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护理学”中的应用
作者: 焦文娟[基金项目]202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NZYJG2022042)
[作者简介](1987—),女,江苏淮安人,硕士,护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内科护理学与传染病护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5)14-0137-04 [收稿日期]2024-09-1
传染病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应用传染病防治信息,管理传染病危险因素,预防控制传染病,保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新冠病毒的传播,使得传染病预防再次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因此提高全民传染病防治素养势在必行。而护理学生作为未来传染病防治的先锋军,更应具备较高的传染病防治素养。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翻转课堂开始学在中国医学教育领域迅速发展。翻转课堂具有符合记忆规律、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促进教学资源开发等强大优势[2]。研究表明,翻转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于医学教育的价值感知、满意度以及忠诚度[3]。通过回顾前人研究也发现,基于线上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符合ARCS学习动机模型[4],其对学生的教学效果更值得探讨。故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传染病护理学”教学应用中对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干预效果,研究结果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对照干预研究方法,选取护理学院2020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27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2021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293名学生作为干预组。两组学生在前期基础课程安排、“传染病护理学”教材、教学大纲、授课学时等方面均相同,两组有可比性。
(二)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中艾滋病、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教学;干预组采用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艾滋病、狂犬病患者的护理教学。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课前SPOC线上学习。利用SPOC平台,学生在课前学习艾滋病或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评估、护理与预防三部分的微视频,这些视频用最短的时间向学生传递最关键的知识信息。教师结合SPOC平台上发布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完成SPOC平台上的章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增强学习自信。
2.课中翻转学习内化知识。课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作为课堂主体,就线上学习内容进行讲解发言。在学习过程中师生进行讨论、答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结合SPOC平台上发布的真实案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案例问题,实现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目标。
3.课后巩固学习。教师利用SPOC平台发布课后作业,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交小组学习报告,巩固学习效果。
(三)应用效果评价指标和方法
1.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教师采用自设考卷,考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考卷共30道题目,其中判断10题,每题2分,单选20题,每题4分,总分100分。考查学生对于艾滋病和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知识(病原体、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特征)疾病预防知识(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易感人群)和疾病治疗护理知识(隔离护理、药物治疗与护理、对症治疗与护理等)三方面的掌握情况。
2.中国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测评量表[5-6]教师选用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技术课题“常见传染病预防普及技术研究和应用”课题组研制的测评工具《中国居民传染病防治素养量表》,用于评价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状况。该量表共22道题,满分为38.62分,通过ROC曲线判断,得分 ? 1 6 . 7 4 分为及格。量表包括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与观念(7个条目)传染病的预防(7个条目)传染病管理与治疗(4个条目)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4个条目)4个维度,每一条自根据难度系数计算得分,各维度满分依次为 1 3 . 1 7 , 9 . 9 6 , 7 . 8 1 , 7 . 6 8 分。量表整体Cronbach's α = 0 . 8 3 2 ,各维度Cronbach's a 分别为 0 . 6 5 2 、 0 . 6 7 2 、 0 . 5 9 9 、 0 . 6 3 2。
(四)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AU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分析:学生成绩均分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学生成绩的分布情况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得分及各维度得分采用均数 ± 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统计学分析: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均分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 a = 0 . 0 5 ;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总均分及各维度均分比较,也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α = 0 . 0 5 。
二、结果
( - ) 两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干预组学生知识掌握均分 ( 8 9 . 7 2 ± 7 . 3 1 ) ,对照组均分 ( 8 2 . 2 7 ± 8 . 5 6 ) 。干预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 p < 0 . 0 1 ) 。各成绩段比较可见,干预组在90分以上成绩段占比最高达到 56 . 3 1 % ,优秀率显著提升。而干预组 6 0 ~ 7 9 分分数段仅占 9 . 5 6 % ,相对对照组占比3 3 . 2 1 % ,这一比例显著下降。具体见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ls20251435.pd原版全文
(二)两组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状况比较
干预组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总分 ( 2 9 . 9 5 ± 5 . 1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分 ( 2 7 . 5 6 ± 4 . 0 4 ) ,有统计学差异( p = 0 . 0 0 0 ) 。传染病健康素养各维度得分比较如下:在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与观念维度,干预组学生得分 ( 1 0 . 0 1 ± 2 . 9 6 ) ,对照组学生得分 ( 8 . 6 2 ± 2 . 3 6 ) ,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scriptstyle ( p = 0 . 0 0 0 ) ;在传染病管理与治疗维度,干预组学生得分 ( 6 . 3 8 ± 1 . 6 1 ) ,对照组学生得分( 5 . 8 0 ± 1 . 5 7 ) ,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在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这个维度,干预组学生得分( 4 . 8 0 ± 2 . 1 0 ) ,对照组学生得分 ( 4 . 3 2 ± 1 . 9 4 ) ,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 p = 0 . 0 0 4 ) 。具体见表2。


三、讨论
( - ) 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 p < 0 . 0 1 ),这与金小亚等的研究和张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合。从成绩分布可见,干预后90分以上比例显著提高, 6 0~7 9 分的比例显著降低。由此可见,通过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知识掌握程度,此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分析原因,本研究的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在课前,通过重点和难点突出的生动微视频,使学生高效掌握重点和难点知识,用较少的时间有兴趣地自主完成知识点的学习;课中,通过提问、测验等形式反馈自主学习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漏洞进一步总结和解答,之后通过结合生活实例的讨论进行深人讨论,并联系实际开展应用,从而实现由学到用的提升;课后,学生通过小组完成作业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指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知识框架,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保证了知识学习效果。
(二)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效果
本研究结果表明,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 ( p < 0 . 0 1 ) 。这与乔婷鞠等人的研究中提出的“传染病医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大学生传染病健康素养能够有效提升”相一致。殷跃等人"°的研究中也提出,医学生的专业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为系统的疾病防治知识,有利于健康素养的提升。
从传染病健康素养的各维度来看,此教学模式在传染病的基本知识与观念、传染病的管理与治疗、对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三个维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 p < 0 . 0 1 ) 。在传染病基本知识与观念维度,干预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可见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重点和难点,对传染病形成科学的认知,从而建立正确应对传染病的态度。本研究结果也进一步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活动设计和安排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和强化课程相关概念[1]。在传染病的管理与治疗维度,干预组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1 ) 。分析原因,本教学模式通过SPOC平台自主学习和案例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评判性思维[12],从而有助于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向临床应用的综合能力转化,因此学生在管理和治疗方面的能力能够得到更显著的提升。在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维度,干预组得分同样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 . 0 1 ) 。分析原因,病原体和传染源的辨认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结合真实案例的深人分析,提高了学生提取案例关键信息、分析整合信息的能力,从而显著提升了学生在病原体和传染源辨认方面的能力。
而在传染病预防维度,干预组和对照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scriptstyle ( p = 0 . 5 7 3 ) 。分析原因,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传染病预防维度的得分均分都在8.8分左右,得分均较高,显著高于尤燕等人[]研究结果中发现的普通人群在该维度的平均水平(6.55分)。可见常规的教学模式和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传染病预防维度的教学效果都是非常有效的。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于传染病的预防往往比较重视,且相关知识点难度不高,易于理解。因此不同的教学模式都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吸收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传染病预防能力。
结语
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教学模式,能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强课堂的互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传染病护理学”课程中采用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并且能显著提升学生的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转变学生对于传染病的态度,提高学生预防和管理传染病的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传染病护理学”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同类课程实施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参考。本文建议在“传染病护理学”的教学过程中推广使用基于SP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jxls20251435.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