化现象严重。针对此情况,现阶段班主任需提高对小学德育的重视程度,严格选定课堂教育方式与内容。由于德育的特殊性,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应仅局限于课堂上,而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进入社区等社会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转变学生对德育的态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bz20250727.pd原版全文

如针对传统节日的德育内容,班主任除了在课堂上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为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如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班主任可带领学生走进社区,与社区民众一起包粽子、做月饼,体会节日的快乐,或者班主任带领学生走进当地的民俗博物馆,通过参观浏览来了解当地的节日文化。在这些实践活动中,班主任应用手机或者相机等拍摄学生的活动照片或视频,当活动结束后利用这些照片来撰写文章,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让学生、家长等了解活动情况,帮助学生深化认知。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德育中,在元旦佳节,班主任应组织学生进行网络送祝福活动,让每个学生制作电子贺卡,或者用电脑绘画,并附上真挚的祝福语,以邮件形式发送给家长、班主任与同学,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感受到德育无处不在。

三、强化家校共育,构建联动机制

德育这一复杂工作,不能仅依靠班主任与学校,还需要让家长参与其中。每个学生家长都需要配合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安排,切实行动起来,与学校构建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对学生开展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行为规范。

(一)构建共享平台,分享德育资讯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教育、医疗、企业管理、工程等领域。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时,一方面,可与有关技术人员合作,尝试构建共享平台,在该平台内集成和共享德育资源,让家长、班主任、学生均可在平台上观看或下载资料。为体现共享平台的优势,班主任需向技术人员阐明德育的目标、内容、模式等,双方就平台架构、模块和功能等达成一致性意见。如有必要,学校可直接采用已有的共享软件,将德育内容上传,使各主体根据自己的需求登录软件完成有关操作。比如,针对“尊师敬长”德育主题,班主任应利用信息技术打造一个“尊师敬长我能行”信息交流平台。此后,班主任再将“尊师敬长的意义”“尊师敬长的具体行为表现”“由古到今尊师敬长的实例”等内容上传到平台,鼓励学生在家长的辅助下,自主从平台上下载相关内容并学习。除此之外,共享平台也兼具强大的通信功能,方便家长与班主任随时交流学生的德育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言传身教,在生活中要尊重老人,及时纠正孩子不尊重长辈的行为。再有,家长还需要帮助家里的老人分担家务,或者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为老人送出心仪的礼物等,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家长言行的影响,尊重老人、敬重长辈。同时,家长需关注孩子的阶段性表现,如某一阶段孩子在尊师敬长方面的表现良好,家长可以与教师沟通,共同给予孩子一定的奖励,让孩子收获喜悦。

(二)优化亲子活动,提高学生素养

家校共育中的小学德育,班主任也需要为家长和学生设计更为合理的德育类亲子活动,让家长协助孩子来完成,家长可以通过活动关注孩子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德育方面所存在的不足。但是,在组织德育类亲子活动之前,班主任应提前与家长沟通,协商统一的活动时间,并确定活动形式。在每次活动结束后,班主任还需将亲子活动的图片或者视频等发送到家长群,方便家长回顾自家孩子的表现,也能留意其他家长的互动,彼此借鉴,共同成长。如针对“爱心”主题,班主任可为家长和孩子设计每月一次的“爱心接力”亲子活动,让每个家长和孩子都能将家里的闲置物品带到学校,由班主任统一组织,开展“义卖”活动,每个家庭为一组,他们可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卖给其他需要的人,义卖所得款项连同未卖出的、可以捐给贫困山区的物件,均可由班主任组织捐给山区学生。这一亲子活动,可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长和孩子的爱心,让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具有同理心,积极帮助他人。活动后,班主任需在课堂上用多媒体来播放活动视频,展示活动照片。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分享活动感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

德育对小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为提高小学生的德育素养,班主任应紧跟新时代要求,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新德育内容与形式,构建完善的德育体系,真正让小学生从德育中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张海峰.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3(12):144-146.

[2]任英.初中班主任利用QQ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考[J].好家长,2023(34):94-96.

[3]何维蒲.初中班主任基于微信开展德育工作的探索[J].学周刊,2023(28):19-21.

[4]黄韵昕.网络时代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求知导刊,2023(24):98-100.

[5]臧寅飞.浅谈信息化教学助力班主任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3,25(06):155-157.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bz2025072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