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到底就是神话
作者: 李本聪我参加工作就上夜自习,足足上了28个年头,一直到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政策到来,农村小学夜课才停了。
欧阳云生在我们班上,人长得很壮实,肩膀宽厚,一张“曰”字形的脸,嘴唇往上翘起。他家住在我家旁边,我们是师生,也是邻居。欧阳云生的母亲和我妻子关系很好,两家人时常走动,相互之间像亲戚一样。那时候我拄一个三脚架,尚能行走。只是明显地感到,腿病加重了。下夜自习回家,需要把左手搭在一个学生肩上助步,慢慢行走。帮助我最多的学生就是欧阳云生了。我们走一路,说一路话,师生之间逐渐建立起深厚的情谊。岁月流逝,这种情谊还在保持着。
小学毕业,欧阳云生升入初中。八年级那年,他和老师发生矛盾,回家来,不想读书了,要出去打工。这件事情把他母亲急坏了,来跟我讲,希望我去劝说欧阳云生,无论如何要把书读下去。
我去了,和欧阳云生谈了一个晚上,总算把他思想做通,情绪安抚好。但还是一直不放心,又请了一个我中学里的教师朋友,跟欧阳云生的老师从中调和,化解矛盾。还拿起笔来给欧阳云生写信,再次深谈。信是这样写的:
云生你好!现在你面临艰难的选择,是继续把书读下去,还是辍学回来?人生来到十字路口,你的选择将决定你今后的一切。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老师再次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同意你辍学,你应该留在学校里,继续把书读下去,考取高中,上完大学,然后到社会上做事。许多学生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出去看世界的路固然有许多条,但最好的一条还是读书。
至于你和班主任发生的那件事,责任在对方,不在你。体育课,你因为感冒头痛,留在教室里,伏在桌子上休息。一个女生搁在抽屉里的钱丢失了,体育老师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就认定是你干的。你据理力争,可对方固执已见,怀疑钱是你拿的。这“偷窃”的污名,对谁来说都是不能承受之重。一气之下,你和班主任发生争吵,背了书包回家来。
云生同学,换了我,也会像你一样,甚至是更激烈。只是,事情过后,我会冷静思考,我读书是为我自己,不是为老师。如果选择不读书,那么大一所学校,少自己一人,班主任不会在乎的,同学们也不会在乎的。带来的损失是你自己,承担这个后果的人也只能是你自己。在上中下三策当中,选择不读书是下策,我希望你慎重考虑。
不要只站在今天的角度,我不想见班主任老师,负气出走。如果你退回10年,15年来想,就会觉得,这个决定是多么幼稚啊。天下的学校都不过是个旅社,你从小学那个旅社里毕业出来,来到中学这个旅社。这个旅社也是暂时的,我们来这里的目的是读高中,上大学。若是旅社的服务员得罪了你,你就不住了?带来的只能是麻烦。还回到学校去吧,继续读书,完成学业,向着高一级的学校努力奋斗,这才是正确的选择。请好好考虑老师对你说的话吧。
时间过去,等你上了大学后来看这件事,心里虽然还会有阴影,但已经算不得什么了。到那时,你会暗自庆幸,要是当初真的离开学校不读书,就不会有今天,就不会有自己想要的生活。还好,在那关键时刻,有个老师和自己谈了一场话,说了自己这么一些,给了自己忠告。当头棒喝,醍醐灌顶。那时的你就会感谢今天的你了。
孩子,人都会犯错误,何况你是学生。犯了错误,改正就是好同学。误入歧途,只要不执迷不悟,听从召唤,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那就是金子不换的好学生。读了老师写给你的信,你认为说得对,那就回到学校去。学校是一个集体,是仁者爱人的地方。只要你认真读书,认真听课,认真作业,认真考试,不用担心班主任老师会歧视你。我是教师,我知道,职业道德不允许他这样做,学校的规章制度不允许他这样做的。
祝你好 老师 2006.12.3.
过了几天,欧阳云生的母亲来我家,第一句话就说:“李老师,谢谢你了,小娃回到学校读书了。星期五回家来,没听他说什么。”我说:“这就好,这就好啊。做父母的,没有哪家不为儿女操心。我们的操心成功了,目的达到,孩子会顺利把书读下去的。”
高中毕业,欧阳云生考上一所师范大学。我在学校教学生,寒来暑往。云生在大学里读书,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大学毕业,他紧张地准备,报考教师岗位。我祈愿,希望云生能在毕业第一年就考取。
考试下来,成绩公布,云生笔试分数不错,进入面试,但却以1分之差没能入围,和报考岗位失之交臂。第二年再考,还是没能考上。他怀疑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情绪低落,来到我这里,表示不再考了,想出去打工。我不赞成,给他说了许多鼓励的话。
“云生,老师认为你的想法不对。从小学读到大学毕业,为什么?如果你读书的目的是出去打工,接受完义务教育出去就行了,还接受高等教育干什么?读大学,就为了毕业出来考个工作。将来不但你的日子好过,一家人的日子也跟着你好过,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继续考试,你会考取的。你是我教过的学生,这一点老师相信,你也要有这个信心。拿出精神来,一年考不上两年,两年考不上三年,功夫不负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考砸了,这是事实,但不要被这个沉重的包袱压垮。胜败乃兵家常事。大学一毕业出来就考取工作,这样的学生有没有?有,但所占比例不大。想想老师说的话,既然这样,就不要过多苛求自己,陷在自责中不能自拔。振作起来,好好复习,认真准备。不一定只考教师岗位,其他岗位也可报名。把考公当作挑战自己,在挑战中锻炼成长。百炼可以成钢,考试多了,也可以把自己考成一块好钢。既然你是好钢,社会主义建设使用你是一定的,怎么可能会无用武之地?自立了,就可以自强,自强了就可以自信。相信自己,我能、我行、我优秀。”
当然,考试成绩出问题,也不能盲目。要坐下来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下决心去弥补。我听了他的叙述,看出问题所在。
“面试的时候,人家给出三道题,三道题都来自《论语》一书。让你联系教学谈谈‘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考试,是选拔,自然主考官不但要看你对问题的分析理解,还要看你的表达能力,甚至也还有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然后进行综合评价,判出分数。很明显,这里有一个问题,你说你自己不知道有《论语》这本书,更没有读过,这就是差距所在了,这就是你这次考试失败的原因所在了。一个大学生,对中国古代经典那样的陌生,说明课外阅读没有跟上,考试需要的智力背景并不鲜明。”下面我对欧阳云生提出自己的建议。
“首先,在准备考试期间,不要想着打工什么的,精力集中,一心扑在复习准备上。其次要去上考试辅导班。想考公,就要全力以赴,当作一件大事来做。在辅导班里,你能听到老师的讲授,得到老师指点,进步更快。还有就是上培训班,大家的目的都一样,为考公而拼搏。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你能坚定意志,激励奋进精神。我知道你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父母会支持你的。”
“其次,要每天坚持读一小时的课外书。你参加的是选拔考试,人家出题的范围很广,你不能说题目超教材,超“大纲”。所以,既然试题海阔天空,我们读书也要海阔天空。为了应付考试,你再去一本一本读课外书,时间不允许。最好的就是读杂志,比如《半月谈》《读者》《文苑》《书摘》等。杂志的选文就是杂,天地生,文史哲,有古代的东西,也有现代前沿的东西。读一年杂志,转回头来看,就会觉得旧我在褪去,新我在呈现。这样,考起试来,有底气。”
第三年,云生同学考上了一所边疆县份高中教师岗位。我们见面,他第一句话就是:“感谢老师,没有您的鼓励,我就不会有今天!”我说:“云生,人生的信条就是坚持,坚持到底就是神话,半途而废就是笑话。”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yned20250320.pd原版全文