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PBT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研究

作者: 房平 宋经华 王新平

[基金项目]2023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资助“乡村振兴背景下产教融合PBT模式的教师素质提升研究”(SJS2023YB048);2023年度陕西省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资助“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下PBL产教融合模式的土木大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23BY083);2021年度“纺织之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资助“基于项目的成果导向下土木大类实践课程改革与实践”(2021BKJGLX064)

[作者简介]房平(1975—),男,吉林吉林人,博士,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水处理数学模型与模拟研究;宋经华(1978—),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膜法水处理研究;王新平(1983—),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工程大学城市规划与市政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膜法水处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4-0025-04 [收稿日期]2024-12-18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高等教育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乡村振兴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支撑。对于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基础和前提,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要提升教师基本素质,解决产业结构升级环境下人才供需失衡问题。为此,迫切需要有工程实践背景的教师[1]。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满足产业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产教融合PBT(proj-ect-basedtraining)模式应运而生。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与企业携手合作,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2]。PBT模式的核心在于将企业项目与教师培养发展相融合,二者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在进行项目训练的同时,开展教师能力提升、素质拓展服务,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对于学生来说,PBT模式带来了诸多益处[3]。首先,学生能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锻炼实践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是通过亲身参与项目,了解行业的新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当前,国家鼓励项目式教学,PBL是一种教学方法,即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内对真实项目中凝练出的复杂问题进行探究,并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4]。在土木大类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中,PBL教学模式通常被认为与直接教授知识和技能相对立。然而,PBL教学的课堂融合了基于探究的教学方式和直接的教学方式,围绕学生需要掌握和学习的内容,将彼此融合在一起,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二、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思路

在产教融合模式下,提高土木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提升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质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人才的关键环节。土木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不仅关乎其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更直接关乎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因此,从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土木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从教师层面出发,实施产教融合模式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以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进而推动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搭建由高校主导的产教融合平台,拓展教师实践锻炼空间。高校要利用好平台优势,积极推进层次丰富、领域广阔的产教融合项目,为教师提供便捷的培训机会和有效的指导。学校应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习实训环境。

推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这可以有效提升土木类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高校应鼓励教师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注册工程师、建造师等,以增强其工程实践能力;同时,也应注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校任教或兼职,以补充教师队伍的实践经验。提升土木类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保障[7]。高校以项目引入和校企合作为手段,促进产教融合;以学校为平台,共同推进教师培养和村镇项目上的深度融合。在培养体系建设中紧紧围绕PBT模式产教融合这一教师培养特色[8],鼓励学科交叉,以提升教师专业知识、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为目标,进而推进师资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发挥各专业项目优势,培养行业的改革者和领导者。

三、产教融合模式下的现有实施成果

(一)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PBT模式下,教师能够与企业紧密合作,获取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从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原始培训方式往往忽视了对教师的实际需求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难以将所学知识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此外,原始教师培训方式的评估机制也相对单一,缺乏全面的评估体系。相比之下,PBT模式则更加注重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旨在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培训不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实践活动。产教融合通过引人企业资源、模拟真实工作场景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培训内容和实践机会。根据本校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土木类教师的知识、技能、能力、教育观念成效均达到 80 % 以上,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图1所示。

产教融合PBT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研究0
表12021—2023年教师培训成效维度
产教融合PBT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研究1
图12021一2023年教师培训成效对比图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ls20251407.pd原版全文

这表明,PBT模式下的教师培训在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教育观念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技能和能力方面。

据本校学院统计了2021至2023年土木类教师亲自参与工程项目的占比具体数据对比见表2、图2所示。

产教融合PBT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研究2
表2教师培训方式对比
产教融合PBT模式下教师及学生能力提升研究3
图22021一2023年学院教师授课方式对比

2023年度,教师亲自参与项目人数占比达7 7 % ,较2021年提升了39个百分点。这表明,产教融合模式下的教师教学方式正在向灵活化转变。学院在现有土木类课程,如给排水工程结构、排水管网、建筑结构、岩土工程等的基础上,开设了针对具体课程的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等新型教学方法。以管网项目初步设计为例,教师向学生布置了设计院项目内容,涵盖排水方案、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管网定线;确定管段的设计流量;管道的水力计算;图纸绘制;等等。学生们须完成一份完整设计材料,模仿参照设计院真实团队工作模式展开项目课程实践,完成后可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内容的完成促使学生了解项自的实际需求,从而提高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设计院的意见充实教学内容。

(二)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PBT模式的实施,从学生角度来看,显著提升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程度,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企业合作经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随之提高。首先,学校根据企业的反馈和产业发展趋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匹配。这种对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会。其次,PBT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教学。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有机会参与到真实的工作项目中,这种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院统计,PBT模式下学院的学生在合作企业中实习,不仅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而且2023年的毕业生超过 5 0 % 成功就业于合作企业。由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已经接触到了企业的实际工作,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提高了就业率。同时,由于学生具备了更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的就业质量也得到了提升。

结语

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产教融合模式下土木类教师素质培养的现状与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了一系列思路,并取得了一些实施成果,得出以下结论。

产教融合模式为土木类教师的素质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教师需要具备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认知,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师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和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

当前土木类教师在产教融合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实践经验不足、对行业发展趋势了解不够深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等。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与企业合作共建共训基地等。加强教师培训与发展是提升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实践、行业交流等活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也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和技术研发活动,教师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技术需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杜青平,陈浪城,石瑛,等.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创新应用人才培养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8):197-200+223.

[2]房平,邵瑞华.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系统初探[J].数码世界,2018(8):74.

[3]白逸仙,王华,王珺.我国产教融合改革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103个典型案例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2(9):88-94.

[4]房平,邵瑞华.奥尔堡PBL教学模式在“给排水管网”教学中的应用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0(28):175-176.

[5]冉云芳.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研究综述[J].教育学术月刊,2017(1):25-33.

[6]卢立红,邓瑾.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26):45-48.

[7]王健,许秀清,詹友基.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J].中国高校科技,2016(7):55-57.

[8]王贺元,唐升,黄晓燕,等.为什么企业没有积极性?:产教融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困境与突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8):22-29.

Research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and Students’Abilities under the PBTModel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FANG Ping,SONG Jing-hua, WANG Xin-ping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Xi'anPolytechnic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8, China)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ls2025140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