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入式微项自学习的探究

作者: 章文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入式微项自学习的探究0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5)10-0060-04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探究性,能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将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人式微项自学习进行探究,旨在探索更为高效和有趣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嵌入式微项目学习的内涵与特点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将微小的、带有实际情境的项目巧妙地嵌人日常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通过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具体任务,实现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和综合应用。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在整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着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思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知识,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嵌入式微项目学习的特点如下。

(一)内容嵌入性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将带有实际情境的项目巧妙地嵌人日常教学,使学科知识与项目实践相互渗透。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和应用了学科知识,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二)任务驱动性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通过设定明确的任务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知识整合性

这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从全面的视角解决问题。它打破了传统学科界限,促进了跨学科的综合素养发展。

(四)成果可视性

通过开展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学生能够产出具体的成果,如产品原型、研究报告等。这些可视的成果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还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

二、将微项目学习嵌入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目标一致性

教师所设计的微项目必须与课堂教学目标保持一致。这意味着,微项目学习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为了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微项目学习的每个环节都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和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二)内容适切性

微项目学习的内容必须与课程内容紧密相连,既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知识基础,又要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这样的内容,确保微项目学习具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微项目学习。这种适切性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施灵活性

在实施微项目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对微项自学习及时进行调整与优化。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微项自学习的实施效果,还能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评价多元性

对于微项目学习的评价,应坚持多元性的原则。这意味着,除了传统的笔试成绩,还应综合运用观察、记录、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以便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在评价过程中,既要看到学生在微项目学习中的表现和努力,又要关注他们最终呈现的作品或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在更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了更具针对性的反馈与引导。

三、嵌入式微项目学习的设计思路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在设计之初,关键是理解和把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一一这些知识并非孤立无援的,而是相互关联的;接下来,需要构建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将核心知识贯穿于具体的活动;最后,从学习过程和研究成果的角度评估目标是否完成。故而,嵌入式微项自学习务必囊括三个基础构件:微项目学习的立足点、可实施的微项目学习活动和可展示的微项目学习成果。

(一)确定微项目学习的立足点

立足点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是目标导向。确定微项目学习的立足点需要考虑三个维度:解决问题需要的核心知识点、学生的初始研究能力以及学生在微项目学习中的发展空间。

(二)设计微项目学习活动

在设计环节,应将立足点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探究活动。这些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微观环境,即打造一个可以启迪学生思维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成为真正的学习探索者;小型课题,把广泛的主题细化为具体的小型课题,以问题解决为核心推动学习进程;微型研究,将庞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构建清晰的学习路径;小型反馈,根据学习任务的特点精心设计学习反馈,使学习反馈自然地融入学习过程,起到引领学习方向的作用。

(三)微项目学习成果展示

相较于其他学习模式,微项目学习产出的研究成果别具一格。这些成果可能是实体的创作,也可能是思维的脉络。通过成果展示,引导学生审视自己、他人或团队的研究成果,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

四、嵌入式微项目学习的应用探索

嵌入式微项目学习可根据学科的重点、难点及疑点,设计多种学习模式,如独立探索、小组讨论、知识应用和查缺补漏等,旨在将基础知识融入高级思维训练,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一)导入型微项目学习

导入型微项自学习主要应用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导人环节。这类微项目学习通常在课前布置,要求学生自主预习,并反思自己在预习过程中的所得。教师会根据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进行初步的判定,以便更精准地确定学生的认知层次。这类微项目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既有的道德观念,还能为课堂提供关键的导人。它有利于教师和学生共同挖掘伦理难题,确定中心话题,并在课堂上进行道德观念的引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wc20250417.pd原版全文

【案例1】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见表1)。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入式微项自学习的探究1
表1以“尊重他人"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

项目的锚定点: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致力于引导学生在理论层面认识到尊重他人的伦理价值,并能在实际生活中体悟尊重他人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深入剖析尊重他人的内涵,以及它在构建和谐社会、维系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将尊重他人这一理念转化为自我行为的准则

项目嵌入时机:课前或课堂导人环节。

在“尊重他人”微项自学习中,学生先观看了关于尊重他人的短片或案例,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在随后的小组讨论中,学生积极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或被他人尊重的经历,进一步加深了对尊重他人的内涵的理解。最后,在反思与总结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炼出在实践中尊重他人的可行方法。这一系列活动使学生更加明确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激发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尊重他人这一理念的决心。

(二)深化型微项目学习

深化型微项目学习通常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深入探讨环节,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设计深化型微项目学习时,教师需要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挖掘学习要点,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他们的学习难点。教师结合学习目标和学生现状,构建学习框架,使学生通过对项目的深人研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道德实践能力,并成功落实学习目标。

【案例2】以“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见表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入式微项自学习的探究2
表2以“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

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的自觉性与能力。

项目的锚定点:诚信原则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与意义。致力于促进学生在理论层面领悟诚信原则的道德精髓,在日常生活中亲身实践诚信原则,并感受到坚持诚信所带来的深远影响。通过详细解读诚信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在构建稳定社会和增强人际互信中的基石作用,使学生能够将诚信原则真正融入自己的行为和决策。

项目嵌入时机:课中深入探讨。

在以“诚守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中,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反思与分享三个学习活动,师生深人探究了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中的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亲身体验了诚信行为对个人形象及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案例分析活动,学生理解了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反思与分享,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诚信价值的理解。此微项目学习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提升学生在

(三)拓展型微项目学习

拓展型微项目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法律知识,通过拓展学习或实际应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法律问题。这类微项目学习旨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法律知识付诸实践,评估他们对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提高他们在真实情境中利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法律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型微项目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法律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建立了联系,将法律条款与日常生活相融合。教师通过引入真实的法律案例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学会利用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而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

【案例3】以“善用法律”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见表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用嵌入式微项自学习的探究3
表3以“善用法律”为主题的微项目学习

项目的锚定点:法律权益的维护。致力于指导 在实际操作中实现自身权益的有效维护。通过深学生在理论层面认识到维护法律权益的重要性,并入分析法律权益的内涵,以及它在构建法治社会、保障个人权利中的基石作用,使学生能够将法律意识融人日常行为,并学会依法维权。

项目嵌入时机:实践课。

在“善用法律”微项目学习中,教师通过精心设置基础任务、拓展任务和提升任务,给学生带来富有挑战性的法律学习体验。在完成基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基础法律知识的理解,为后续法律条文的应用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完成拓展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将法律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深化了对法律条文的认识。在完成提升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面对真实法律问题,运用所学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全面提升了法治素养和法律思维能力。此微项自学习递进性强,既检验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身权益。

本文通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嵌入式微项目学习的探讨,可以看到这种教学方法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嵌入式微项目学习不仅能加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还能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展望未来,这种教学方法必将在教学实践中获得更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昌龙,黄桂红.道德与法治高阶问题“嵌入式"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21(80):51-53.

[2]薛李娜,夏汉初,姚美琴,等.基于项目驱动型“嵌入式系统”课程教学探索[J].计算机应用文摘,2023(15):1-4.

[3]赵红艳.道德与法治“无痕嵌入式”教学策略初探[J].新教育,2024(2):13-14.

[4]陈昌龙,黄桂红.道德与法治高阶问题“嵌入式"教学策略[J].江苏教育,2021(80):51-53.

[5」陈昌龙,黄桂红.突破道德与法治高阶问题的问题链嵌入策略[J].新课程评论,2022(2):91-98.

(责任编辑袁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zxwc20250417.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