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教学理念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启发

作者: 陶坦

大单元教学理念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启发0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10-0038-04

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笔者所在学校一直强调要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依托大单元教学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活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会无意识地以考试为导向,采用传统的、机械的教学模式,没有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单元学习的课前准备。这些做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达不到教学目标,也难以发展核心素养。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部分教师没有深入理解大单元教学理念与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不知如何开展大单元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鉴于此,本文探讨大单元教学与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并举例介绍如何通过开展大单元教学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高中英语大单元教学理念概述

(一)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提出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本文简称新课标)指出,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手段,进一步突出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以活动为途径的整合性教学方式。大单元教学理念强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整合、提取、重组单元零散知识,灵活融人跨学科知识,将语言知识学习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和提升思维品质。

(二)大单元教学理念与核心素养的联系

单元整体教学可将教材中各个单元的人文主题与核心素养结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情境。单元整体教学重视教材的育人价值,能打破原先单篇教学狭窄的格局,将单元教学内容重新组合统整,串联成完整的学科小课程,从而为学生创设语言学习和运用情境,由此实现学科育人价值。

由新编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编写内容以及高考考查要点可知,高中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言学习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文化自信和提升思维品质。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个核心素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和拓展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因此,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首先需要分析单元各模块内容的培养目标,将多维且零散的教学内容连接或重排,以形成具有逻辑的系统性知识,然后逐步完成各个课时教学目标,最后实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包含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息息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它们具有情境迁移性与延续持久性的特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文化自信。

二、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

读后续写是高考中出现的一种读与写结合的新题型,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写作表达等综合能力。该题型与小学语文中的故事编写相似,结局虽是开放式的,但要遵循一定的逻辑进行写作,故事虽然简单,但在实际写作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困难,如情节构思、内容安排、语言组织等。笔者从近几年高考真题和平时考试的读后续写考题中总结出一些规律:读后续写的原文内容基本上是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故事,体裁属于记叙文,主题是“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然而,高中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是:部分教师只针对每次考试中出现的读后续写题进行内容分析和情节构建。这种读后续写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学生因缺乏语言、思维和文化意识的输人,写出来的文章比较空洞且容易成为无本之木。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单元主题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能力、构建思维模式和丰富文化知识,为后续的读后续写教学作铺垫。

新编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围绕“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主题语境将每个单元分成阅读、语法、综合技能、写作、拓展阅读和项目学习六大板块,文本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中国特色文化,强调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然而,由于各种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目前部分高中英语教学中读与写的教学是割裂开的。这种教学状况与当前提出的大单元教学理念不符。因此,笔者尝试利用大单元教学理念引导单元主题教学,为读后续写教学作铺垫。

三、大单元教学理念服务于读后续写教学的具体策略

王蔷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施路径: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确定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主题意义探究活动,使英语教学内容由零散转向关联、转向对知识本质的把握和对问题的解决,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促成学生深度学习。本文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2“Naturaldisasters"中的Inte-gratedskills板块为例,探讨如何利用基于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为读后续写教学服务。

(一)阅读文本,明确主题

该单元的主题语境属于“人与自然”,单元教学材料包含视频、新闻报道、故事、小说节选;单元教学内容包含四个板块:(1)主题阅读——两篇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2)综合技能——遭遇自然灾害的家庭故事;(3)拓展阅读—关于著名火山爆发的小说节选;(4)项目学习一—制作关于救援方法的资料文件夹。该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其中,语言知识已经超越了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更加强调语用知识;文化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自然灾害的类型、危害和逃生知识;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都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学会描述自然灾害,以及构思故事的结局。教师在单元教学设计时要想将这些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到课时教学目标中,就需要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教师在展开大单元教学前要阅读单元文本,宏观把握单元中每个语篇所传递的信息以及每个语篇之间的联系,分析每个语篇的学科价值、育人价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整合语篇内容或者调整顺序,确保单元教学能够向学生传递知识,做到知识、能力、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笔者以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第三册Unit2“Naturaldisasters”为例,首先梳理该单元中所有语篇的主题和课时教学目标(见表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wc20250411.pd原版全文

大单元教学理念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启发1
表1单元主题和课时教学目标
大单元教学理念对读后续写教学的启发2
续表

梳理完该单元的文本信息,了解单元教学重点后,笔者开始整合教学内容并设定课时教学目标。

(二)整合教学内容,设定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师应该围绕四个学科核心素养来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该单元共有八个板块,笔者改变了从Welcome to theunit到Further study逐一教学的顺序,而是根据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层层递进的活动原则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将Furtherstudy放在单元教学之前,使学生对“自然灾害”这个主题有初步印象,第一课时的学习安排为Welcometotheunit和Reading,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自救知识以及应具备的素质。第二课时的学习安排为Extendedreading,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庞贝古城消失的故事,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火山爆发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由于本文是小说节选,在描写环境的变化时作者运用了很多好词好句,因此笔者在此部分会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仿写句子练习,帮助学生在文本阅读和续写之间搭建桥梁,更好地为Integratedskills板块的读后续写作铺垫。第三课时安排不定式做定语和结果状语的语法学习,帮助学生在Integratedskills板块的读后续写中能灵活运用不定式非谓语结构,让语言更加鲜活。第四课时则是Integratedskills,包含两个文本:听力文本主要介绍洪涝灾害的常识信息和安全措施,阅读文本是一家人被洪水围困的故事。前面三个课时给学生普及了自然灾害的基本知识,带领学生欣赏了小说文本的精彩语言,也让学生学习了不定式的用法,因此Integratedskills的课时教学目标为:(1)让学生获取有关洪水的信息和安全提示;(2)让学生分析故事的文本特征;(3)让学生讨论并续写故事。

(三)创设教学情境,铺垫读后续写

确定了课时教学自标,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应该围绕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是将内容现实化,教师可通过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故事情境中,以此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感受力,引领学生更充分地理解教材内容。笔者通过举例Integratedskills中三个环节的情境教学来更好地解释大单元教学如何为读后续写作铺垫:

在导入部分,笔者设置了如下内容。

1.Whatwill youdobeforeandafterflood?

笔者在上课前让学生观看了2021年7月河南水灾的相关视频,然后提出引导性问题,激活学生大脑中储备的知识,比如在发生洪水之前应该作些什么准备工作以及洪水结束后如何重建家园。有了这些现实情境的参考,学生能更好地设身处地地去思考相关问题,得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也不会脱离生活实际。

2.Read the story and analyze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 story.

正式开展该单元教学之前,笔者已经安排学生阅读了小说《愤怒的葡萄》,并且也组织学生观看了电影《后天》。因此,学生已经非常清楚极端气候事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也知道文章应该体现的价值取向。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阅读Integratedskills板块的文章就会比较轻松。读完文章后就要着手分析文章的语言风格,这是学生写作时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根据学生作文的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在续写部分倾向于使用丰富多样的高级句型和高级词汇,而忽略了原文的语言风格,最终的结果是续写部分的内容与原文的语言风格难以统一。基于以上原因,笔者让学生想象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通过把自己代入人物的对话来分析人物的性格、当时的心理状态以及语言特征。此外,笔者还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列举更多相关语言表达来为后面的续写作铺垫。

3.Thank ofa possible ending for the story and putit intopaper.

写作是高中英语学习中较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它会考查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知识和思维能力。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有:(1)语言枯竭,行文不通畅;(2)没有读懂故事,设想的情节不合理,偏离主题;(3)结尾无主题升华。幸运的是,在大单元教学框架下,教师通过开展主题阅读提前帮助学生构建续写框架后,学生就可以自由而有规律地发散思维,合理地预测事件接下来的发展方向。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能保证他们在写作时比较从容。

(四)教学过程中融入评价,衡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学的过程也是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同时,学生应该成为评价自己学习效果的主体。新课标指出,评价目标包含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评价目标的设定是为了判断学生在学习过程的某一时刻或某一阶段是否达到相应教学目标的程度和质量水平。比如,第一个内容“Whatwill youdobeforeandafterflood?”考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属于形成性评价;第二个内容“Read the story and analyze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story.”属于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迁移创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属于形成性评价;第三个内容的续写活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综合能力,属于终结性评价。教师根据这几个评价目标的结果,可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每个环节的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在我校投入使用已有三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以大单元教学理论为框架,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理论素养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息息相关。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其他的多媒体手段或者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单元话题。

四、结语

遵循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的价值取向是读写活动开展的一个前提条件。在新一轮英语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基于大单元教学理念探讨读后续写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值得高中英语教师进行持续深人的探究。在教学实践中,高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与教学能力,根据单元主题重新构建单元教学内容并搭建读与写之间的桥梁,采纳思维导图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人文本阅读,从而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为读后续写作铺垫。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朱玲芹.结构化: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旨归[J].人民教育,2020(10):68-70.

[3]吴琳.厚积文化底蕴,感悟文化之魂:浅谈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J].高考,2018(27) : 126.

[4]张叶凡.基于大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22.

(责任编辑黄晓)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wc20250411.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