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与实践
作者: 吴克刚 何东 于泓鹏 柴向华 王萍萍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5)14-0163-04
Abstract:Inresponsetotheshortageof talentsandpoorpracticalabilityinthearomahealthindustryinthe GuangdongHongKong-MacaoGreaterBayArea,andtheinabilitytomeettheincreasingdemandforcomprehensiveandspecilizedtalents, theDepartmentofFoodScienceandEngineringofGuangdongUniversityofTechnologycombinesitsadvantagesinaroma industryesearchformanyyears,integratestheresourcesofenterprises,governmentsandschols,andstablishesspecialclasses forthearomahealthindustryWiththegoalofcultivating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talentsinthefieldofaromahealth,this specialclassadoptsfouraspects:school-enterpriseplatformsharing,specializationandpersonalizationmodel,implementthe project-drivenmodelandschool-enterprisecocultirationmodetopromotetheimplementationofpracticalteachingwork,and strivetocultivatestudentswhoareprofiientinthewholearomaindustrialchain,anddiversfedaromaindustrytalentswoare specialized in key industrial links.
Keywords:aroma health industry;special class;theentireindustrychain;talent cultivation;practical teaching
芳香健康即运用天然芳香理念、芳香药材、芳香产品和芳香疗法等让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方法。芳香疗法由来已久,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就认为香能养身、养颜、养心和养礼。芳香的天然成分经嗅觉器官吸入或经皮肤表面透皮吸收进人体液循环,产生一系列心理、生理反应,从而达到保健、美容甚至防治疾病的自的2。目前,芳香疗法在神经、呼吸道及皮肤等疾病上的治疗功效日益为国内外认可并临床应用,作用机制也为大量科学实验阐明-4。芳香产业是一个贯穿一、二、三产业的生态经济产业。据统计,我国芳香产业发展迅猛,以每年 20%~30% 的速度递增,2021年,其市场规模将突破700亿人民币,从种植到应用到销售的直接相关企业规模将突破7000家。中国工程院印遇龙院士曾说,发展天然芳香产业必须树立科技创新在芳香健康领域的重要地位,调动方方面面科技人才的智慧和能量是发展芳香健康产业的重要战略。然而,直至目前,芳香产业人才仍比较缺乏、配套教育落后。天然香料授课和研究人员和师资的缺乏,造成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和技术人才非常缺乏。因此,我国急需要培养一批在芳香健康产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应用等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特色班是针对于某个领域或者方向而具有显著专业特色的班级,目前在很多专业都已有开设,并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5。本文将结合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以下称“芳香特色班”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经验进行探讨。
一 大湾区芳香健康产业及其人才需求方向
芳香植物对于地理、气候、土壤等条件具有特殊要求,因此其分布区域都是相对比较固定的。如薰衣草更适宜生长在北纬 42∘~45∘ ,因此世界上大的薰衣草基地多分布在这一纬度区域,如法国的普罗旺斯、日本的北海道、中国的伊犁等,而油用玫瑰更适宜种植在北纬 35∘~36∘ 的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因此孕育了很多独特的芳香植物,如四大名香中的沉香、檀香,以及最昂贵的降香黄檀、道教第一香的降真香、精油界“女儿红"的广藿香等。岭南地区的芳香产业历史悠久,在西汉时期已有商品性芳香生产。隋唐时期,岭南地方芳香产业已名闻全国并成为中国芳香产业的集散与生产中心。宋代香文化重要著作《陈氏香谱》记载:“汉唐以来,言香者,必取南海之产。"《新唐书》记载:南海郡产沉香、甲香、詹糖香。时至如今,大湾区在调味品、花卉、芳香中药及化妆品等与芳香相关的产业的规模均一直位于全国第一的位置。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背景下,芳香产业的增长速度还将大大加强。根据《粵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到2035年,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国家金融中心和文化中心。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芳香健康产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人才的需求也将更加迫切。根据预测,到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芳香健康产业将创造超过1000亿元的产值,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00万个。其中,高端人才需求量将占到总需求量的 30% 。其中,芳香健康人才主要集中在芳香疗法师、芳香产品研发人员、芳香健康管理人员及芳香健康教育培训人员等。
然而,尽管已经有多所高校开设了与芳香健康产业相关的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芳香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开办的“芳香疗法师培训班”及中国香精香料化妆品工业协会举办的“芳香产品开发与营销"培训班等。我国及粵港澳大湾区的芳香健康人才仍然极为缺乏,其根本原因在于: ① 单一芳香专业人才培养不能满足芳香产业链的通专兼具多样化人才需求;② 较为封闭的传统育人模式难以满足芳香产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培养需求; ③ 仅靠高校单方面办学资源无法满足芳香产业人才培养的保障需求。从芳香产业链及国际视野来看,芳香产业的人才除了具备精细化工和调香技术的相关知识之外,还需具备香料植物的品种繁育、规范化栽培技术、芳香的分离提取纯化及芳香调配技术,通晓芳香的功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方法,甚至还需要一定的美学知识,既能够通晓整个芳香产业链,又精专关键产业环节技能的多样化芳香产业人才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39.pd原版全文
二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的建设基础及条件
2022年6月10日,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申报的“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人才培养专项计划"获得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立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设有一级硕士点,目前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专业实验室、3个省级创新创业平台、6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和26个实习基地,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16—2025年发展迅速,特别是“香辛料精深加工"“粮油食品安全”“食用天然产物”等方向,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有较大影响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了与芳香健康产业相关的粤港澳大湾区芳香健康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番禺区现代农业与食品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群及中医药芳香健康产品研究中心、香飘三创(产学研)众创平台等多个实践基地,形成了校内实验教学一创新创业平台、校企联合研发中心一校外实习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成立芳香特色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在专业特色凝练及课程设置上更贴近芳香健康这一主题,另一方面加强与芳香健康相关企业及地方政府部门的合作交流,通过整合企业、政府和学校资源,从而为推进芳香特色班的成立打下良好基础。2022年7月9日,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第1期成功在开班,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整合,确立“科产教"融合的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管理模式,首届招生人数为10人。
(一)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的建立模式及内容
1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建设目标及建设特色
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着力打造创新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符合当前工业需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9-0]。芳香特色班以植物芳香成分研究为特色,致力于培养植物芳香在大健康、食品保鲜、农兽药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其主要创新为:建立项目驱动模式,推进芳香特色班建设;基于实习基地群建立特色班,涉及芳香健康上下游学科,开阔学生视野;以入住基地模式建立特色班,一方面通过项目带动解决企业技术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学生就业问题,提高学生创新力及创业能力。根据不同方向,拟打造以下几个方面的人才: ① 培养服务于香料调味产业的香精香料调香工程人才; ② 培养服务于现代农业与食品工业的研发、加工、转化及销售的专业人才;③ 培养以芳香中药为核心的大健康工程师或者专业人才; ④ 培养以乡村振兴为宗旨的电商人才、农业技术人才、物流人才。
2芳香特色班建设内容
芳香特色班以培养芳香健康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从校企平台共享、特色化与个性化模式、实施项目带动模式和校企共培养模式四个方面推进实施实践教学工作。
1)校企平台共享。从双赢合作角度出发,校企双方针对健康领域共同建立技术开发人才合作培养及资源共享平台,对学校与各个企业的硬件及软件资源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调动参与企业的积极性。建立芳香特色班实践课程规范化,推动各个企业实践课程内容、形式等规划化;建立高校对参与企业的定向支持平台,在技术咨询、产品研发、企业招聘和员工培训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支持,企业协助高校完成芳香特色班实践教学计划书的教学内容。芳香特色班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在企业参与技术攻关或挂职锻炼,了解本专业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也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出谋划策,并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
2)特色化与个性化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三大工程教育理念,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采取特色化、个性化的培养模式,3年集中理论课堂学习 +1 年实践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分别培养芳香健康领域创新型、创业型及就业型人才。
3)校企共培养模式。学校课程与企业实践课程一体化,芳香特色班在学校设立相应针对企业实践知识储备需求的选修课,学生可以在假期到企业进行课程实践并获得相应学分。在学校与企业分别设立学校与企业导师,负责班级的管理与特色培养。芳香健康产业特色班的人才培养实践应结合芳香健康产业的实际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机制,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
4)实施项目带动模式。结合芳香特色班学生创新创业的特点与企业的技术需求,与企业共同设立实践研究项目,定向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创新竞赛等项目,调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并促进实习基地群企业间的联系。
(二) 双师型师资建设及经费保障
芳香特色班在学校相关制度的基础上,由食品系老师及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班主任,针对性地管理班级的上课与实习事务。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以项目驱动在企业开展实践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均具有食品类企业、单位工作经历或有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经历,能胜任其所承担的实践教学任务,能将其企业实践经验和企业管理文化带入实践教学中。重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实践教学技能的培养和训练。鼓励教师通过与基地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不断提升科研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将科产教有效融合,持续保持实践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促进实践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特色班的实习指导教师,并发放聘书。在学生进人实习车间前,专业实践指导老师须向学生发放实习指导书,实践指导教师具体介绍车间的生产工艺流程、工艺控制、设备的维护和操作等内容,使学生对实习装置有充分的了解,培养学生食品行业工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学院每年将从本单位的教学经费中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特色班建设与实践。学校专项经费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学院采用项目申报的形式,申请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资助双方共建项目、双方研究成果的奖励、工作表彰、联系与调研工作的旅差费和工作量补助,以及共建研讨、检查、总结等会议支出。参与实践教学指导的人员须是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专业教师共同监督和负责实践教学。除企业现有的生产线和检测设备可以作为实践教学之外,校企合作科研项目也可以为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毕业设计、食品分析实验和专业创新实验等提供经费支持。此外,合作企业设立专项经费及专项奖学金,鼓励芳香特色班表现优异的师生。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gjxk20251439.pd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